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镇党校助力新时代农民培训
2022-02-17唐春春
唐春春
(中共芷江县委党校,419100,湖南怀化)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急需各行各业贡献力量、合力完成。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及组织等五方面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牛鼻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培养工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乡村人才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人才和乡村产业人才。近些年,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坚持多路并进、多策共施,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全国各地也纷纷效仿,加大培训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农村人才培训工作。
乡镇党校是提升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民党员综合素养的主阵地。从本质上来说,乡村振兴的推进,最关键还是要靠人。广大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主体,而农民党员又是这个主体中的骨干力量,因此,乡镇党校宣传、解读党的方针和政策是其重要职责,也具有优势。做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发挥好其先锋引领作用,有助于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更好更快落地见效,同时这也是各个县、乡镇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乡镇党校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树正气、接地气、聚人气”和“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而不是走过程,或是照本宣科讲一下农民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假大空” 的东西。
1 建设新时代乡镇党校对农民培训的意义
(1)建设新时代乡镇党校,能更好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农村基层。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村基层党员数量众多,教育条件薄弱,有的农村党员甚至一辈子没进过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要求要把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及农民百姓。乡镇党校这个阵地建设起来,可以解决好农村党员思想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意识可以指导行动,农村党员和百姓只有思想上意识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们才能更加认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才更有积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
(2)建设新时代乡镇党校,可以实现对农村基层党员更好的管理。农村党员在农民中的占比虽然不大,但农民党员在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了一定的带动、辐射作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农村党员流动相比之前更加频繁,网络全面普及使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受到较大冲击,农村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及管理在新形势条件下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多年来的做法来看,只靠村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无论是场地、师资、经费还是制度机制、内容方法等都很难适应形势发展。建强乡镇党校,有利于对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也为新时代广大农民的培训提供了平台和阵地。
(3)建设新时代乡镇党校,是乡村振兴之人才振兴的保障。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农民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党员不仅起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先锋作用,同时作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更要有扎实过硬的本领和技能。建好建强乡镇党校,能帮助农村党员、农民百姓在自家门前开展学习,在平日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进行培训与实践,进而有助于广大基层党员同志成为乡村振兴的得力干将。
2 新时代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正在向农业强国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发展的需要。新时代的农民,社会地位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依然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水平提高了,物价上涨了,种地成本随之增加,粮食卖不了好价格。大量的农村人进城务工,劳动力逐渐减少,迫使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农村利用电商平台的信息透明、物流的便利,将农产品直接间接地销往全国。面对需求量的增多,传统的种植无法满足市场。这就迫使新农人在技术、品种、管理上作出改变。这就要求农民要有文化,敢于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运用科学的种养技术、管理方法将产品市场化、价值最大化。农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国家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两大战略,力争使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人文风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这也要求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维护好周边环境,减少污染物产生,促进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努力把农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职业,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生态宜居的新乡村。
时代之所以进步,实际就是人的思想在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为新时期农村工作提供了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的农民群体,有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来改变现状和定位呢?
