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2022-02-17王雨杰廖春华杨自强吴海萍王亚楠

现代农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门县水价管护

王雨杰,廖春华,杨自强,吴海萍,王亚楠

(1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310017,浙江杭州;2 三门县水利局,317100,浙江三门)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不仅是现实之需,更是长远发展之要。三门县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工作重点,按照“高水平实现目标、高标准完成任务、高质量体现成效”的要求,全面完成改革面积任务,全面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重点开展“五个一百”示范创建,全力推进“八个一”进村落地见效,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保证改革实施取得成效,走在全省前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至今,三门县连续4 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在节水减排、降费增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助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皆取得了骄人业绩。

1 基本情况

三门县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的三门湾畔,地属浙东丘陵区,东濒东海,南接临海市,北临宁海县,西接天台山,东北界象山县,全县总面积1 510 km2,其中陆域1 072 km2,全县耕地面积2.1 万hm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05 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为1.313 万hm2,节水灌溉面积0.954 万hm2。

三门县2017 年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同年11 月完成《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并获批复;2018 年成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分工及人员,部署改革任务,通过工程改造、机制建设、终端管理组织建设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广改革面积0.413 万hm2;2019 年累计完成全县1.313 万hm2改革面积的任务,优化相关机制,及时开展考核,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机制的长效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2020 年度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评估成效,总结经验,经省市组织验收,率先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工作;2021 年,三门县紧跟改革步伐,积极开展“五个一百”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市县两级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共有2 座农业灌溉更新升级泵站机埠、1座农业灌溉更新升级堰坝水闸、1 个改革灌区灌片、1 个农民用水管理主体、1 个改革基层水利站(所)入选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

2 农业水价改革主要措施

2.1 改革组织推进

(1)加强领导。为保障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2017 年三门县成立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水利、财政、发改、农业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县水利局每年多次召开农业水价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及时建立和完善相互沟通、密切协作、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明确细化相关部门年度改革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2)年度计划。三门县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按照“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县积极谋划改革工作,在各年度农业水价改革部门联席会议上明确本年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汇报通过本年度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计划,细化明确相关部门年度改革目标和任务。通过4 年改革工作,三门县完善了水价综合改革“四项机制”,通过进一步总结改革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常态化,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3)宣传推广。为了让基层工作人员直观了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知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具体操作规范和后续的考核机制,三门县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宣传教育,通过在乡镇、村树立宣传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以及结合媒体宣传工作,在《台州日报》、“三门水利公众号”“三门交通之声”等媒体,阶段性报道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程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宣传工作不仅提高了用水户有偿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更让农民群众切切实实了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会水价改革所带来的好处,并积极支持和参与水价改革工作,形成了支持、关心、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2.2 “四项机制”建设

(1)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提高农业水价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群众节水意识,三门县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等有关规定,制定了《三门县农业水价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和《三门县农业水价改革水价价格及超定额累进加价核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农业水价成本监审和价格核定相关内容,经成本调查测算、成本核算,设定县级分类水价为:粮食作物渠道灌溉水价0.038 元/m3、管道灌溉水价0.063 元/m3,经济作物渠道灌溉水价0.14 元/m3、管道灌溉水价0.22 元/m3。原则上超定额10%(含)以内的,按现行水价的1.0 倍计收;超定额10%~20%(含)的,按现行水价的1.2 倍计收;超定额20%以上的,按现行水价的1.5 倍计收。

(2)农业水价奖补机制。为提升农田灌排设施运行管护水平,明确农田灌排设施运行管护要求,建立与工程运行维护标准、运行管护成效、地方财力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三门县出台《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精准补贴主要用于补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缺口,结合财力实际情况,拟安排225 元/hm2的补贴标准,补助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暂不补助。农业用水节水奖励主要用于奖励促进农业灌溉节约用水的放水员,农业节水奖励按定额内节水量分档,分别给予30 元/hm2、45 元/hm2、60 元/hm2的奖励。采取县、乡镇、村、放水员分级考核模式,根据考核结果按照优秀、良好、合格实施差别化奖补。精准补贴资金到乡镇、街道后下发到落实终端管护的村级组织,节水奖励结合放水员工资从补助资金中考核发放。根据综合考评,2018 年度发放奖补资金36.445 5 万元,2019 年落实奖 补资金106.723 5万元,2020 年落实奖补资金108.58 万元。

