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哪些情况需手术
2022-02-17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汪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 汪清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的增生性过度生长,在子宫内膜表面形成突起。可单发,亦可多发,甚至聚满宫腔,大小不一。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细胞增殖/凋亡因素、血管生成因素等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子宫内膜息肉可分4类
1.功能性息肉。息肉来自内膜,对卵巢激素有反应,随月经周期变化,体积一般较小,月经期可全部或部分脫落。
2.非功能性息肉。雌激素支持其生长,对孕激素不敏感,孕激素治疗后月经期无法脱落。
3.腺肌瘤性息肉。较为罕见,息肉内合有平滑肌组织,可伴异常阴道流血、腹痛等不适。
4.绝经后息肉。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可由局部炎症刺激所致,亦可为绝经前存在的息肉退化。
大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
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是没有症状的,常在体检或不孕患者宫腔镜检查时偶然被发现。少数患者的带蒂息肉较大,可发生息肉脱垂,脱出至阴道甚至突出于阴道口,影响同房或因息肉与衣裤摩擦造成出血、溃疡。
有症状的宫内膜息肉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两次月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同房后出血、绝经后异常阴道流血等。异常出血可为少量、点滴、淋漓不尽,也可似月经量,甚至量多如冲,颜色常为鲜红或暗褐色。
大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癌变率很低(仅1%~3%)。多项研究认为,绝经后、合并出血症状、息肉直径较大者,癌变率相对升高;伴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等患者的子宫内膜癌风险较高。
研究表明,约1/4的不孕患者同时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就是因为息肉占据宫腔,使正常的宫腔容积减小、形态改变,影响受精卵着床。如息肉长在输卵管开口,阻挡精子进入或受精卵移出输卵管,无论息肉大小,都会影响妊娠。此外,息肉还可改变宫腔微环境而影响正常受孕。
约25%的息肉可能自然消退,尤其是直径<1厘米的息肉,不宜盲目诊刮,可定期随访。功能性息肉患者在使用孕激素治疗后,月经周期第5~7天复查B超,息肉会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应行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息肉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升高,尤其息肉直径>1厘米或合并宫腔积液者,应手术治疗。
◎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危险因素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如有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治疗史、他莫昔芬治疗史、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55岁)或患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肥胖、2型糖尿病、分泌雌激素的肿瘤或有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家族史者,应手术切除息肉并诊刮。
◎有症状的息肉或多发性息肉。异常阴道流血是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应尽早诊断治疗;息肉脱出宫颈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手术切除息肉。另外,多发息肉自然消退率较低,且可能成为症状性息肉,应手术切除。
◎直径>1.5厘米的息肉。有研究报道,直径>1.5厘米的息肉与恶性肿瘤或子宫内膜增生症的风险增加有关,但有关息肉大小的数据并不一致。一般来说,绝经前女性,如息肉直径>1.5厘米,应手术摘除。
◎不孕症患者。目前有关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对生育力影响的研究有限,但多数医生建议不孕症患者进行息肉切除术。
过去,子宫内膜息肉的常用治疗方法是刮宫术,但盲刮可能会遗漏小息肉及其他结构性异常组织。如今,在宫腔镜的观察下“有的放矢”地钳抓,可从根蒂部切除,是治疗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