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莞邑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2022-02-17李永芳李欣恩
李永芳,李欣恩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广州-深圳-香港经济走廊带,近年来快速崛起成为全国经济强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东莞2010 年起将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岭南文艺精品名城”、“现代文化产业名城”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背景下,以东莞区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莞邑文化”概念在学界被广泛提及,全面推进了东莞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研究莞邑文化,充分开发和利用东莞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能彰显该地的魅力和风采,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对拓展岭南文化乃至汉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 莞邑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莞邑文化,就是以广东东莞地区为地域依托、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区域文化体系,其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1.1 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产生和滋养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莞邑文化
东莞自晋咸和六年(公元331 年)立县,其文化随着朝代更迭、地理环境变迁等因素而不断发生变化。近代以来,东莞地区水陆交通发达,广深铁路横贯南北,公路直通广州、深圳、惠州、香港、澳门,是我国南方各省市与港澳及太平洋沿岸地区进行友好往来的主要通道,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由此培植了东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色以及敢闯敢干、开放兼容的人文精神。
1.2 莞邑文化是隶属于岭南文化及其分支广府文化的子文化
岭南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其本根是岭南土著文化。自秦代开始广泛吸收中原文化以及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精华,近现代又大量接纳海外文化之新风,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体系。目前学界一般从民族民系的视角将岭南文化分为三大部分,即以广州地区为中心的广府文化、以潮汕地区为中心的潮汕文化、以梅州地区为中心的客家文化。其中,广府文化是最有影响且最具典型性的文化。广府民系以通行广州话为主要特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粤中、西、北部分地区和广西南部等地也通行粤语。由此可见,莞邑文化亦是隶属于岭南文化及其分支广府文化的子文化。
1.3 莞邑文化的方言文化、人文精神、城市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方言文化方面,主要使用广府方言即粤方言。相比普通话,其基本特点是声调较多,声母发音系统中发音较少,方言词语较多且常用,单音节词较多等。在人文精神方面,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东莞自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迅速增长,为促进本地户籍人口和广大外来人员的和谐相处,东莞市政府于2008 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流动人口专门服务管理机构——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村镇则延伸成立了32 个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和621 个服务站,使万千新莞人找到了“娘家”。该机构研究推出了新莞人服务管理卡,在就业、社保、劳动、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相关优惠服务,力求为新莞人打造理想居地,塑造了“海纳百川”的东莞精神。在城市文化方面,无论是近年来相继获取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模范品牌城市”、“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全国模范绿化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还是发达的外源经济、雄厚的民族资本、兴旺的酒店行业;亦或是东莞尚属我国实行“市管镇”(即未设置县的地级市)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等现象,这些无不都是长期历史文化积累的结果,折射出莞邑文化的独有特色,并为其作为一个独立文化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莞邑文化的发展轨迹
莞邑文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的熏陶、政治制度和行政建制的影响、民族交融与人口迁移的整合、技术进步和经济规律的催化、民族潜质和历史传承的积累等。概括莞邑文化的流变轨迹,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1 先秦时期莞邑文化的起源与雏形生成
据史料考证,距今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东莞境内东江沿岸开始聚居的原始人群,已能使用多种较先进的细石器从事渔猎和农耕,从中可窥见“南越文化朦胧的曙光”[2]。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目前在东莞境内已发现18 处,具有代表性的是南城蚝岗、企石万福庵、石排龙眼岗、虎门村头等史前文化遗存及谢岗先秦遗址。历经夏商,时至西周,南越作为一个族体已经形成,南越文化也成为其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南越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在先秦时期已基本定型,而作为其体系的子文化——莞邑文化亦具雏形。其特质在物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①特异的饮食风俗。即居民除了把稻谷作为主粮外,还把鱼类、贝壳等水产以及虫、蛇、鼠类等作为嗜食之物。②鲜明的服饰特点。即居民以棉、麻、蕉、葛、竹、丝等为衣料,所制服装简单凉快,适应南方气候。③多彩的穴居建筑。即居民由初居洞穴发展至山区半地穴式建筑以及平地而起的茅草房,在沿海和临河地区则是“干栏式”建筑形制,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用瓦盖房顶的木构建筑。④独特的舟楫交通。即人们因生活在江河水浒,故不仅“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而且“善于造舟”。[3]
