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园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设计浅析

2022-02-17胡文明

花卉 2022年24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植物园药用

胡文明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0 引言

药用观赏植物有着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发挥多元的效果,设计师通过不同药材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构成形式等可以形成多种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

1 药用观赏植物的相关概述

观赏植物通常指的是在视觉上具有审美价值的植物种类,能够供人们进行欣赏与品评,具有一定的意境美,一般情况下此类植物都具有比较优美的形态和相对鲜艳的色彩。当前阶段我国具有一万多种药用植物,类型十分丰富,涵盖藤本、木本等多种范围,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些药用植物不仅仅具有疗愈功效,多数都有着丰富的花叶效果,比如白头翁、桔梗、虎耳草等。事实上,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中,已经有大量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在景观的营造中,麦冬、菖蒲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广玉兰、银杏、天门冬,千屈菜和金盏菊等也都是常见的药用观赏植物品种。

我国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并且药用植物的培育、运输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体系,药用观赏植物已经成为景观植物的重要构成,在设计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2 药用观赏植物在植物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2.1 药用观赏植物种类资源丰富

乔木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乔木作为观赏植物整体布局中的骨干部分,大多体型高大,并且绿化覆盖面积也较大,在整个园林景观中的占地空间也最为突出,因此,乔木种类的选择与园区主题的确定以及景观的塑造有着重要联系。我国药用观赏乔木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天山花楸、香樟、凤凰木等常见园林植物。

2.2 可以形成多样化的景观群落

在植物园药材主题园植物设计过程中,选择药用观赏植物的前提就是不能脱离或者改变园林景观设计的宗旨,不能以建立药材生产基地的理念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因此就需要找到融合二者的合理路径。

一方面,设计师需要让药用观赏植物在充分发挥其景观绿化功能的同时,体现出其药用价值,以及药用植物背后的药物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需要彰显出其多样性的特色,结合植物自身特色,包括植物芳香、植物形态等按照美学原理以及生态学原理等基础原理来实现不同药用观赏植物之间的搭配,从而形成多样化的丰富景观群落。

2.3 结合植物形态配置群落景观

在进行药材主题园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植物的形态是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之一,特殊的植物形态甚至能够直接决定园区的整体风格和主题。在实际的配置设计中,可以在较小起伏的地方种植长且尖的植物从而进一步增强小地形的起伏感与高耸感,并且也能够提升内部空间的私密性[1]。而一些铅笔型的植物,比如柏树等则可以种植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周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钢筋水泥这类建筑所造成的坚硬感,起到融合空间的效果。

3 当前植物园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设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植物园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对园林区域中的绿化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系统化问题,不仅仅需要考虑园林绿化要素,还需要满足其他所有园林要素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作用。

结合当前对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配置的现状来看,药用观赏植物是该类园区内植物配置的核心与主体,需要在设计中结合园林的整体要求。药材植物主题园一方面要适应基础的科教娱乐以及科学示范功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传统园林景观的游览等功能。相较于普通园林区域,药材主题园区的规划设计融合了景观设计学、园林植物学、基础药理学以及园艺美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技能,以此来完成更加合理与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满足与符合多种功能作用以及多方实践使用的设计项目[2]。

当前,上述学科中针对于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的配置与研究有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但是综合进展还是相对较为缓慢,尤其是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继续深入推进。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在植物园绿化中的配置与设计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园艺工程,涵盖了药学、园林学、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以及艺术美学、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而具体的药用植物的配置则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相关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具有充分的实践意义的基础上来开展。

3.2 药材主题园区植物应用种类不均衡

在进行药材主题园区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不同药用植物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还需要利用植物的自身特点综合性地考虑整个园区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通过充分考量药用植物的高度、色温、形态以及属性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实现对整个主题园区的科学设计。同时,设计者还需要对植物配置的类型、植物配置的原则以及要用观赏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配合关系等。设计师应该进一步重视植物配置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

当前阶段,部分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药用植物设计的过程中看待问题过于片面,关于看重植物的个体特性,往往忽视了植物的整体美感与互相搭配,在具体的构图设计层面上还缺乏系统化的艺术审美。更重要的是,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药用观赏植物的选择与管理上都缺乏规范的标准,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规范体系。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药材主题园区的管理效果。

3.3 药材主题园区植物设计缺少专业指导

当前,大部分药材主题园区植物设计缺乏专业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植物景观配置没有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植物景观设计缺乏创新。部分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没有与当地的景观特点充分融合,在开发与利用当地的本土药用植物过程中依然缺乏专业且科学的手段。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大部分园林设计都欠缺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色,很多植物配置也都作为各类形状各异的建筑物的附属物而存在,缺乏园林植物应该具备的审美性与独特性。

