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创新发展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报道媒介

张 莉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介。舆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新闻人需要重点关注。

一、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特点

想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新闻报道,首先要对当下的背景和信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信息资源具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对当下新闻报道做出恰当的调整[1]。

(一)信息资源丰富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互联网信息丰富共享的便利。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使得网民越来愿意将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上传到互联网,这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互联网的社会信息资源。不论是民众还是新闻媒体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新闻报道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二)传播渠道广泛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不同于传统媒介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融媒体时代的许多新兴媒介能够通过手机、电脑将各种信息资源实时传输道互联网上,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打破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各种APP、社交网站的热点推送都能有效实现信息传播。

(三)互动性增强

许多信息传播网站和APP都增加了评论留言功能,网民能够及时对接收到的新闻信息进行反馈评论,还能在评论区与其他网民进行探讨交流,这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网民的互动性。网民对新闻资讯的互动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群众意见和建议反馈出来,能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缺乏吸引力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了网民的生活,人们接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样化,趣味化、娱乐化。相比之下,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缺乏趣味性和新意,相对更为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介的许多受众流失[2]。

(二)传统媒介报道形式缺乏创新思维

对于传统媒介而言,其新闻报道形式难以做出大幅度的变动和创新。很多传统媒介的新闻媒体人思维比较传统守旧,在做新闻报道时,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比较传统的,无法对新闻热点问题作出更为全面和透彻的分析,找不到群众的痛点和切实关注点,导致其报道内容难以吸引大众。报道形式还是“文字+图片”为主。

(三)传统媒介工作者专业能力不够

很多传统媒介媒体人的专业能力不够,没有相应的网络技术和工具,在进行新闻资讯收集时,速度较慢,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新闻报道内容快速做出来。而新闻资讯收集完全之后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整合出新闻内容,才能进行传播[3]。

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人们对互联网娱乐需求的增加导致新兴媒介的新闻报道为迎合受众需求越来越娱乐化。随之兴起的,是大量“标题党”新闻、存在误导性的新闻、与实事背道而驰,断章取义的新闻。这些”新闻“报道形式虽然能够吸引或网民的注意力,但却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

(四)新闻内容观点缺乏公正性

在传统媒介中,由于新闻报道具有官方性,其新闻播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但随着网络新媒介的兴起,许多的新闻和热点事件播报为了流量和娱乐而肆意改编内容,使得许多实事新闻的播报缺乏真实性和公正性。更有甚者,有部分无良媒体为了流量博眼球,煽风点火,操控舆论走向。这使得许多新闻播报缺失了原有的公正性,人们的舆论环境也因此受到影响。

三、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

(一)着重于新闻报道的内容上

想要在融媒体时代做好新闻报道,需要对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进行改进。这并非是指要迎合受众口味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具娱乐性,而是要在保证新闻报道内容公正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再结合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将新闻报道热点推送到感兴趣的受众移动端上,使受众能够更多地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提高对新闻报道的接受度。而要保证新闻报道内容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要求相关新闻媒体人在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编辑时,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心态,坚持媒体自身对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保证受众在接收到新闻报道时,其内容客观公正。除了专业的素养和原则,新闻媒体人在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处理时,还要注意立足于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承担起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4]。

着重于新闻报道内容,不仅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把关,还需要对其报道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适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赢回受众群体。要做到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创新,可以从新闻报道形式、新闻深度、体裁等方面着手。如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融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接收信息资讯的方式五花八门,相关媒体人要及时调整,针对受众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浓缩新闻内容,用新闻报道的短小精悍,符合人们快餐式生活的需求。同时,新闻的选题也要进行调整,尽量贴近民生,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问题。而想要找到更多贴近民生,贴近人们实际生活的热点新闻,需要媒体人对所搜集的新闻进行深入挖掘,找到新闻背后反映的民生问题。同时,要注意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民生需求和切实关注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新闻价值。除此之外,新闻体裁也可以尝试创新。目前新闻播报的新闻体裁大多偏传统,缺乏新意,这也是大量受众流失的原因之一。因此相关新闻媒体人需要主动调动新闻创新意识,大胆创新,多了解当代年轻人的喜好,调整新闻的体裁和报道模式[5]。