2.2 秦汉六朝时期莞邑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2.2.1 先秦时期
我国南北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频繁发生,这使得包括东莞在内的南越文化得以改造和提高。一是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周天子曾对南方诸蛮等“凡其出入送逆(迎)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4]二是荆楚文化的影响。楚悼王于公元前382 年任用吴起为令尹南平百越,使荆楚文化长驱直入,并对南越文化的稻作文化、青铜文化、城市文化、移风易俗等产生较大影响。直到秦灭楚后荆楚文化才为强大的中原文化所代替。三是吴越文化的影响。岭南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即与江浙先民有所接触,楚灭越后,部分吴国越人流入岭南,将更多吴越文化传入并被融合为南越文化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仍斑斑可考,“广州语多与吴相趋近”[5]。四是巴蜀文化的影响。史书记载,张骞出使大夏见到从印度转贩过来的蜀布、邛竹杖等货物,即由四川运来南越再转往印度[6]。
2.2.2 秦汉时期
时至秦汉,岭南地区先后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促使中原汉文化与南越文化的接触更为紧密并逐渐融合。公元前214 年,秦统一岭南地区后,随着军队与汉民的迁入,中原地区的礼乐教化、风俗习惯、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也带入岭南,促进新的文化风貌逐渐形成。
2.2.3 秦末汉初
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长达95 年,其政权在坚持秦汉时期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糅合了各民族的文化政策,使得由秦开辟的汉文化传播渠道更畅通。如赵佗曾采取鼓励汉越通婚、办学教民、移风易俗等措施,使南越人不断加强汉文化意识,促进了汉越民族关系更加融洽。揭开汉文化直接在岭南传播的新篇章是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由于中原和楚地大批农业生产工具的输入,促使岭南地区大面积的密林深谷得以开垦,稻作及经济作物栽培业得以长足发展。至东汉初,桂阳郡属下粤北各县社会风俗大为改观。
2.2.4 六朝时代
随着移民高潮的出现,岭南地区成了中原各阶层人士的避难场所和落籍之地,由此汉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出现了第一次转机。这次移民高潮持续时间长达近300 年,大大改变了岭南地区的文化结构和精神面貌,是岭南本土文化向汉文化认同和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
2.3 隋唐五代时期莞邑文化与汉文化的趋同与丰富
自隋开京杭大运河,五岭南北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唐张九龄奉开大庾岭(即大梅关)新道后,该道便成为广东北上的主要交通线。史料表明,唐代包括东莞在内的广府逐渐跟上中原农业发展步伐,所产陶瓷釉色纷呈,纤维制品别具一格;唐宋璟任广州都督时将建筑文化引入岭南;珠江三角洲兴起圩镇,圩市也成为一种文化景观。[2]自汉末至五代,大量中原人士避乱南迁,五代时期是我国第二次移民高潮,其对岭南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
2.4 宋元明清时期莞邑多元文化体系的确立与勃兴
北宋和南宋末年,外族大举入侵致使大批灾民流亡岭南,并大抵在宋元交际时期初步形成了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民系。由于东莞隶属广府民系,故莞邑文化也相应隶属岭南文化及其分支广府文化的子文化。
明清时期,广东文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及对外联系的加强而日趋兴旺。先前宋元时期上升为岭南文化主体的汉文化继续发展壮大,岭南文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从而造就了岭南文化原型。具体来说,明清时期莞邑多元文化体系的确立及勃兴主要表现为:①土地利用景观基本定型。即“大片沙田为水稻占领,而围田则为蚕桑、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覆盖或是水稻所在”;部分山区“梯田成为土地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2]。②专门化农业区域初步形成。明清东莞县的专门化农业区域主要包括基塘农业区、水草种植区和莞香种植区。其中,基塘农业区主要是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分布于东江三角洲地区;水草种植区以莞草为主,用来编制睡席、草绳等,东莞厚街至虎门一带的千顷卤田皆产水草,该地草田在19 世纪30 年代已达10 000 多亩;莞香种植区以茶园为盛,东莞素有“岭南香国”之称。③手工业和加工业蓬勃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东莞生产和贸易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就有数种,包括“纸、笔、扇、香皮纸、干枝、干圆、牙香、片糖、白糖、胶纸扇、蜜糖、火油、莞席、白蜡、伞、靛、陈皮、蚬灰、苏木、竹青、砖、石、瓦”等[7]。④墟市(镇)发展繁荣昌盛。据史料统计,东莞在清咸丰至宣统年间,墟市数量有55 个,平均人口18 958 人,平均面积49.3 km2[8],其中部分墟市后来发展成为市镇。前述清初东莞的石龙镇,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等作为广东四大名镇,标志着城镇系列的形成。⑤城镇勃兴和建筑文化走向成熟。清嘉庆年间,东莞县城街巷达77 条,并明确分列出城内街巷和城外街巷。同时明清时期城镇建筑文化走向成熟,各种建筑既借鉴了中原和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又结合岭南地理特点,“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已达到成熟阶段”。[2]
2.5 近代以来莞邑文化的蜕变与新生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莞邑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封建文化日趋腐朽和没落,进步文化随之萌芽和生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莞邑文化得到进一步改造和升腾,成为时代先进文化。
