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吞咽障碍,让老年人有“口福”

2022-02-17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苗苗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口福咽部摄食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苗苗

研究显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可达到15%~30%。但其中67%的老年人并不能明确说明自己是否有吞咽障碍,还有不少老年人因进食姿势不良,食物选择不正确等造成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吞咽动作看似简单,实际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包括肌肉的自主性及非自主性收缩,完成吞咽动作至少需要26块肌肉协同工作。

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入胃,吞咽动作大致分为5阶段:认知期、准备期、口腔期、咽期、食管期。

认知期通过了解摄取食物的硬度、一口量、温度和味道,进而决定进食速度和食量。准备期是食物摄入口腔至完成咀嚼的过程。口腔期的时间短暂,是把咀嚼形成的食团送入咽部的过程。随后,食团通过反射运动,由咽部向食管移送(咽期),通过食管蠕动,把食团由食管向胃部移送(食管期)。

我们每天吞咽500~700次,清醒时几乎每分钟就会吞咽一次,睡梦中每小时3次左右吞咽一次,进食时吞咽次数会更多。在吞咽过程中,以上过程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流涎、食物从口角漏出,饮水呛咳、咳嗽,哽噎、吞咽延迟,进食费力、进食量少,食物反流、食物滞留在口腔和咽部,误吸及喉结构上抬幅度不足等。这些临床表现是因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所致。

若有吞咽障碍,除了应改变进食方式,还应进行摄食康复训练,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以实现自主进食,避免留置鼻胃管。

直接康复训练改善吞咽障碍

摄食直接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进餐时注意坐姿正确、食物黏稠度适中、进食速度缓慢等。

1.餐具选择 应选用轻便、容易拿取的餐具,如匙面小、不容易粘上食物、勺柄长或柄粗、边缘钝的勺子,便于进食时稳定握持。

2.一口量 为患者确定最安全的一口量。正常人的一口量为20毫升左右。一口量过多,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食物残留导致误咽。一口量过少,会因食物对口腔的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有吞咽障碍的老人应根据评估确定最安全的一口量。如稀液体(水)5~10毫升,果酱或布丁(榴莲)5~7毫升,浓稠状食物(稠酸奶)5~10毫升,肉团(鱼肉)5毫升。确定好最安全的一口量后,找到合适的汤勺量取后,固定使用。

3.饮食结构 要降低固体食品的咀嚼难度,硬的变软、稀的增稠。同时要避免固体和液体混合食用。喝水时,建议低头用力吞咽喝水,不要仰头喝水、漱口。吃药时,建议一次吃1~2片,避免多片一起服用。

4.体位管理 进餐时选择有靠背的椅子,身体内侧距离餐桌边缘一拳的距离。坐位躯干成90度,椅子的座位边缘达膝关节处,双脚尽量接触地面。餐桌高度要合适,坐下时可把肘部放在餐桌上。

5.进食速度 应缓慢进食,避免干扰。保证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避免两次食物重叠放入口中。

间接摄食康复训练4步骤

1.空吞咽手法 中指和食指放在环状软骨上缘,在吞咽中感觉喉的提升,改善吞咽能力和气道保护。

2.唇部运动训练 嘴唇包紧压舌板,体会咬合力量,强化唇肌肌力。

3.舌肌训练 尽量向前及两侧伸舌,再缩舌,促进对舌的控制。

4.有效咳嗽 深吸气后轻轻压迫腹部,张嘴,使用腹部肌肉力量大声咳嗽。

间接摄食康复训练最好每日2~3次,饭前20~30分钟,每组动作3~5遍。

通过摄食康复训练,可促进舌部对食物的控制,改善吞咽的协调性,使吞咽顺利进行。希望每一位老人吞得安、咽得畅,生活质量有保障。

猜你喜欢

口福咽部摄食
9月大闸蟹火爆上市!全国产量上升20%,大蟹、精品蟹占比高,吃货们有口福啦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口福与口祸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市民新口福:吃深山珍珠鸡、七彩山鸡
笼养灰胸竹鸡入冬前日摄食量规律的研究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大包口福”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