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SCI期刊与“双一流”协同发展研究*
2022-02-17丁佐奇孙劲楠
□文│丁佐奇 孙劲楠
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起步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许可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正式颁布以来(以下简称《总体方案》),[1]已经走过了五年。五年来,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在一系列促进高校学科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水平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例如,2019年9月,由中国科协、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该计划有针对性地区分期刊资助类别,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加快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提供保障。
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创办高质量英文期刊的天生优势。高校创办的优质英文期刊不仅有助于我国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获得更高的国际知名度,也可提升主办高校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推动学科发展,[3]从而实现期刊发展和高校发展的有机结合。目前,学界对高校主办期刊和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CI收录对ESI学科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4]、高校中文学报与ESI学科协同建设研究[5]、高校期刊高质量发展政策分析[6]、问卷调研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7]等方面。尚未见对“双一流”高校与其主办期刊对应关系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高校主办的SCI/SSCI收录期刊发展现状如何?这些期刊的主办高校是否“双一流”建设高校,期刊与一流学科是否对应?有哪些高校一流学科还没有SCI期刊?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首先梳理出SCI/SSCI收录我国高校主办期刊的情况,进而分析期刊与其主办高校间的对应关系,以较为清晰地展现SCI/SSCI收录中国高校主办期刊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学科的对应关系,最后提出高校期刊和学科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期刊基本情况
在JCR数据库中以“China Mainland”作为出版地筛选收录期刊,获得共计346种我国出版的期刊及其影响因子(2020)、JCR分区、是否支持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等数据。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和期刊主页,获取主办单位等信息,进而筛选出SCI/SSCI收录我国高校主办或共同主办的期刊数据集,共计84种期刊。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期刊的主办单位是高校附属医院,考虑到附属医院与所在高校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因此由附属医院主办的期刊也归入其高校主办期刊。
2.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考虑到我国的学科分类与期刊的学科分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每一种期刊一定会被归入一个ESI学科内,因此采用了ESI的学科分类作为评价高校学科建设与其主办期刊协同发展的标准。ESI数据库每两个月更新一次,本文采用2021年7月的数据作为学科建设数据。
二、我国高校SCI期刊研究结果
1.整体情况
我国出版的346种SCI/SSCI期刊中,共计109种(31.50%)由高校主办或参与主办。从期刊所属的引文索引上看,109种期刊中有82种被SCI收录、24种被ESCI收录、3种被SSCI收录、1种被A&HCI收录,其中上海体育学院主办的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同时被SCI和SSCI收录,由于A&HCI收录期刊2021年新加入JCR数据集,因此在本研究中暂不对其进行讨论。
从期刊的主办单位看,被SCI/SSCI收录的84种期刊中有67种(79.8%)是高校作为第一或唯一主办单位。从主办高校是否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上看,73种(86.9%)期刊是由“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从期刊影响因子看,84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值为5.019,其中最高值为28.905,为上海大学主办的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电化学能源评论》);最低值为0.429,为中科院与苏州大学共同主办的Algebra Colloquium(《代数集刊》)。从JCR分区上看,期刊数量呈现随分区依次递减的态势,Q1期刊40种,Q2期刊23种,Q3期刊11种,Q4期刊10种。结合分区和影响因子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主办的期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科影响力,在全球科技期刊界具有一定的地位。
近年来,开放获取(OA)逐渐成为学界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84种期刊中有35种(41.7%)支持开放获取(OA),49种(58.3%)暂不支持OA。这表明我国高校主办期刊在积极承担科技传播的社会责任,但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期刊所属的ESI学科上看,84种期刊除未涉及多学科交叉、精神病学/心理学、空间科学、微生物学等4个学科外,其余18个ESI学科门类均有所涉及。从学科分布上看,工程学期刊数量最多(16种),其次是临床医学期刊(14种),材料科学与地球科学期刊数相同(各9种),化学有5种,计算机科学、数学和植物科学各有4种,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物理学各有3种,经济学与商学有2种,免疫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5个学科期刊数均为1种。这表明,高校主办的期刊在学科分布上存在一定的不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学科差异,工科和理科期刊数量较多,生命科学期刊数量较少。