一是农业文化涅槃崛起。随着近代以来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东莞传统农业土地利用逐步卷入国际市场且建立起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日趋萎缩,经济作物地位普遍提高。例如,传统发达的稻作文化日渐走向下坡,光绪末年禾田多为基塘;棉花曾是主要衣料来源,但甲午战后大量洋纱洋布的涌入造成东莞植棉业境况衰微。目前,东莞种植业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水果区域化生产:丘陵、山区主要种植荔枝,其中虎门成为番荔枝种植基地;埔田种植优质龙眼;水乡、沿海种植香蕉等。[9]
二是工业文明逐步建立。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生产、管理技术的传入,东莞利用其南海边陲的地理优势,吸收新式工业技术,促使近代工业文明逐步建立。但东莞真正实现工业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40 年来,东莞逐步形成了以IT 产业为主导,机械电气、纺织服装、家具、五金等产业为支柱,配套能力日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参与了国际产业分工,具备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条件。
三是城镇文化景观革新。东莞早在民国时期就进行了以拆城墙、开马路为中心的大规模市政建设,初步体现了近代城镇文化风格。21 世纪后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东莞已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的城市环境。特别是近年来涌现了虎门服装、厚街家具、常平物流、大朗毛织、清溪电子、樟木头房地产等一批特色产业城镇。
四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东莞自唐实行科举制,并拥有众多私塾、社学、义学、书院。明末清初私塾已遍布城乡,课程多为《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等[10]。鸦片战争后,旧式书院受西方教育文化的影响得以改造,各种新式学堂或学校相继设立,并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空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对传播近代文化和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教育思想不断进步,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教育事业实现了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五是文化发展与时俱进。莞邑文化在近代经过历史洗礼定型为一种区域性文化体系,并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得到改造、充实和提高,并逐步走向新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新的开放意识、改革精神助推了莞邑文化与时俱进。
3 莞邑文化的主要特征
莞邑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了岭南大区域文化的共性特质,又呈现出独有的鲜明特征。
3.1 悠久性
如前所述,早在5 000 多年前东莞境内就有原始人群聚居。东莞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众多底蕴深厚的历史遗迹。据统计,东莞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5 处,不可移动文物459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 个、名村2 个;中国传统村落6 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 个、名村7 个、街区1 个,数量居广东省前列[11]。这些遗迹都传承了东莞历史文脉,点亮了莞邑文化之光,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3.2 开放性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即从东莞所在的岭南地区出发。清代设立于广州的“十三行”曾是外国商行聚集的地方。近代以来,包括东莞人在内的广府人与海外人士广泛接触、频繁交流,且大量广府人去海外谋生。这种现象形成的开放文化在东莞人的思想意识中可谓根深蒂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源型经济结构,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这种开放与交流促进了莞邑文化的发展。
3.3 包容性
包容性是莞邑文化的一个传统特征,这首先从前述东莞历史人口的发展中可以得到充分印证;其次可从东莞民族构成中得到反映。东莞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但少数民族有55 个,族别齐全。强大的包容性使莞邑文化兼收并蓄、包罗万象。
3.4 务实性
自古以来,东莞人在改变生存环境中练就了过硬的生存本领,并培养了务实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并在当代更加发扬务实精神。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加工业开始向外转移,当时东莞发展工业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但又具有毗邻香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并有几十万香港乡亲等有利条件。东莞决定“借船出海”,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突破口,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当时有不少人把港商来莞办厂看作是地主、资本家卷土重来剥削工人农民;也有人认为“三来一补”这种形式层次低、利润少。面对质疑,东莞没有卷入争议,而是鼓励试验、埋头苦干,用事实说话,最后经济得到发展,群众得到实惠。这正是莞邑文化务实性的具体体现。
3.5 创新性
求新图变、敢为人先,一直是莞邑文化的重要特色。如,东莞人从古至今长期食用一些令中原人士望而生畏的动物食品,造就了莞邑饮食文化的奇异特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创立了多个之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如沙田镇于1993 年取消镇领导公务用车,改为每年发放交通补贴,此举系广东省乃至全国公务用车改革的最早探索者;石龙镇于2004 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HFC 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全国首个信息化镇;28 个镇在国家统计局2005 年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全部上榜,是全国千强镇最多的地级市。现代东莞人开拓创新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这些都是莞邑文化创新性的生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