(二)加强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创新融合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当代的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对新旧媒体进行整合,不再局限于一种媒介上,而是开始结合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以更多元化的方式、更具创新性的形式来进行新闻播报。传统电视媒介中,对新闻进行播报,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和场地,利用电视台进行直播,而加入新兴媒介,电视台的新闻直播可以借助相应的直播媒介,增设多个直播平台而不再局限于电视台上。随着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拓宽,新闻点击量也能提高,从而实现多元化渠道传播。除了直播以外,电视及广播、报纸的新闻内容也可以通过移动端网络媒介来传播,如偏向年轻化的微博、微信以及头条新闻资讯类APP,这类移动端的网络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局限性,使得受众接收新闻资讯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形式创新和融合也得到了加强。

(三)提高媒体人的专业能力

除了新旧媒体的融合使用,新闻内容的整合,相关媒体人的专业能力也需要重视起来。融媒体时代,不论是商业性的新闻还是时政以及其他类型的新闻,都在进行变革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报道模式,融入新兴媒体,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报道,也就要求相关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掌握多种媒体媒介的特性和运作特点,具备相应的多渠道新闻报道专业能力。将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能够实现1+1>2的效果,但前提是新闻媒体人能够将新旧媒体的各种运作原理熟练掌握,了解各种媒介和传播渠道的特性。因此,相关媒体人需要不断学习融媒体时代的新知识,在掌握传统媒体相关新闻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新媒介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平台的特点,优劣势,再进行有效整合,扬长避短,构建出更先进、更完善的,符合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平台,从而满足不同受众对新闻报道资讯的需求。在电视新闻报道直播中,与受众的互动空间较小,但在网络媒体直播平台上,则会有较大的互动空间,民众能够实时发送弹幕、评论等来与新闻主持人进行实时互动。因此,需要相关的新闻媒体人具备相应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兼顾到不同的直播平台。

要提高新闻媒体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从新闻辨别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以及新闻素材积累等日常方面来进行培养。新闻辨别能力对于媒体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信息快速发展的今日,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共享、传播,信息量远比过往要大得多。想要在如此庞大的网络信息中检索到切实有效,真实可用的信息,需要新闻人具备一定的新闻辨别能力,能够从各种虚假新闻,夸大新闻中筛选出切实可用的信息。同时,相关新闻报道人员在对新闻稿件进行审核时,对新闻稿件中的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于一些刚入行的新媒体人而言,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是必要的。因为在新闻撰写中,新闻稿件的编辑对文字要求较高,将专业生涩的新闻以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语言整理出来[6]。

(四)确保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在融媒体时代做好新闻报道,需要加强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要求相关新闻媒体人要从基层出发,深入基层中去,找到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收集切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汇总,作出具体分析,对收集的内容进行客观合理的播报。要切实避免新闻的过度娱乐化,避免“标题党”“断章取义”等情况的出现,切实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对于一些为了流量和眼球而故意断章取义的新闻报道,媒体可以对其进行澄清,净化网络风气,以更多正能量、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来净化网络环境。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想要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客观公正的特点来,在对所搜集的新闻事件进行整合编排中,有意识地筛选出民众感兴趣的、有趣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剔除无趣的,报道价值不高的内容,确保新闻质量水平,给民众提供切实有价值的新闻。除了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外,相关媒体人还要注意新闻报道的语言使用和编排。对于一些偏时政或科学方面的新闻报道,媒体人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来进行播报,尽量避免在新闻内容中使用深奥、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此来加强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度,提高新闻的可看性。

还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其时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突发事件的报道有黄金四小时播报时间,在四个小时内,所有发现这一突发事件的媒体都有可能会报道这件事。但有部分营销号为了博眼球,往往会采用断章取义,利用标题博噱头等方式来跟风,将突发事件进行加工,使得事件报道缺乏真实性,从而将社会舆论带偏。因此,媒体要抓住突发事件的黄金四小时,及时采写新闻,发布报道,将新闻事件的真相公布出来,减少营销号无中生有、跟风带跑舆论风向的情况。因此,相关媒体更加要牢牢把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保证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抢占先机,在营销号跟风报道前,将新闻事件播报出来,融合新旧媒介进行多渠道推广,提升媒体自身的受众关注度和公信力,从而获得更长远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要做好新闻报道,不仅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还要努力创新,革新新闻报道的形式,深入挖掘民生问题,作出更加真实客观的新闻内容,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积极引导舆论方向,承担起媒体行业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新闻报道媒介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