由于《总体方案》于2015年年底公布,因此本研究着重分析2016年以来我国高校被JCR收录期刊的情况。统计数据表明,2016—2020年依次有3、8、10、7、10种高校主办期刊被SCI收录,2018和2020年增长数为历年来最高。其中11种期刊在2016—2020年这5年间创刊。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期刊有更名的情况,因此创刊年采用了期刊更名后的创刊年。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药物分析学报》)于2011年由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更名而来。从创刊至首次被JCR收录年份的时间跨度上看,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近年来新创期刊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得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从而被SCI收录。
2.“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情况
将期刊2016年的影响因子数据作为此次分析的初始数据。部分创刊年或获得影响因子晚于2016年的期刊,选取其能获得的最早统计年的影响因子作为初始数据(见表1)。
表1 “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情况
续表
从主办高校来看,73种期刊由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其中,浙江大学主办的期刊数最多(9种),其次是清华大学(8种),接着是上海交通大学(7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9所高校拥有一种期刊。
从期刊所属ESI学科上看,73种期刊涉及了18个学科。其中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为工程学期刊(15种)、临床医学(10种)和地球科学(9种);免疫学、社会科学总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5个学科的期刊数最少(均为1种)。可见,期刊学科分布不均的情况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同样存在,可能与建设学科数量差异和历史原因等因素有关。
从期刊学科与高校一流学科的对应关系上看,54种(74.0%)期刊所属学科是高校主办的一流学科,其余19种期刊(26.0%)所属学科不是主办高校的一流学科。
从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来看,有3种影响因子微弱下降,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的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English(《 古 地理学报—英文版》)(-0.113)、吉林大学主办的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0.027)和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合办的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与金融年刊》)(-0.082)。增量最大的期刊为四川大学主办的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12.314),增幅最高的期刊为清华大学主办的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先进陶瓷》)(459.85%)。影响因子均值由3.128增加至4.908。从分区来看,Q1期刊从21种增加至32种,Q2期刊由9种增加至21种,Q3和Q4期刊分别由17种和18种均下降至10种(见图1)。影响因子和分区的数据表明,近五年来“双一流”高校主办的期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新进入JCR的期刊起点较高,已经位于学科内的领先地位。
图1 “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2020年和2016年分区对比
从是否支持OA来看,73种期刊中只有27种支持OA,占比相对较少。
3.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情况
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类似,同样收集了2016年或之后能检索到的最早年份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作为起始数据(见表2)。
表2 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情况
从主办高校上看,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在内的11所高校各主办了1种期刊。从学科分布上看,11种期刊分布在8个ESI学科中。其中临床医学学科期刊数最多(4种),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中均有1种期刊。
从影响因子来看,9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有所增加,平均影响因子由4.184上升到5.755。其中,增量最大的期刊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的Mycosphere(《真菌生物学学报》)(3.49),最小的是广州医科大学主办的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转化医学年鉴》)(0.243)。从增幅上看,增幅最高的仍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真菌生物学学报》(484.05%),最低的仍是广州医科大学的《转化医学年鉴》(6.59%)。从分区来看,Q1期刊由3种增加至8种,Q2期刊由4种下降至2种,Q3期刊数量保持不变、Q4期刊由1种下降为0种(见图2)。结合时间跨度数据和变化程度,此类期刊总体上表现为较快速度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转化医学年鉴》是唯一分区下降的期刊。
图2 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期刊分区对比
从期刊主办学科上看,11种期刊对应了8个现有的一流学科。此类高校主办期刊已经在该领域内获得了一定学术影响力,在未来新一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高校评选中有更大的发展可能。
从是否支持OA上看,11种期刊中8种支持OA,表现出了较大程度的占比,这一情况与“双一流”高校主办的期刊有所不同。
4.期刊与所属高校ESI学科对应比较
共计有45所高校主办的期刊被分配至对应的ESI学科中(见表3)。从表3中可以发现,45所高校中仅有5所的期刊与其ESI学科发展不匹配,其中北京工商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尚未有学科进入ESI排名,武汉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与商学学科尚未进入ESI排名。从尚未拥有期刊的ESI学科数角度看,总体上表现为大量ESI学科尚未拥有SCI或SSCI收录期刊,仍有较大的创刊和发展空间。例如,清华大学进入ESI排名的20个学科中,有14个尚未拥有SCI收录期刊;北京大学有19个学科尚未拥有SCI收录期刊。
