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活动的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2022-12-19谢颖仪

花卉 2022年2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设施公园

谢颖仪

(江门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100)

0 引言

在中国,60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同时又是城市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其体验与感受是设计公园中不可忽略的关注点。本文以老年人在城市公园的活动为切入点,探求公园内的人性化设计。希望此次研究能够给以后的城市公园设计提供思路,有利于老年人在户外场所有更好的体验。

1 公园概况与调研内容

1.1 公园概况

北园公园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是区内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总面积达11.62hm2。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①其前身为一动物园,建于1958 年,距今约64年,在当地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知名度。又因其免费开放,具有较多可供使用的活动场地,吸引较多老年人到访。②在地理位置上,周边以居民区为主,且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这里成为老年人户外休闲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以北园公园为例,研究老年人活动场所的使用情况,调查公园场地和细部设计是否符合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主要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将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对北园公园内正被使用的场地和设施进行评价研究,结合老年人活动场地的使用和园内设施状况两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调研内容包括:①选取一天中老年人来园率较高的两个时间段,清晨(7:00—11:00)和夜晚(18:30—20:30),观察、标记老年人的活动类型,记录活动场地位置和现状概况。②评测老年人对公园配套设施的满意度。本次调查合计80 份。受访老人年龄集中在60~85 岁之间,白天受访44 人,夜晚受访36 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老年人活动情况

根据观察,将北园公园内老年人活动类型归类为体育锻炼、散步休闲、文化娱乐、会友看护(看护儿童)、观赏游览。调查数据显示,清晨老年人活动项目类型较多;主要进行散步休闲和体育锻炼这两类运动,体育锻炼的项目多为练太极、跳舞、健身器材锻炼等,其次是下象棋、唱歌、演奏、打扑克牌、听广播等文化娱乐活动;会友看护和观赏游览这两类活动比较少。夜间老年人活动项目相对较少;以散步休闲为主,其次是进行唱歌类的文化娱乐活动,少部分人是进行拉筋、跳操等体育锻炼活动。老年人在清晨和夜晚进行的活动项目有差异性,这与公园场所的功能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有一定的联系。

把活动类型结合公园场地分析。公园中没有设置老年人专用的活动锻炼区,老人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寻找场地进行各类型活动。作为公园特色之一的慢行系统,道路交通组织流畅,高低地形均可通达,软质、防滑的游步道使用舒适度高,供老人慢跑或散步。园内分布着的亭台廊道,是老年人围着一团进行打扑克、闲聊等娱乐活动的场地。园内健身器材较少,因此老人多以舞扇子、练太极等方式进行锻炼。

从访谈中得知,老年人进行不同的活动项目类型,在场地的选择上注重的点也不同。常来体育锻炼的老人注重场地大小、铺装平整度,常选择在树荫之下运动;文化娱乐和会友交流的老人倾向场地是否具备遮阳避雨设施,座椅的舒适度,多选择亭台连廊等建筑;观赏游览的人因公园景观效果好、有历史文化风貌、绿化品质高等特色前来[1]。

2.2 老年人活动场地与设施

2.2.1 空间环境及配套设施使用状况分析

选取公园中老年人出现率较高的场地进行观察,记录区位概况、设施状况、空间功能以及老人活动方式(图1)。

图1 北园公园老年人活动平面图

活动区概况如下。

A 处是科普园,是一处二层服务性建筑,约200m2,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流线设计清晰明确,与周边前后贯通,附近有老人在此处跳舞,或者在建筑的廊道唱歌、闲聊。

B 处是以半日闲亭为中心建设的区域,约300m2。在公园地势最高的位置,空气较好,场地空间开阔,不需要通过台阶也可以前往。白天老人会分布在场地四个角活动,夜间因灯光照明不足,晚上鲜有老人上来进行散步以外的活动。场地四周没有设置栏杆扶手等,需要谨防老人坠倒的意外发生。

C 处是一靠近主园路的混凝土铺装平台,约80m2。这里植被密度高,绿化效果好,休憩设施较多。有老年人在此跳舞、休憩。

D 处是半山广场空间,积较大,约200m2,可容纳较大群体活动。白天的时候,高大乔木会带来半遮阴功能,但空间不乏通透性,吸引老人们在此进行舞剑、耍太极。

E 处是亲水平台,北园公园沿湖边设置了较多这样的亲水平台,具有较好观景视角,附近摆放了救生圈和注意安全的警示牌。有些老人会在此闲聊,或者带儿童看鱼。

F 处羽毛球场约150m2,这里不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活动场所,但由于其带有顶棚,空间尺度能够承载较多人在此处活动,因此球场没人使用的时候老年人会组织在此跳舞。此处缺少可供休息的地方,老人的背包也只能暂挂在树杈上。

G 处是主入口活动广场,400m2,连接公园主入口和慢行路径。是个面积较大的开阔空间,四周没有可供遮阴的地方。老人们在白天的时候会视光照强度和范围进行活动。

H 处儿童活动区设置在地势较低处,周边有树池和坐凳可供在此处看管小孩的老年人休憩;活动区与主园路之间的高差较大,但这里设置了之字形无障碍通道,提高老年人通行便捷性。

