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传统安全流程 推动数字安全落地执行

2022-02-1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参与方压实主体

工程建设行业多参与方松散联合的特殊性、不同职能参与方分工合作参与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必须有创新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引导,操作性强的落地方法匹配和强有力的实现工具支撑。

一、人本工程安全是数字安全的理论基础

1.人本工程安全理论的提出

鉴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多参与方以合同为纽带的松散联合体的特点,要同时解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结构矛盾、目标矛盾、能力矛盾、服务矛盾,并实现工程安全的目标,需要统一的安全管理理论。只有从各个参与方共性特征研究和工程事故致因分析,才能找到合适的安全管理理论。

人是一切工程项目建设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任何工程事故的发生中以及事故的防范和处置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人是事故的主因,也是保安全的主力。通过把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实现“人”由安全管理的对象向安全管理的主体的转变,基于此出发点,提出了人本工程安全管理理论,来解决工程建设行业多参与方安全管理的特殊难题。

2.人本工程安全理论的基础

人本工程安全理论,从安全人因科学原理、安全自然科学原理、安全技术科学原理、安全社会科学原理、安全系统科学原理等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本质安全为核心的工程安全管理理论体系。

图1 海因里希调查事故致因的统计

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以人为中心,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生命至上:尊重人的生命,保护人的健康,实现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康复管理。①健康教育:阶段性健康宣教,告知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注意事项。②术前肠道管理:术前4 h禁饮、8~12 h禁食,术前一晚予果导4~6片缓泻。③疼痛管理: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PCA),疼痛难忍时予肌注盐酸哌替啶75~100 mg镇痛。④康复指导:全麻清醒后6~12 h开始协助患者行肢体主、被动活动。⑤胸管拔除:胸腔闭式引流无漏气、胸引量<100 ml/d(非血性、乳糜、脓性液)、胸片提示肺复张良好。

本质安全:即使人为失误、误操作或发生故障,也不会造成事故。

3.人本工程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

激发人性优点。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激励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点亮人性的光辉,履行主体责任。侧重于主动安全管理,基于三层次、三途径管理。提升安全意愿,鼓励安全行为,构建安全文化,系统安全协同,达到组织与组织成员对共同利益的一致认识,形成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以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即我要安全。

弥补人性弱点。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约束人性的不足,压实主体责任。侧重于被动安全管理。约束不安全行为,矫正违规行为,监督安全履职,加强安全防护,营造安全环境,推进安全标准,准备应急救援,强化意外防护能力,保险体系兜底,构建容错机制。即要我安全。

构建韧性体系。提高安全体系的鲁棒性。韧性体系包括韧性组织体系和韧性生产体系。韧性组织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体系。韧性生产体系包括风险管理体系、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事故管理体系。

4.人本工程安全理论的数字化

数字时代,用各种数字化手段,数据、算法、算力和专有技术加持,将人本工程安全理论内涵数字化。通过专业工具支持、人工智能辅助、专业工作非专业化,降低对所有安全管理参与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降低从业门槛,并可以充分发挥所有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数字化方法用最低成本实现零安全事故,让工程安全管理不再是一个难题。

二、重构多方监、管、服关系是数字安全的执行基础

数字安全理论提供了解决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基础支撑,但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是不同职能的参与方众多,由建设方以合同为纽带将各参与方松散联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工程项目建造任务。如果针对所有参与方独立进行管理,操作执行太过复杂,难度很大,难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解构各参与方的职责,按监督、管理、服务三类职责重构所有参与方的总体关系,清晰界定监、管、服职责,实现所有参与方一体化管理,使落地执行清晰明确简单。同时,将监管服的管理模式从行业管理延伸至跨方管理、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形成多层面的监、管、服关系,数字安全理论可以贯穿项目、企业、跨方、行管各个层级,统一工程安全行业安全管理模式。

图2 人本工程安全理论主要概念

三、重塑服务方的合作关系是数字安全的落地保障

工程建设行业安全管理涉及学科多、技术复杂、难度高、专业性强,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安全服务企业协助支持。服务方是数字安全落地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由于缺乏统筹协调管理和平台支撑,各自为政,零和博弈,效果有限,无法形成合力,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服务集成方通过服务合作网络平台获得服务使用方的合同,按照合作共赢规则,集成服务提供方的资源,为服务使用方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支撑服务使用方压实或履行主体责任,为数字安全落地提供保障。

四、新监督、新管理、新服务是数字安全的基本构成

数字安全理论通过激发人性优点、弥补人性弱点、构建韧性体系,来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本体安全和环境安全以及人的生命安全和履职安全。

激发人性优点,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通过主动安全管理动作来实现;弥补人性弱点,压实主体责任,主要通过被动安全管理动作来实现;支撑各参与方压实和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通过专业安全服务方提供专业支持,保障工程安全目标的实现。

数字时代,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压实主体责任数字化带来监督方式的新变革,简称为新监督;履行主体责任数字化带来管理方式的新变革,简称为新管理;支撑各参与方压实和履行主体责任数字化必将带来服务方式的新变革,简称为新服务。

