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2-02-17陈敏芬钱学诚
陈敏芬,马 骏,钱学诚
(浙江省杭州市河道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中心,310005,杭州)
杭州市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1 927条,总长度9 625 km,境内有钱塘江、苕溪、运河三大水系,分布于浙西丘陵、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平原,河道类型表现为平原河网和山丘区河道。杭州治水从“西湖时代”“钱江时代”到“拥江发展”,相继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五水共治、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美丽河湖建设等项目,杭州河湖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初步形成。
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新形势下河湖治理的蝶变升级,基于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传承水文化”五方面的总体要求,杭州市幸福河湖提出安邦之水、优质之水、活力之水、魅力之水、诗画之水、富饶之水、智慧之水的“七水共建”要求,以江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提升民生福祉为主要目标,按照杭州市平原区、山丘区河道特点,分别实现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和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区域内河流以山丘区河道为主,共570条,长5 822 km,湖泊(水库)583个,以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青山湖为重点,遵循“富春山居、桐江春水、七里扬帆、千岛之国、青山湖色、生态水韵”理念,以保护河湖原生态景观为主,展示自然生态之美,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需求。清明上河图:区域内河流以平原河网为主,共1 357条,长3 803 km,湖泊(水库)56个,以钱塘江河口、苕溪、运河、湘湖为重点,遵循“钱塘涌潮、秀丽西湖、静美西溪、人文运河、风情潇湘、生态苕溪”理念,以保护、建设和传承河湖历史文化为主,展示河湖文化魅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休闲娱乐需求。
围绕“七水共建”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幸福河湖、打造两幅图”的思路,杭州特色的幸福河湖如何实现,构建评价体系十分必要,通过评估来反映河湖幸福程度与水平,分析河湖治理存在的短板与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杭州市幸福河湖建设。
一、指标体系框架与涵义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是河湖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检验河湖治理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学习国内幸福河湖评价内涵及指标体系成果,结合杭州幸福河湖建设情况,杭州市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安全保障、优质水资源、水生态活力、水休闲魅力、水文化弘扬、水经济繁荣、水智慧赋能7个准则层25个指标层,针对“两图”特色,“清明上河图”突出在水休闲环境上,“富春山居图”突出在人文和自然生态上,指标权重有所差异。
1.水安全保障
对标“江河安澜”的愿景,防洪保安全是幸福河的首要指标,在新形势下,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但钱塘江海塘风暴潮防御能力、苕溪西险大塘防洪标准、中小河流防御能力、城市排涝、病险水库等存在薄弱短板。为此,指标选取了堤防防洪标准达标率、平原排涝标准达标率,水利工程安全度、水文站网覆盖度4个维度来体现水利工程加固提升、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水雨情监测预警预报和科学调控水平,全面提升防洪保安全能力。
2.优质水资源
对标“节水优先”的愿景,按以水定需、以水定城原则,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经济社会用水已得到保障,农村饮用水问题全面解决,但存在水质型缺水、优质水资源供给量不足、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指标选取了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3个维度来体现水资源节水管控、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水生态活力
对标“生态健康”的愿景,坚持系统治理和分类施策,统筹水源涵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和休养生息,有足够的水量和较好的水质。但城市快速发展挤占河道沟塘水域,河湖水系格局破坏,导致河湖萎缩,水域功能退化,河岸三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指标选取了水质断面达标率、生态堤岸保有率、水域面积率、生态流量或常水位保证率、河流纵横向连通程度5个维度来体现河流健康生态。
4.水休闲魅力
对标“休闲宜居”的愿景,提高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打造绿色生态、舒适便捷、共建共享的滨岸公共空间,成为人民群众的美好休闲后花园。但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青山湖等河湖岸线开发保护不均衡、主要江河绿道未全线贯通、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和亲水设施不足等问题凸现,为此,指标选取滨水绿道贯通率、滨水生态廊道占比、滨水廊道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指数、亲水便捷覆盖率4个维度。
5.水文化弘扬
对标“文化传承”的愿景,把治河与传承相结合,充分挖掘沿线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把滨水缓冲带建设成传承历史文化的新节点和彰显地方水文化内涵的新载体,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但京杭运河、古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苕溪等地域文化魅力发挥不足,文化品位提升不高,挖掘、宣传展示和遗产保护不足。为此,指标选取水文化景观节点、水文化主题活动及宣传、水文化遗产保护程度3个维度。
6.水经济繁荣
对标“富民之河”的愿景,幸福河建设要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美丽村镇的生态养身链、景观休闲带和富民发展轴,给一方百姓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让青山绿水转换为金山银山。但目前河湖治理红利如何转化的途径较少、幸福河湖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不密切、乡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幸福河湖要担当保障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为此,指标选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水旅融合产品占比、公众满意度3个维度。
7.水智慧赋能
对标“智慧护水”的愿景,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运用卫星遥感、无人航测、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完善利用河湖数字化平台,数字赋能强化河务智慧管理。但水利工程管理智慧化与杭州数字化城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工程管护投入与高质量发展的管理要求不相匹配,公众参与幸福河湖建设管理信息化手段有待提高。为此,指标选取河道视频监控设施、河湖数字化平台应用率、岸线利用管理指数3个维度。
二、评价单元的选取
幸福河湖评价单元的选取结合杭州实际,原则上以平原骨干河道、重要湖泊和山区流域面积50 km2以上的中小河流为主,按杭州市幸福河湖建设总体安排,以钱塘江、运河、苕溪三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县级河道为重点。幸福河湖指数中的一个评价单元可以划分多个评价河段,通过分段评价最后综合为评价单元的整体结果。
三、指标计算和结论
幸福河湖评价可以分单段评价、单条评价,评价结果分别为幸福河段指数、幸福河综合指数。
1.单段评价(幸福河段指数)
单段评价幸福河段指数分级指标逐级加权得到综合评分,按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计算得到幸福河段的评价结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Ri为第i个评价河段幸福赋分,ZBnw为指标层第n个指标的权重,ZBnr为指标层第n个指标的赋分,ZZmw为准则层第m个准则层的权重,见表1。
表1 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
2.单条评价(幸福河综合指数)
单条评价幸福河综合指数赋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幸福河综合指数赋分,Ri为第i个评价河段幸福赋分,Hi为第i个评价河段的长度(km),S为评价河段数量(个)。
R评价指标分值大于90分以上可认为已建成幸福河或幸福河段。
四、思考和建议
①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更注重水安全,体现在准则层的水资源、水生态、水休闲、水经济、水文化、水智慧等方面,在建设幸福河湖五大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杭州市幸福河湖六大目标体系,以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为蓝图规划,把握杭州建成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机遇,推进河道治理系统化,通过科学评估河湖幸福指数,找准河流主要问题与矛盾,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实施治理和保护,最终达到导向准确、施策精准、治理系统的目的。
②评价指标基于数据可监测、易获取、低成本原则,考虑到平原、山区河道类型、级别、重要程度、需求及掌握的基础数据等均有所不同,评价指标的选取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除必选指标外,备选指标可根据地区特点选取,体现了指标体系的灵活性。
③对于幸福河湖指数评价结果的应用,应与美丽河湖创建、河湖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镇等工作相结合的新机制,从组织机构、联动机制、考核办法、智慧平台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谋划,推进幸福河湖评价工作和结果应用与关联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④对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作出评价指导,推动“七水共建”,为杭州打造以富春江和钱塘江为示范的“富春山居图”和以运河为示范的“清明上河图”样本,形成“一轴双带十湖千溪”的全域幸福河湖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撑,推动美丽“杭州”建设与“两山”理念价值转换通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