2.2.2 老人对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分析

根据研究调查,影响老年人对公园满意度的服务设施类因素较多,主要有垃圾箱、卫生间、座椅、标识牌、阅报栏、免费健身器材等设施安排情况。将从中选取几个因素从安全、便利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研究老年人对北园公园服务设施的评价。本次调查内容采用问题描述的方式,回答者用5 个等级进行评价。非常同意为5 分,同意为4 分,中立为3 分,不同意为2 分,非常不同意为1 分。然后计算平均评分,根据评分进行满意程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待改进[2](表1)。

表1 公园服务设施评价

从调查结果中发现:老年人对无障碍设施、卫生间设施、座椅设施使用以及公园垃圾桶分布上较为满意。笔者从中也观察到,该公园在具有高差的地方、景观建筑基本上都设计了无障碍设施,方便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上下通达,公园各活动场地基本满足易达性。公园内卫生间设施基本满足老年人就近如厕、卫生干净、使用方便的需求,且有第三卫生间,里面配备了扶手等,保证如厕的安全性。座椅等休憩设施分布合理,满足老人的步行距离。

老年人认为公园照明以及健身设施数量待改进。结合对老年人的访谈得知,有的人上了年纪,眼睛出现视物模糊的现象,夜间公园灯光昏暗,其照明系统的亮度未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较为狭窄的阶梯处,由于植被的遮挡,灯光无法照射到地面,易产生不安全的心理感受。

老人们觉得标识设施指示一般。原因多为公园内的植物名牌较小,即使靠近观察,也因为材质反光、字体较小等原因看不清内容。

3 公园优化建议

针对健身设施不足、夜间灯光昏暗等问题,结合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提出建议。

(1)沿路增加适老化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参与到公共活动空间的可能性。在使用率较高的场地设置趣味性设施,例如:在老年人跳舞的位置,设置地面投射灯,为他们营造舒适、放松的活动氛围,增加幸福度和领域感。

(2)合理的光环境设计对老年人的行为、生理和心理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可适当提高夜间照明灯亮度,给老年人充足的安全感和心理适应性,便于观察夜间道路、台阶等,使其在夜间行走有保障。针对某些区域植物郁闭度较高,阻碍灯光传播的情况,修剪乔灌木的枝干枝叶,提高空间灯光的通达度[3]。

(3)公园局部铺装存在安全隐患。部分花岗岩侧石兼具台阶功能,经过水的冲刷后,易导致打滑,汀步间距与老人步距不一定相符。同时考虑到突然的地形高差可能会导致老人踏空、摔倒等意外发生,类似阶梯处的位置可设置夜间反光的标线,提醒老年人注意该处有高差,降低他们发生事故的概率。

4 针对老年人活动的人性化设施

景观设施是城市公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适宜的设施能够为老年人使用带来满足感。通过对北园公园老年人使用状况评价,提出针对老年人活动的人性化设施建议。

4.1 无障碍设施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体能趋向衰退,脚力低下,上下楼梯困难。而公园活动场所的位置可能由于老年人有行走障碍、地形高差、步梯级数等原因,会限制老年人的活动,因此城市公园的道路系统可多考虑无障碍设施,特别是卫生间、服务中心等区域,保证老年人通行的连续性。常见某些台阶数较少的梯步,又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建议配置扶手、栏杆等[4]。

4.2 导向标识设施以及警示设施

园内导向标识设施除满足大众群体需求外,还需考虑到老年人的视觉和识别能力。色彩应利于他们观察,图样要易于理解,不应用过于隐晦、复杂的图案,贴近生活;需摆放在公园转角处或显眼的地方,位置不能太高,过高的标识容易让老人产生疲惫感。有条件可安装照明,方便夜间读取。建议台阶处设置路灯,或设置警示标语设施,用明显的色彩差异引起老年人警示,可采用反光涂料划线或者色差明显的铺装[5]。

4.3 康体设施

依据人们在步入老年时候,四肢关节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的生理特点,设置老年人专用的康体设施,并在设施旁边注明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器材材质要坚固,有足够的安全性。还可设置以老年人人体工学考虑的康体栏杆,铁架子或者寄存箱等辅助设施,方便他们在园内参与活动的时候,放置、挂存随身物品。

4.4 其他设施

管理与建设设计一样重要。公园进入使用阶段后,还需要根据老年人群的使用情况,对园内设施进行完善。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管理需到位,有效避免老年人意外发生。可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和应急呼叫系统,当他们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公园的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获悉并前往处理。

5 结语

老年人作为城市公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应该予以重视。设计者应不断提高对老年人需求的认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公园场地设计,因地制宜设置健身场地和活动空间,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在细部设计上给予他们安全性、便捷性、关怀性,增强他们在这里的归属感、幸福感,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悦身心的户外空间。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设施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民生设施非“摆设”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在公园里玩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