(3)工程管护机制。为保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三门县在现有村集体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终端管水组织,提升工程管理和放水管理能力。针对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三门县通过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物业化”管护工作,由乡镇统一签订合同,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由专人负责灌区用水调度、设施养护,并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专管信息化运行管理平台,规范工程安全管理和维修养护,推动管理制度化、工程景观化、运行专业化、监管痕迹化、管护长效化,并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相融合。

(4)用水管理机制。自农业水价试点改革以来,县水利局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配套31 套自动化计量设施,其中25 套超声波水位计、6 套超声波流量计,自动化泵站144 个,在已有超声波流量计或水位计以外按照电表“以电折水”实现用水计量的120 个;此外水利局购买水尺发放到乡镇,实现村级至少有一把水尺量水,共计安装水尺194 把。三门县面上计量设施共有339 套,实现三门县275 个村农业用水全面计量。

根据“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三门县水利局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再由乡镇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各行政村及各类用水主体,并进一步细化到各灌溉机埠泵站、水库、山塘、堰坝水闸等计量终端水利设施,实现了自上而下用水管理指标的高效衔接。为进一步加强用水管理和信息台账管理,开发了“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平台”,同时数据正逐步整合到台州市“台州智慧水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台,实现数据互享、互动管理。

2.3 “五个一百”示范创建

三门县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现状,梳理总结地方特色亮点,以省级“高效、节水,安全、实用,整洁、美丽”创建要求为引领,重点围绕“红色党建、乡村振兴、生态减排”三个主题,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创建活动。2021 年县水利局在积极加强宣传、广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的同时,全面推进所有示范创建点的现场提升和申报资料梳理工作,全力打造三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独特“风景”。通过在路边、河边的泵房上布置“一个泵站,一面旗帜”的红色标语,体现党建引领作用和水利人的服务意识;通过在村边、景区景点周边的泵房上布置“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主题墙绘,将农田水利设施融入乡村、融入风景,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翻新整改田间老破泵房,统一布置“科学管水,节约用水”宣传标语,提高群众节水意识,推进农业灌溉生态减排。通过布置墙绘,树立制度牌、宣传栏等形式,真正呈现“一点一风格,一处一旗帜”的特色亮点,进而提高群众节水意识,推进农业生态减排,促进乡村振兴。

2.4 “八个一”村级改革

按照省级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个十百千万攻坚活动”的总体部署,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三门县积极响应,综合考虑区域分布、基础设施条件、用水管理及维修养护水平、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积极性和意愿、示范效果和带动作用,在试点的基础上创建健跳镇三岔示范村。对照示范村的总体要求,查漏补缺,确定创建工作任务。按照省级示范村“八个一”创建要求,示范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完善,维修养护到位,灌排沟渠无破损、淤积等现象,泵站、堰坝等运行正常、整洁美观;计量设施布局合理、完好准确;有关标识标牌设置合理醒目;各类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终端管理组织已建立运转,并设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放水管理、维修养护正常开展;基础台账健全完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使用规范有效。示范村按照省级“八个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涉及计量设施情况、标识标牌宣传展示、设施产权证、终端管理组织、基础台账、资金使用等。2020 年三门全县以三岔示范村为样板,逐步辐射推广。按照村级改革“八个一”要求,实现全县所有村级改革落地,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主要成效

3.1 节水成效

2017 年三门县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级第二批试点工作。通过对试点试行后的总结评估及各用水计量设施观测的数据分析,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试点灌区工程管护和用水管理水平大大提升,用水量较改革前有一定幅度的下降。通过计算评估,三岔村灌片以早稻轮种西兰花为主,前潭村灌片以双季稻为主,蒲峰村以单季稻为主,改革实施后,平均节水20%左右,试点灌区86.67 hm2将节水20 万m3。2018 年全县全面推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完善末级渠系水利工程设施和采用节水技术措施,安装计量设施,加强终端用水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渠道输水损失和农户灌溉浪费水量大大下降。2019 年,全面完成1.313 万hm2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通过“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和用水统计分析,单位面积可节水1 500 m3/hm2,按照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313 万hm2估算,每年可节水近2 000 万m3,相当于近20 个常规小型水库水量。

3.2 管护成效

(1)管护队伍“组织化”。成立“三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小组。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研究部署年度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乡镇(街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组织,以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水利站相关人员、各村放水员为主要成员,主要任务为布置本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对放水员宣传培训,对各村年度考核,贯彻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等。村级农业灌溉管水小组,组长及副组长负责灌溉用水计划的制定与监督,组织村级实施末级维修养护、放水管理、村级渠系维修养护计划上报等工作;放水员负责各村灌片源头放水、水量控制、用水记录、灌区巡查、渠沟清淤、水费收取、维修需求上报等工作,需严格落实“一把锄头管水”制度。

