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的耦合机制*
——以浙江省为例
2022-02-17周海鹰马凌飞
□文│周海鹰 马凌飞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科技期刊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1]可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科技期刊的独特作用,将其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地方科技期刊“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科技创新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为了解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的耦合联动关系,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本文尝试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两者耦合的特点和联动路径。
一、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耦合特点及共性要素
1. 耦合的概念及特点
“耦合”最早应用在物理学领域,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甚至联合的复杂现象。在研究人文社科领域的现象时,借助耦合的概念主要探讨事物间互动、依赖、协调、反馈的动态联系。[2]科技期刊是学术成果重要传播载体和交流平台,蕴含大量科技前沿信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地方科技创新作为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地方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应用,为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两者对科技创新有共同诉求,也存在差异,找准关联要素并厘清耦合关系,将为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共同发展提供更为具象、操作性更强的方向。
在探讨耦合关系之前,应明确耦合所满足的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和关联性。[4]①独立性:即事物之间不依赖彼此独立存在。科技期刊拥有独立的发展理念、社会组织形式、运作体系,可在社会中独立运行建设。地方科技创新以地方性为条件划定地域范围,在此范围内进行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举措、成果等均可视为独立于其他地方的科技创新行为。②关联性:即事物之间彼此依存的协同联动关系。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在科技资源、学术成果等方面的交集充分体现了两者的共性特征,这为探讨耦合关系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2. 共性要素
除以上特征外,耦合关系还需要明确事物间独立运作中产生相互关联的共性要素。[5]共性要素的数量、内容、联结关系决定了两者耦合形式:共性要素数量多,耦合关系强;共性要素内容丰富,耦合组合多样;共性要素联结关系多样,耦合方式多样。在人文社科领域,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无法套用单一的耦合形式,可尝试通过其共性要素逐一探索可能的耦合形式。基于科技期刊与地方创新的共性特征,以及两者独立运行过程中这些共性特征发挥的作用,可发现科技政策、学术成果、创新资源三大共性要素,这些要素从外部导向性、核心技术创造力、支撑创新条件三个维度在两者间产生共振和叠加效应,形成类似于外部耦合、内容耦合、间接耦合的耦合类型,从而促进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
二、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的耦合联动路径
处理好事物之间的耦合关系,需要找准事物间的关联要素,而两个事物能否实现协调共赢发展,取决于关联要素在事物间的联动机制。[6]在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两大事物体系间,科技期刊发展政策与地方科技创新政策通过“适合”机制实现互补,科技期刊学术建设与地方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反馈”和“互动”机制实现“共振”和“叠加”,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的人才、投入、合作平台通过“兼容”机制实现“共享”,以上形成了耦合视角下的联动路径。本文尝试以浙江为例,分析省内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的耦合情况。
1. 科技政策耦合
科技政策引导科技相关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发挥指挥棒作用。对科技期刊而言,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撑和拉动,能充分调动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积极性。对地方科技创新而言,针对性的科技政策能加速社会科技创新规范化、高效率发展。科技政策的耦合主要体现在科技期刊发展政策与地方科技创新政策相互“适合”,彼此具有一致的导向,并且优势互补。
科技期刊相关政策涵盖期刊出版、财税支持、期刊评价等政策内容。例如《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政策,强调要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对全球创新思想和一流人才的汇聚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梳理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科研评价政策积极打破科技期刊发展“唯SCI”的壁垒,促进科技期刊出版的科研诚信;2019年科技部等七部门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总经费超过2亿元,浙江省科协2016年起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培育工程”,旨在提升具有发展潜力期刊的办刊能力,以促进省内科技期刊的发展。地方科技创新政策涵盖科技项目政策、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项目、创新人才引育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7]浙江省以国家政策为基础,配套推出一系列省级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例如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生态圈为基础的全面创新;《浙江省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规范科研诚信信息管理,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浙江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总量突破2479亿元,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加快建成创新强省。