2.1 有知识、有文化
农民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往往具有较为浓厚的家乡情怀。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家乡十分熟悉,并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农业生产经验。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加之科学文化知识、理论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定能增强这一群体干事创业热情,成效立竿见影。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的农村农业发展,更需要一批懂国家方针、政策和农业知识的新时代农民。鉴于此,建设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业,必须以知识和文化来武装农民头脑。
2.2 讲文明、讲道德
新时代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讲文明、讲道德的农民。培育新时代讲文明讲道德的高素质农民主体,不仅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村容村貌、引领乡村新风尚,还能加强农村政治生态建设、完善基层管理体制。提高我国农民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能有效提升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农民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民族文化的自信。
2.3 会技术、懂市场
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既要有城镇打工挣钱的能力,掌握一些谋生的技术手段,同时又要具有农业现代化各项本领。农业生产方面,要抓住学习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种、养、加工技术。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新型农民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源泉,只有掌握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成效。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养殖业的相关技术,是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生产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同时,作为新型农民,必须掌握市场、研究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把握好市场动态才能搞好种养业。要多多学习农产品经营和销售的技能,把种养的农产品卖出去,得到更多的市场回报,增加经济效益。
2.4 新思维、有理想
此处提到的新思维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产要有现代农业发展的观念,二是乡村发展要有具备美丽乡村建设基本要素的意识,三是乡村治理要有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意识。这些新思维给新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农民个人素质而言。新时代需要新型农民具有敏捷的市场化思维,懂得利用高科技产品进行大规模经营。除了市场思维,必要的品牌思维和整体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处理农村任何事务都必须考虑全方面因素,从全局上进行整治。于新型农民而言,在参与乡村振兴这项整体性工作时,不仅要清楚了解农村发展规律,也要懂得农村文化、农村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由此,“新思维”是新型农民必须修炼的一门课程。
3 乡镇党校助力新时代农民培训的方法
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广大农民必须具备必要的理论及实践基础,因此必须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助力于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1 坚持党校姓“党”,加强理论教育
在对广大农民深入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知识普及、文化输出。在此过程中,切实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与文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以正确的方向从事相关农业活动。
乡镇党校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开展和实施培训工作,加快推动新思想深入基层、深入农民头脑,让新时代农民不断受到新思想的熏陶和影响。
乡镇党校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坚持“线上+线下”的方式,创新党校教育培训模式,努力构建起广角且立体化的教育阵地,并尽可能惠及到更多的农民。一是继续加强线下教育。严格按照“标识+场所+设施+氛围+台账+管理”缺一不可的要求来开展培训,如以乡镇、村民会议室为教学场地。二是拓宽“线上”教育渠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开展教学,依托“村村通”广播,传播党最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跟“三农”有关的。还可以将党课“微课堂”延伸到屋场坪、田坎间、小溪小河旁等人群集中的地方。三是突出“亲近感”。通过以当地民俗语言讲解党课、创新方言课程内容、推崇“人人讲党课”、“听一听身边榜样”等形式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提高教育培训的成效。
3.2 精准培训,技能与党性同步提升
乡镇党校应注重走访调研,了解农民的学习需求,以求培训的最佳效果。
精准培训对象。乡镇党校在每次办班之前,应首先确立培训对象,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再提出相适应的培训方案。根据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涉农单位需要,面对涉农管理、推广、服务、经营等各类人员,专门定制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等各类专题班。
精准培训内容。乡镇党校应根据具体的培训方向来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比如,为打造乡村创业人才精准培训班,乡镇党校可精心研讨培训内容、授课方式,联合上级或相关部门,创新出涉农培训过程中学员演讲、辩论、当地或异地案例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学员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升综合能力,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
精准培训教师。乡镇党校应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来确定农民培训的教师。乡镇党校可联系上级党校、政府或部门,梳理、找出业务水平高、交流能力强的专家,深入交流,确保他们与学员良好互动,且愿意为农民排忧解难。
精准训后跟踪。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校更是“阵地”,是“熔炉”。乡镇党校作为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民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肩负着服务好基层、服务好农村的大任。每期培训班都可以考虑建群,培训班结束后继续留用,这样既有平台交流,又有专门群紧密对接。如某县柑橘产业群里,时有发布售卖、购买信息;疫情期间也可在交流群里分享技术、互动交流、互通有无、互帮互助,促进融合发展。乡镇党校作为农民培训的平台,还可以为部分学员定制个性化方案,联系相关专家进行培训跟踪服务,指导诸如乡村产业品牌创设、特色产业生产经营实训,切切实实把“精准”二字落实到位。
3.3 情感教育,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广大农民对于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在这样一种美好向往的情境中,他们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技能的激情同样也比较高涨,当其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好处时,更会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内部农民与外部人才的深度团结和合作。为了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各乡镇党校应利用好农民浓厚的乡土感情,以广泛能接受的方式向他们传达新农村发展的意义,宣传目前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帮助其理解,尤其是与农民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惠农政策,鼓舞广大农民共同努力奋斗,从自身做起。
4 结语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要振兴。乡镇党校作为农民的培训阵地、平台,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乡镇党校助力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明确目标定位,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来通盘谋划、搭建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另外,乡镇党校在助力农民培训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坚持需求导向。在突出党性教育的同时,更要满足农民百姓就业创业、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应注意,基层党校在助力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农民这个群体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设计在保证党性的基础上做到接地气、听得懂、道得明,这样才能源源不断为乡镇党校注入生机活力,才能真真实实起到培训农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