(2)终端管理“制度化”。三门县在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制定出台了《三门县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三门县村级放水员管理制度(试行)》《三门县泵站管理操作规程》《三门县泵站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办法制度,规范组织运作,保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正常开展。日常运作过程中,村级用水管理小组依据各类规章制度,建立灌溉用水记录本、维修养护记录本等日常运行管护记录台账,规范了灌溉、运维等行为。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村级范围内小型水利工程清淤、检查、绿植养护等工作,清查村级小型水利工程。各类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费用、放水员工资和奖励等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保存相关票据。

(3)用水秩序“规范化”。通过“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三门全县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分级出台农业灌溉用水和总量控制的通知文件,管水小组按照各灌片面积、种植种类、灌溉方式核定灌片用水总量。实行“一把锄头放水”,由放水员负责同一区块内农业供水统计和管理工作,灌溉结束后,管水员负责及时关闭水源,避免出现大水漫灌和争水抢水现象,进一步规范了用水秩序。

(4)农田管护“现代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前,三门县渠道工程特别是末级渠系存在较大范围的老化、坍塌现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维修不及时,有些喷头破损、管道压力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灌溉效益。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委托第三方开展“物业化”管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农田现代化管护,提升了村级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质量和效率,助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长效良性运行。推动管理制度化、工程景观化、运行专业化、监管痕迹化、管护长效化,实现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相融合。

3.3 综合效益

(1)增产提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后,灌区的灌排设施得到改善,灌排标准也相应提高,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盈利产业转变。根据全省历年灌溉试验成果和三门县典型灌区(片)管理经验,经测产估算,通过有保障的有效灌溉管理,水稻可以增产约375 kg/hm2,增幅约5%,大棚瓜果可以增产近1 500 kg/hm2,增幅约6%,同时可提高品质、扩大销路,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三门县2019 年水稻种植面积0.474 万hm2估算,全县水稻每年可增产175 万多kg,助力三门粮食安全。

(2)省工节电。通过积极推进渠系配套改造和低压管道灌溉,灌溉用水量减少,灌溉技术先进性提高,灌溉用工量普遍降低。根据实地调查,参照试点灌区数据分析统计,试点灌片86.7 hm2每年可省工455 个,节省人工成本约4 万元。全县按1.313 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估算,放水员“一把锄头管水”后灌溉放水节省人工成本600 多万元。实施节水灌溉措施,在节水的同时,节省提水消耗的电费。根据实施方案中三岔村灌片早稻轮种西兰花、前潭村灌片双季稻、蒲峰村灌片单季稻的供水动力成本数据,估算试点灌区改革至2021 年相较改革前年均可节省电费2 628 元,以《浙江省电网销售电价》 中农业排灌电0.477 元/(kW·h)(1 000 V以下)计算,可节约用电5 509 kW·h,节能效益明显。全县按0.333 万hm2提水灌溉面积估算,每年可节约灌溉用电21 万多kW·h。

(3)环境效益。根据南方稻田节水防污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节水95.3 万m3,总磷可减排0.953 kg,总氮可减排593.7 kg,COD 可减排22.87 t 。全县按照水稻种植面积0.474 万hm2,约节水1 500 m3/hm2估算,全县水稻节水711 万m3。根据换算,降低灌水量后,三门县水稻田可减少总磷排放67.8 kg,减少总氮排放4 429.5 kg,减少COD 排放170.6 t。减轻了环境压力的同时,也节约了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的成本。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过程中,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水稻薄露灌溉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减少了灌溉渗漏量和灌溉用水量,进而减少灌溉用水排入河网的机会,有效避免了农村水体富营养化和发黑、发臭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水环境状况;通过实行分类水价,可保障粮食生产足额用水,经济作物合理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进而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人工清淤、除草和农业、林业及水土保持等措施管护农村末级渠道,不仅清理了渠系,而且改善了整体水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三门县“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得到改善,灌溉有效面积进一步扩大,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提高,为农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推进了高效节水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进而加快灌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5)增加农户收入,促进社会繁荣稳定。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节水积极性,达到了节水效果,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放水员和农民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6)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紧张带来的压力,节约的灌溉用水还可以更多地满足工业、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促进了灌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三门县水价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千舟竞发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三门县“五老” 引领文明用餐新风尚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以三门县为例探讨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田林网建设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