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创新
2022-02-17李丽娜高川晴
李丽娜,高川晴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开启了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时代。2020 年,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内容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材体系“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本科、高等职业学校专科、研究生必修课教材”[1]。因此,建设富有高职特色、符合高职学情的思政课,并推动其教学守正创新,将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产生深远影响。
1 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
准确把握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是思政课教学的应然状态,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创新应坚持以下两方面的融合。
1.1 政治性与理论性融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其特质在于用理论的力量回答学生的现实之问。该课程体系直接关系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高职思政课要重视并加强理论性学习,这是由思政课的双重性质决定的:①它是思想政治课,这是其政治定位,其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由国家统一规定,在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政治纪律,不得违反;②它是理论课,这是其学术定位,思政课不能仅是传达中央精神,而应对政治性很强的问题达到科学研究的水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此,思政课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2],政治性与学理性是其价值基础。只有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魅力,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1.2 高等教育阶段性与职业教育类型性融合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性和职业教育类型性的综合体现。高职属于高等教育,同时又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这给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打破了困扰其发展的“身份认同”危机,为推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政课作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关键课程,理应凸显高职教育的独特性,体现职业教育类型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生基础薄弱、生源多样,导致学情较复杂。从年龄上看,高职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从学习特点看,高职生理论知识不足,其耐受力、理性思维、探索创新、总结反思等能力较弱。政治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这对于缺乏丰富理论储备的高职生来说,更易陷入困惑和迷茫。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把思政课立德树人与高职教育专业育人有机融合,既突出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又服务于高职教育的战略发展和育人目标,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为学生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故事,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
2.1 理论魅力被冲淡
理论特质是高校思政课的鲜明特色,也是课程“高阶性”的重要体现。与小学、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及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着重讲“是什么”相比,大学思政课更强调“为什么”的理论阐释。高职思政课应体现应有的理论魅力,但在教学中却面临着政治理论黯然失色的困境。①从学生需求看,大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渴求并不强烈,更愿意倾听现实案例。究其原因,一是学生通常认为理论学习较枯燥、难以理解;二是学生希望所学理论能解答现实困惑、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如何运用案例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回应学生现实诉求,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难点。②从科研现状看,高职思政课科研投入与产出较单薄。以2021 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为例,151 项立项名单中只有2 所高职高专院校获批立项,占总数1.99%[3]。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思政课教师却在疲于上课中逐渐消磨了学术意识,难以做到围绕教学做科研,导致浅层次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渴求。③从高职教育特点看,三年学制使思政课的数量和时间都受限,再加上缺少本科教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门课程,无形中增加了高职生理论学习的困难程度。“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在学习行为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知识存量,而非认知水平[4]”。同时职业教育注重专业课程建设和实操能力培养,易忽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培育,难免出现轻理论学习的倾向。众多因素综合起来,导致高职思政课教学普遍缺失理论魅力。
2.2 类型特征被遮蔽
从教材编写看,高职与普通本科一直都使用相同版本的统编教材,这使得教材在兼顾本、专科学段共性的同时,遮蔽了职业教育类型化特征。2020 年通过的《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本科、高职、研究生必修课教材,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教材的分开编写目前仍在推进阶段,尚未真正落地。因此,高职院校通常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并结合地方资源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尝试,但仍缺乏更高层面的统筹推进。
从教师的教育经历和研究方向看,高职与本科的思政课教师普遍具备研究生学历,接受的教育类型均为普通教育,缺少职业教育经历,与高职生较难产生共鸣。加之研究生阶段更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鲜有对职业教育深入探索。因此无论是教育经历还是研究方向,思政课教师都与职业教育缺少紧密联系。这就导致高职思政课教师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对高职教育特色和学生特点也了解甚少。高职思政课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2.3 教学内容被碎片化
教学内容是高职思政课的核心,也是课程“挑战度”的内在体现。高职生专升本、考公务员的比例较低,对思政课的实际需求不高。为提高学生抬头率,教师通常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重点,教学内容面临被碎片化的困境。
从时代背景看,在“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阅读和学习已成为许多人的偏好。录制微视频、打造网络育人名师等举措能有效迎合当代人获取信息的喜好,占领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然而思政课是系统性非常强的课程,部分教师认为高职生基础普遍薄弱,讲理论听不懂,只有将教学内容故事化,把课堂办成故事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度,但同时也面临理论性和完整性被降低的风险,会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消解在一个个“有趣”的片断中。
从信息技术的应用看,现代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但也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能力提出挑战。制作精美课件、精良视频以及利用主流媒体公众号为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海量资源,但教师如何精准选取资源十分重要。部分教师针对高职生偏好视频资源的特点,在课堂中大量播放视频,为了提高观赏性,甚至选取影视剧中的视频。一来视频内容真实性有待确证;二来缺少教师的点评总结,实效性大打折扣。有的课堂甚至成为教师展示课件的场所,全程与学生缺少交流互动。这种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课堂,既不能解决学生的真实困惑,也不能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更难以保证课堂的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和严肃性。
3 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
实践路径是思政课教学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培育理论特质、凸显职教特色、坚持内容为王,是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重要路径。
3.1 培育理论特质
培育理论特质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之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阶性“金课”的必然要求。要通过研读经典、深耕教材、深化科研,培育高职思政课理论特质。
