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宝市:打好“生态牌” 走上“绿色路”

2022-02-17张建兴

资源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灵宝市总面积黄河

□ 张建兴

金秋时节,走进国家森林康养示范镇——灵宝市朱阳镇,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碧水青山,一派风光优美的景象。今年以来,朱阳镇接待红色康养旅游团队达40 多个,特别是家庭自驾游、户外骑行团队众多,带动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快速发展。

这一切得益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近年来,灵宝市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有效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不断加强资源保护,培育新功能、打造新业态、拓宽新渠道,迈出绿色崛起新步伐,跑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加速度”。

紧盯湿地 强化管护

黄河湿地灵宝段东西长57.9 千米,湿地总面积18.2 万亩,占黄河湿地三门峡市总面积的42.5%。近年来,灵宝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原则,加大退化湿地修复力度,不断完善整治措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该市按照“零容忍”“严监管”要求,聘用22 名湿地巡护人员,切实增强巡护力量、加大巡护力度,增加巡护频率,做到保护无盲区,巡查无死角。该市林业局联合森林公安等有关部门,依法立案7 起湿地相关案件,行政处罚10.4 万元,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该市投资近200万元建设室内湿地监控指挥平台,在湿地保护区关键区域和主要部位,先后安装11 个摄像头,消除管护盲区,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杜绝了破坏湿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完成20 个点位卫星遥感人为监测点核查整治,并通过验收。

该市紧扣“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 余次,印制发放湿地保护宣传彩页、海报等资料6万余份,在醒目位置张贴湿地保护通告,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曝光破坏湿地典型案例,增强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多措并举 修复生态

为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该市先后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黄河湿地生态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持续开展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恢复专项行动的工作通知》《关于严禁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倾倒垃圾的通告》等文件,积极开展“湿地大排查”“湿地重点突出问题整治”“湿地倾倒垃圾整治”“违建厂房集中整治”“湿地违建整治回头看”“黄河清四乱”“绿盾行动”“黄河河道渔船清理”等专项行动,先后拆除违建房屋50 余间,生态恢复面积500余亩;共拆除清理转运渔船95 只,其中,餐饮船9只,捕捞船86 只。

除此之外,该市还采取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生态修复,促进全市生态环境改善。先后投入资金2.1亿元,封堵关闭坑口1017个,拆除矿山设施1.46 万个,清运矿渣584万吨;垒挡渣墙2.88万立方米,固定矿渣2002万吨,拉土上山6.07万车,栽植苗木80.7万株,撒播草种14.6 吨,人工治理恢复面积143.5 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全市6 条黄河一级支流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连续3 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珍稀的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灰鹤、白天鹅、鸳鸯等在我市湿地保护区成为常客。据统计,目前,在该市湿地栖息的鸟类有242 种,占河南省记录鸟类的75.3%。

激活资源 点绿成金

该市依托市域森林资源优势,结合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选择适宜模式,多元化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该市充分利用森林分布面积广、树种种类多的特点,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大类林下经济。其中,林下种植总面积12.7 万亩,总产值达6.8亿元,包括林菌、林菜、林粮发展总面积3.6 万亩,产值2.1亿元;林药发展总面积9.1万亩,产值4.7亿元。该市荣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核桃树下种植油用牡丹1600 亩,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在每年4 月花期盛开时,牡丹竞相绽放,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林下养殖方面,该市养殖总数量11.8 万只(头),利用林地面积3.8万亩,年总产值1.4 亿元。林下养殖项目主要有林禽、林畜、林蜂等。其中,林禽主要以林下养殖鸡、鸭、雁鹅为主,目前林禽养殖数量8.9万只,利用林地面积1.7万亩,年产值5400 万元;林畜主要以林下养殖猪、牛为主,全市林畜养殖数量2.9万只(头),利用林地面积2.1万亩,年产值达8900万元。

猜你喜欢

灵宝市总面积黄河
河南灵宝市灵金一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研究
灵宝市妊娠合并梅毒妇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干预措施探讨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灵宝市
『黄河』
灵宝市科协举办果树管理技术骨干培训班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