两者的科技政策在创新能力建设、科研评价、财税扶持等内容上有一致性和互补性(见表1)。科技期刊的学术体系建设和财政扶持政策可促进一流期刊更及时、深入地报道地方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而地方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红利可以优化促进科技期刊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提供外生动力。在科研评价方面,两者目标一致,在国家层面科研评价导向指挥下,科技期刊与浙江省的相关政策互为补充,形成政府—学术期刊优势互补,合力优化当前科技评价体系。
表1 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在政策内容上的耦合路径
2. 学术成果耦合
科技期刊是一项创造性科技活动,其核心的技术价值体现在积累和传播学术成果。这与地方科技创新中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协助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发展需求不谋而合。科技期刊借助学术影响力报道科研成果,打造产学研交流平台,“反馈”给地方科研机构、企业部门,后者利用科技期刊的研究成果更好地进行新一轮科技创新,并将需求和效果“反馈”给期刊,进而更高效、更优质地产出学术成果,产生“共振”和“叠加”效益,形成耦合联动。
科技期刊的学术建设水平是衡量科技成果传播价值的关键,高影响力期刊能更好地汇聚创新性强的学术成果,从而带动当地相关科研单位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年)》数据,[8]可以看出浙江省科技期刊与地方科研成果的耦合联动:①浙江省农业类期刊(共14种)表现抢眼,2019年复合影响因子(0.9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31),有超过半数的期刊进入本学科排序前50%,尤其是《中国水稻科学》(3/49)、《茶叶科学》(9/49)、《浙江农林大学学报》(13/68)等在学科刊群内属于领先期刊。这些期刊报道全国及浙江省农业发展前沿领域,在近3年承担科研项目近20项,承办学术会议10余场,[9]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信息化平台,实现期刊的学术和社会价值。②浙江省医学类期刊(共26种)在2019年扩展被引半衰期最低(4.031),论文更迭速度快,整体学术氛围活跃,其中《预防医学》(16/86)、《中华急诊医学》(23/123)、《浙江医学》(77/212)位列本学科Q1区,属于省内优质医学类刊物,在办好刊物的同时这些期刊借助专业知识服务全省医药卫生科研人员,例如浙江省疾控中心主办的《预防医学》积极申办国家级教育培训班,服务全省地市疾控中心等单位,提升科研能力。③浙江省工业技术类期刊(共32种)2019年扩展被引半衰期也较低(5.641),学科新近交流需求旺盛;《浙江电力》(20/118)、《发电技术》(3/55)、《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6/141)、《丝绸》(4/35)等均属于 Q1 区。工业技术类期刊与地方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主要通过课题、主题学术交流、研修班、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发挥学术成果转化作用,如《丝绸》杂志社承担“我省丝绸产业传承发展”重点课题等。[10]④浙江省自然科学综合类、数理化及地球科学类的期刊数量较少(共13种),两类期刊的基金论文数占期刊论文总数的比例较高(0.804和0.693),其中《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8/280)是两类期刊中唯一进入Q1区的刊物。该类期刊主要通过主持各级研究课题形式进行学术成果的交流合作。⑤浙江省目前共有19种英文科技期刊,其中10种期刊(52.63%)创刊于2017年之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英文科技期刊对于提升学术成果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强科学话语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借助主办单位平台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激发灵感,凝练共识。
地方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可借助地理位置的便捷性、可及性促进与科技期刊更密切的合作交流,将创新成果转化成学术报道的形式进行广泛传播,扩大影响力。浙江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容小觑,根据2020浙江科技创新报告,[11]浙江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960.53亿元,比2015年增长5050.63亿元。“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从6437家增长至 22176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3930家增长至69119家,发明专利授权49888件,年均增长16.4%。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居全国第5位、省区第3位。细分领域上,①农业领域通过实施种育专项、推进科技进乡村、推进农业科技类载体创建等方式持续增强地区创新水平。②医药卫生领域全面强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部署,医学科技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方阵。③着力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④浙江省加快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等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以上蓬勃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将为科技期刊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和学术成果,两者在 “服务—反馈”的合作过程中实现协同创新。
可见,学术成果在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的耦合联动方式非常多样(见表2),涵盖学科间、机构间、产业链等多类型,高影响力期刊通常依托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或者主办单位相关优势专业领域创办壮大,具有较丰富的科技创新积累,以此为契机强化交流合作、协同攻关,跨领域、跨单位整合地方创新机构,同时打通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供需精准对接,以此互动携手打造创新共同体。