4 植物园药材主题园区植物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4.1 因地制宜,选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药用观赏植物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其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特点,自然也会有专属于该区域的乡土植物。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掘出乡土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选择出药用乡土植物中具有观赏性的植物进行主题园区设计与配置,是当前工作的重点[3]。相较于外来物种,乡土植物由于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优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景观设计所要求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植物园药材主题园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药用观赏植物。

例如,针对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存在的差异,在选用药用观赏植物进行药材主题园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植物园景观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经济与资源的浪费。以上海为例,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延中绿地是当前上海最大的公共生态绿地,面积约为28hm2,包括了十几片绿地,其中就有药草园。该药草园的设计者以中草药为主要植物要素,将其种植在室外公共绿地中,通过组合搭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而在具体的药材植物选择上面,设计者也体现了选用“乡土植物”的原则。设计中运用多种手法增加了药用主题园的景观立体度,并且还关注到了在不同季相变化影响下不同植物的色彩变幻,充分展现了药用观赏植物的多样化。其中包括上海常见的蔷薇、玉兰、杜鹃以及夹竹桃等植物。

4.2 对药用植物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利用

结合生物多样性理论分析,在三个不同的生物层次中物种的多样性理论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理论。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寸土寸金”,无论是城市绿地还是植物园区等面积都相对有限,在这样一种有限的空间中进行植物配置与设计,一方面需要从物种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通过增加引进植物的种类来丰富有限空间内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对植物的开发利用这一角度来考虑,通过加大对药用观赏植物的多角度与多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出每一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

例如,新加坡作为世界公认的“花园城市”,在进行植物配置与观赏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对药用植物也能够实现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开发与利用。以新加坡药用植物园为例,该园区在进行药材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充分发挥了新加坡气候适应大部分植物生长的优势,综合运用了2000 多种药用植物。在新加坡药用植物园的设计中,设计者还针对不同人群对植物园进行了区域划分。其中有针对于耳鼻喉疾病人群的区域,配置的植物包括能够舒缓头疼的积雪草、铁力木以及黄槿等树种;还有针对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区域,配置的植物包括能够治疗白血病的长春花和能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桑树等。

4.3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引入治疗性景观要素

治疗性景观要素是指由保健型功能植物群落组成的景观元素,是各类植物园以及康复花园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治疗性景观要素不仅仅能够更好地辅助药材植物群落对人们进行辅助性治疗,更承担着基础的游憩功能[4]。在进行这类景观空间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康复或者治疗需求,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时候需要要求整个空间都能够对具体人群的身体康复与心理修复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的植物园药材主题园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引入治疗性景观要素,促使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器官感官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效果,从而实现放松身心、开阔心胸以及恢复身体的效果。在植物园中引入治疗性的景观要素,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在植物园等户外空间中的活动形式,要考虑到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的互相融合与互相联系,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而要确保药材植物园能够适合更多人群,则需要其具备更为广泛的兼容性和更高的和蔼性。其中包括明确清晰的设计效果和表达意图,铺装要注意无障碍设计,开放活动的空间中要使人们彼此之间能够进行顺畅沟通和交流,要综合体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互相融合。

例如,日本和美国作为较早使用药用植物进行疗养花园设计的国家,在植物景观中引入治疗性景观要素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伊丽莎白和诺那·埃文斯康复花园为例,该花园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区中的植物园内,是由德特沃克景观设计公司主导完成的,也是当代景观园林设计与疗养保健功能完美融合的代表作。在花园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仅仅关注到了健康人群的游园需求,更考虑到了那些具有行动障碍或者老年痴呆等特殊人群的疗养休闲需求[5]。设计者在具体的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起伏的绿色植物来拉近部分药材与大众的接触距离,让人们能够更轻松的闻到部分植物的芳香,包括薰衣草、薄荷等药材植物,通过嗅觉功能来帮助人们疗养身心。疗养园区的阳光最为充足,植物的色彩与花期也更为丰富,整个植物园都能够保持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状态,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需要疗养的人群都能够获得视觉、嗅觉上的双重满足。

5 结语

我国药用观赏植物种类丰富,相关设计师在进行药材主题园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兼顾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药用观赏植物的特点。通过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对药用观赏植物进行多层次与全方位的开发与利用。

在笔者的设计中,利用药用植物搭配,塑造具有亲和力的医院形象,营造自然、平和的疗养环境。其中,中心疗愈景观为使用者创造安静平和的舒适环境;屋顶景观将医生患者从封闭室内带到充满生机的户外空间,对风管下、设备基础缝隙等空间的精巧利用让场地更具融合度与整体性;百草园空间以草木生发的姿态,展示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打破传统医院的生硬界面,激发区域整体生态活力。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植物园药用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