3.1.1 通过研读经典增强课程理论养分
理论是帮助学生看世界的“透视镜”,是“授人以渔”之“渔”。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是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思政课的理论魅力来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讲好思政课一定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5]思政课教师应通过读经典、悟原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缜密的科学思维回应和吸引学生,提升课程的学术含量,增强课程的理论养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改造思维,引导学生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时代新人。
3.1.2 通过深耕教材提升课程理论魅力
思政课的理论魅力体现在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运用,这一运用源于对教材的深耕细研。思政课要“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监测、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组织教师加强教材重点难点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1]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繁杂,结论性观点较多。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深耕教材、读懂教材、提炼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相比章节目录讲授法,可充分发挥专题化教学的优势,突出目的性、选择性和研究性三个特点,致力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进行内容选取,使得课程的理论魅力得以彰显。
3.1.3 通过深化科研突出课程理论特色
育人先育己,传道先明道。思政课的理论魅力根植于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逐步加大对思政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各地、校也逐步加强对思政课研究的重视程度,营造了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的浓厚氛围。围绕教学作科研,使思政课教师在解答时代之问、现实之惑时更能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从而增强教学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深化符合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建设研究,是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平台和自身优势,开展科研的重要方向。综观以往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思政专项课题,获批立项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立足高职办学特色和学情展开研究,有效弥补了思政课教师对高职教育规律和学情知之甚少的先天不足。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科研的精进也有助于教师形成个人的政治品格和学术魅力,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形塑其价值观。
3.2 凸显职教特色
凸显职教特色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之基础,是实现课程“有生”、“有色”,打造创新性“金课”的必然要求。
3.2.1 突出高职学情特点
思政课有其学科特点,高职学情亦有其独特性。不考虑高职学情,只顾沉浸在学科构建中的思政课,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空中楼阁,无法连接现实世界。只有将学科特点和高职学情有效结合,打造专属高职生的思政课,才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和信效度。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通过对学生整体状况和个别特征的分析把握,预设学习状态,重构教学设计,取舍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适时推进学习,这是学情分析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在每堂课上要注意把控和掌握的关键要点。课堂教学实施后,教师应以实现品质内化为目标,设定情境让学生做出选择,获得全面的学情信息,反思改进课程教学。
3.2.2 突出高职专业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内在一致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避免培养出只熟练掌握技能的“工具人”和缺乏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单向度的人,以实现高职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思政课主要负责培养学生投身建设制造业强国所必需的道德和品质,更多涉及“愿不愿意”的问题;专业课在培养学生具备行业发展所需的素质和技能过程中,磨炼意志,锻造工匠精神,更多涉及“能不能行”的问题,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因此要将思政与专业课体系有机融合,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双循环系统。可通过建立思政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建团队、互进课堂的“双向助课”模式,充分发挥育人合力,培养出情怀深、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3.2.3 突出高职实践特质
高职院校强技能、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蕴含丰富的实践特质。马克思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思政课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6]。因此,要不断加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学生理论认知水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这既是思政课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实践特质的充分体现。
3.3 坚持内容为王
坚持内容为王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之核心,是实现学生精神突围,打造挑战度“金课”的必然要求。
3.3.1 教学内容要紧扣时代脉搏,常讲常新
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用时代思想培育时代新人,要讲清时代的内涵、特点和趋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正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是顺应时代所向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判断时代方位,明确责任使命,把握人生方向,勇立时代潮头。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未来发展与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认可度,与时代同频共振。
3.3.2 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升华境界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是提高思政课亲和力和体验性的逻辑要义,能在一定程度上软化思政课的刻板与生硬。因此,要积极寻找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的契合点,将富有生命力的生活实际转化为教学资源。如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来证明和表达思想,选取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的教学案例,启发学生的主体性思考。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立足现实世界,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超越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升华其人生境界。
3.3.3 教学内容要彰显制度优越性,增强自信
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之一。思政课要通过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实现培养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课程目标。大学生思维活跃,接触信息广泛,单纯的政策宣讲很难使其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产生内在认同,因此要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科学比较,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以抗疫这堂“大思政课”为例,通过中外疫情防控表现,引发学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入讨论。同时从根本上阐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指其根本制度的优越,并非指现行一切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具体制度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完善和发展,以实事求是的立场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自内心地认可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