表3 高校主办期刊与学科对应关系
5.高校主办ESCI收录期刊情况
在109种我国高校主办的JCR收录期刊中,有24种被ESCI收录(见表4)。从主办机构上看,涉及21所高校,其中18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3所非“双一流”高校分别为南京医科大学〔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生物医学研究》,原《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天津理工大学〔Optoelectronics Letters(《光电子快报》)〕和徐州师范大学〔Yuyan Kexue-Linguistic Sciences(《语言科学》)〕。24种期刊中,高校作为第一或唯一主办单位的期刊数为17种(70.8%)。从期刊学科和高校学科关系上看,10种(41.7%)期刊对应学科是其主办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需要指出的是,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工程管理前沿》)对应的一流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该学科是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但不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建设学科。ESCI收录期刊被学界认为SCI期刊预备军,随着期刊和学科的融合发展,ESCI期刊有较大可能成为SCI收录期刊,学科也将“更上一层楼”。
表4 ESCI收录我国高校主办期刊情况
三、研究结论与发展讨论
1.SCI/SSCI收录中国高校主办期刊整体情况
从期刊数量上看,SCI/SSCI中346种我国主办的期刊,共有31.5%由高校主办,且75%属于Q1和Q2期刊。期刊数量和质量表明SCI和SSCI收录我国高校主办的期刊在学术出版和传播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拥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从具体指标的变化程度上看,高校主办的期刊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进步,除少数期刊的影响因子下降或增幅较低外,其余期刊都取得了较大的增幅。需要指出的是,OA期刊的占比相对较少。此外,期刊的学科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优势学科理工科拥有较多的期刊,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期刊相对较少。
2.期刊所属学科与一流学科匹配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SCI/SSCI收录中国高校主办的期刊所属学科绝大部分是其高校的ESI学科,这体现出了高校在优势学科办刊以及期刊反哺优势学科发展的办刊特点。但仍有大量高校的一流学科及进入ESI排名的学科尚未拥有SCI/SSCI收录期刊。这些学科可视作今后创办新刊的潜在目标学科和优势学科。此外,高校主办的期刊中有部分被ESCI收录,这些潜力期刊也将成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助推器”。
3.期刊发展建议
合理利用学科优势创办新刊。“双一流”建设高校往往拥有一定的平台、学科、人才等方面优势,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由学科专家牵头,在已经发展较好的学科或“双一流”建设学科创办新刊,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环境优势吸引本校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学科发展引领期刊发展、期刊发展推动学科发展的“学科—期刊良性循环”。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受到人才、政策、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只主办一本中文学报或SCI收录期刊,但拥有该领域办刊经验和较为成熟的编辑团队。此类高校可以积极探索与其他有需求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办刊的模式,取长补短,在其优势领域创办新刊,互利共赢。
“抱团取暖”集群化办刊。集群化办刊已经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新热点,越多越多的学者建议科技期刊采用集群化的办刊模式。[8][9]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大多采用“借船出海”的发展模式,并且短期内这种发展模式不会有所改变。[10]现有期刊可以利用这一发展模式,通过与国外学术出版商的深度合作,依托国外学术出版商的科技期刊资源和集群化办刊经验形成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科刊群。也可探索与国内同学科高校同类型期刊合作,建立校际刊群,提高出版效率和出版质量。对于新刊可以借鉴Cell(《细胞》)、Nature(《自然》)等发展子刊的经验,借助已有期刊办刊经验和其学科影响力,探索构建创办现有高水平学术期刊子刊的创刊模式,快速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
提高社交媒体宣传水平和OA占比。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学术传播呈现多形式、快节奏的发展模式,大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即时快速传播。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社交媒体关注将会带动单篇文章的被引量增加,从而进一步带动期刊评价指标的上升。[11]学术期刊可以探索在国外设立编辑部进行社交平台推广工作、与商业推广平台合作等形式提升国际知名度。高校则可以进一步借助平台优势,通过学校官方平台、组织大型学术活动时等多种模式推荐期刊提升期刊的知名度。此外,随着开放获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或指标评价体系也将OA作为个人或机构评价的重要指标。[12]高校可以在创办新刊时采用OA出版的模式,构建OA与传统出版模式的混合出版刊群。需要注意的是,也有研究表明盲目的OA出版可能会导致学术质量的下降。[13]因此,高校在创办OA期刊时应根据学科优势强化出版质量监控,在OA出版的同时保证期刊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主办的SCI/SSCI收录期刊与一流学科匹配度较高,但在学科覆盖面和期刊数量上仍有提升空间。相信随着“双一流”建设的调整及有针对性的创办新刊,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将进一步协同融合、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