1.新监督:压实主体责任数字化

新监督,即压实企业或项目现场主体责任的数字化。运用数字化的方法和技巧,让现场主动将履职数据准确及时有效地回流,定量化评估各参与方和人员的履职绩效,有效施加可接受的履职压力,提高各参与方的安全履职意识,提升安全行业或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准。

压实一线。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均需对所辖工程项目的安全负责,对所辖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负有监督管理义务。行管方面向本行业所辖的所有企业及所有工程项目监督;建设方面向所辖的所有工程项目及项目相关的所有参与方监督;监理方受建设方的委托,面向受托的工程项目监督;建造方面向本企业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内部监督;项目方面向班组,内部监督。

各参与方回归本位,各司其职,利用数字化方法,约束所辖所有参与方和参与人员的履职行为,激发一线参与方和人员的积极性,点亮人性的光辉,压实一线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的主体责任。

精准执法。狭隘的利益追求、侥幸心理等,必然会有极少数参与方和人员破坏规则、违反法律法规,做出影响工程项目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提供精确的违法时间、地点、人员,违法行为和违法依据,精准执法、违法必究,提高执法或处罚的威慑力,新出台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极大地提高了违法成本,使相关的参与方和人员从不敢违法到不想违法,精准执法或处罚可以提升整个行业和企业管理效率。

数字治理。各种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促进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实际落地执行往往是一个难题,效果不佳。通过数据回流,治理数字化,可以对制度执行绩效进行动态定量评估,及时调整优化,也为新的规章制度出台积累数据基础。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行业或企业治理水平进行动态定量评估,可以快速迭代改进,为优化调整行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大数据为监督管理决策提供了定量评估依据,所有监督管理行为可以基于数据驱动执行。

图3 工程安全参与方的多方监、管、服关系

通过技术突破、应用牵引、底座支撑、数据赋能、制度保障,构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工程安全管理“数治”新范式,数字治理可以提升行业和企业整体治理水平。

2.新管理:履行主体责任数字化

新出台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及相应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明确了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通过消减危险源头、完善控制措施、强化对象防护三途径的管理,通过预防可知风险、监控未知风险、处置既成风险三层次管控,将履行行业和企业主体责任数字化,构建数字工程安全大脑,提升行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实时感知。数字时代,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为反映项目现场实际情况的多源数据实时感知感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种监测传感器、物联网、摄像头、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可以提供现场实时数据;勘察、设计、监测、检测资料,各类过程资料的数字化,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提供现场基础支撑数据;智能化的巡检机器人及可穿戴设备如智慧眼镜等,可以实现智能巡检,实时进行隐患辨识;5G 通信技术为数据的高速、低延时传输提供了条件;云技术为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提供了可能。多源数据的实时感知感测,为项目数字化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预报。基于数据、算法、算力和专有技术的支撑,构建工程建设安全预报台。预报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的安全状态进行动态评估,实时预警;对未来的安全状态进行预测,实时预报;对人员所处的环境安全状态及时提醒、建议对策,提升现场全时安全管控水平。

数据驱动。数字安全将传统的基于流程的安全管理转变为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数据驱动安全管理动作,数据驱动安全管理决策,工作自动提醒、对策智能提示、应急指挥智能协助,可以支持应急指挥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

聚合力量。安全管理需要人人思维,动员所有参与人员的力量,聚合全员安全管理能力,用数字技术和工具,将所有参与者都变成安全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消除可能的风险因素,降低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风险水平。

数字履职。数字安全为履职定量动态评估、执行建议、方案对策支撑、奖惩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倡尽职免责,鼓励安全履职,激发所有参与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了参与人员不作为带来的风险。

3.新服务:支撑压实和履行主体责任数字化

通过数字安全平台的服务合作网络,制定共赢合作规则,聚集服务资源,集约化利用资源降低服务成本,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人员能力的专业化解决复合人才供给难题,专业工作非专业化降低对人员能力的需求,人工智能使安全管理不再是一个难题。通过服务,支撑所有参与方压实或履行主体责任,助力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数字赋能。数字安全沉淀最佳实践,将非结构的技术结构化、标准化,将服务产品化,提供丰富构件、工具、解决方案、案例库、方法论等服务支撑,为产业链上合作伙伴赋能,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

精准服务。基于大数据分析,准确描述客户需求,针对性地精准服务,数据驱动,执行落地,常态化运行,实现客户的初衷。

多赢协同。基于服务合作网络和共赢合作规则,按照对专业人员角色技能要求的差异界定内容划分标准,将服务工作细分、标准化、专业化,各服务方分工协作,服务人员技能专业化,相互协同进化,形成群体智能,协同发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通过服务的快速重组,动态协同来快速配置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减少响应时间,降低服务成本,集成协作、集成交付。

图4 工程安全服务方的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参与方压实主体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论碳审计主体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何谓“主体间性”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探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基于SNA视角的PPP项目参与方行为风险研究
BT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