表2 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在学术成果上的耦合路径
3.创新资源耦合
创新资源耦合可体现在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中的人才、投入、合作平台等资源的自由运作、相互交融,通过复用、多用等形式彼此“兼容”,从而实现“互惠”和“共享”(见表3)。
表3 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在创新资源上的耦合路径
科技期刊在培养和发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除了编辑人员外,还汇聚了编委、作者、读者等行业领域内大量专家学者,他们在地方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浙江省期刊从业人员586人,从业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占比55.29%(324/586),刊均编委数量45.7人。[12]浙江省科技创新则离不开人才储备和贡献,2020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数居全国第1位;“十三五”期间,全职在浙两院院士共55名。[13]浙江省科技期刊人员数量并不多,但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全省创新人才聚集速度加快,科技期刊在现有编辑—专家群体沟通基础上,开展地域范围内编辑—创新人才交流合作,编辑人员根据地方创新需求驱动选题策划和专家协调,领域专家打通不同创新场所的科技信息通道,人才的重叠复用为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间搭建重要的桥梁,从而高效地进行学术建设和应用创新。[14]
资金投入的耦合主要体现在地方经济基础对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带动产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创新产业链的一环,也需要依托区域经济支持。2020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4613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4;人均GDP110450元,排名第5;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从2015年的1011.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840亿元(2019年跃居全国第4位),占GDP比重从2.36%提升到2.8%。[15]科技创新领域,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费从2015年的1.49亿元增至2020年的3.26亿元,年均增幅17%;预计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财政补助资金17.82亿元,预计引导企业直接研发投入近60亿元,拉动全社会研发经费近80亿元。[16]可见,浙江省在科技创新的投入稳步增长,能激发基于本地区优势的创新领域的火花和潜能,这为省内科技期刊传播推广创新成果、做大做强科技交流平台提供了“沃土”。
合作平台资源的耦合对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两者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期刊所属创新主体通常是高校、科研机构,这些单位同时也是地方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另外,地方科技创新中的产业创新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也是对创新主体的有益补充。合作平台是在此创新主体上搭建的兼容学术资源和产业创新的协同融合平台。目前浙江省科技期刊已有平台包括浙江大学期刊中心为代表的期刊集群出版平台,通过组建集群知识库,促进成果传播和创新要素对接;长三角科技期刊联盟可借助地域优势拓展地区交流思路;设立在省内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平台,如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农业类期刊主办单位借助专业领域实力与地方优势学科共谋发展;技术类期刊则借助专委会、学协会等搭建科技交流平台,如《大坝与安全》联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等举办学术会议等。此外,浙江省也积极建设区域创新平台体系,包括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之江、西湖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室,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重大科研设施。对科技期刊而言,地方创新基础平台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技术供给,是期刊持续演进,功能和服务能力不断拓展的动力源。
三、结语
地方科技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科技期刊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其学术支撑、知识服务等优势。探讨两者耦合机制将有利于两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通过理论梳理发现,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之间有独立运作和协同关联的特性,以科技政策、学术成果、创新资源三大共性要素连接互动。
以浙江为例进一步探讨耦合联动路径,科技政策对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导向性影响力,其在创新能力、财税扶持的政策导向性具有一致性,科研评价政策还可以互为补充;学术成果耦合是两者发展的核心部分,目前看来浙江省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尚有较大拓展空间,可搭乘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提升加速,浙江省科技创新中对学术支撑、技术转化、产业创新等需求也可反馈给科技期刊获得响应,两者学科间、机构间、产业链间等多种耦合类型能产生叠加效应;创新资源是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科技期刊和地方科技创新在人、财、物这些资源上的兼容复用,特别是合作平台上浙江省科技期刊积极探索集群出版、期刊联盟、组织合作等平台形式,耦合地方高校、实验室、科创平台,能更好地打通两者学术信息通道,实现合作共赢。总之,进一步探索科技期刊与地方科技创新如何更好地“适合”“反馈”“互动”“兼容”等耦合机制,能为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