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抗体效价检测技术鉴定自免溶贫患者的抗体特异性

2022-02-17高明金沙向东杨佳璇雷棽宋晨梦沈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年1期
关键词:效价原液特异性

高明 金沙 向东 杨佳璇 雷棽 宋晨梦 沈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前检查通常会出现Coombs实验阳性结果,因而在交叉配血时主侧和次侧也会出现阳性结果。有建议输注Rh、Kidd等常见抗原与患者同型的血液,但是依然有部分患者达不到预期的输血效果[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直抗出现阳性,在血清和放散液中也能检出抗体的存在,部分抗体有特异性,而部分抗体则无特异性,本文通过抗体效价检测对于部分无特异性的抗体进一步剖析,从中区分出部分有特异性的“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mimicking antibody类抗体)”。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21年3月~2021年4月送检至上海市血液中心的直抗阳性且半年内无输血史,2周之内无抗生素或靶向药物的用药史患者样本。

2 仪器与试剂 多特异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20195002),单特异性抗-IgG试剂(20205101),单特异性抗-C3试剂(20195201),抗-C试剂(20193002),抗c试剂(20193101),抗-E试剂(20193202),抗-e试剂(20193301),IgM抗-D试剂(20191813),酸放散试剂(20202103),以上试剂均来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红细胞抗体鉴定谱细胞1(REAGENS批号:732103),红细胞抗体鉴定谱细胞2(sanquin批号:8000452983),微柱凝胶卡(美国伯乐公司,批号50531.55.04),离心机(日本久保田,KA-2200),柱凝集孵育器(美国伯乐公司),柱凝集离心机(美国伯乐公司)。

3 方法 对患者样本红细胞进行直抗、抗-IgG和抗-C3实验。对直抗阳性的红细胞进行血清和放散液的柱凝集抗体鉴定,放散液与RhCcEe红细胞进行柱凝集IgG型抗体效价检测,以放散液效价检测结果为1+~2+的稀释倍数进行放散液的稀释,用稀释后的放散液再次进行柱凝集的抗体鉴定。

结 果

共调查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患者18例,半年内没有输血史。直抗、抗IgG、抗C3,血清、放散液原液与放散液稀释液的抗体鉴定,Rh分型结果如下表1。结果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者5例(28%),由于未经吸收放散实验确认,不排除这些抗体中存在类抗体。放散液中直接检出类抗体者3例(17%),放散液中所有检出类抗体者12例(67%)。

表1 患者直抗、抗-IgG、抗-C3,血清、放散液原液与放散液稀释液的抗体鉴定Rh分型结果

讨 论

输血前检查一般包含ABO定型、抗体筛选(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自免溶贫患者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结果,血清中有时会出现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所以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抗体筛选阳性和交叉配血主侧阳性。在输血前检查中,检出自免溶贫患者的血液中是否含有特异性的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就显得非常重要。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可以直接使用血清与筛选细胞或鉴定细胞在不同的介质中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介质判定免疫球蛋白的特性,IgG或者IgM类型,并且可以根据与筛选细胞或鉴定细胞的反应格局判定同种抗体是否有特异性,并且选择同种抗体特异性抗原阴性的血液用于交叉配血。有文献报道输注特异性抗原阴性的红细胞比特异性抗原阳性红细胞的存活期更长[2-3]。

自免溶贫患者的抗体鉴定与输血一直是输血科的难题。输血科在处理每一个直抗阳性的患者时需了解其输血史、用药史以及临床诊断,这些信息对患者的交叉配血是有益的。本次调查,我们选用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共18例,对每个直抗阳性患者的近期输血史和用药史进行调查,去除3个月之内有输血史和2周之内有抗生素或靶向药物用药史的患者。因为近期输血导致的迟发型输血反应可能导致直抗阳性,抗生素或靶向药物可能导致药物类抗体引起的直抗阳性。在患者的选择过程中,实验时刻意选择了直抗阳性且抗IgG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因为只有抗IgG阳性的红细胞才能放散出抗体,部分直抗阳性抗IgG阴性抗C3阳性的患者也不属于这次统计范围。

18例案例中,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5例,特异性分别为抗-Ec 1例,抗-E 2例,抗-Ce 1例,抗-e 1例;放散液原液检出有抗体特异性的自身抗体3例,特异性分别为2例类抗-e,1例类抗-E。放散液原液无特异性的有15例,通过稀释的放散液检测抗体特异性,发现含有抗体特异性的有9例,依旧没有鉴定出抗体特异性的有6例。

对于放散液原液无特异性的抗体,一般认为自免溶贫患者的无特异性抗体均为自身抗体,很难区分这种无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中是否会掩盖特异性抗体。我们尝试对放散液进行效价检测,找到特异性抗体有反应而特异性自身抗体反应阴性的放散液稀释度,一般为稀释后与细胞有弱反应的稀释浓度。通过检测患者放散液的效价,选择反应合适的效价进行放散液的稀释,用稀释后的放散液与抗体鉴定细胞反应,观察放散液中是否含有类抗体。15例直抗阳性放散液原液与鉴定细胞都是阳性且无特异性的样本,放散液原液与R1R2红细胞进行效价检测,效价分别从4至2 048,我们选择了稀释效价终点的前1管~3管,凝集强度为1+~2+左右的效价值对放散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放散液再次进行抗体鉴定,鉴定出有特异性的抗体9例,仍然无法鉴定出特异性的样本6例。9例有特异性的抗体都表现为与Rh蛋白有反应,分别为类抗-Ce 3例,类抗-Ec 2例,类抗-e 2例、类抗-E 1例和类抗-c 1例。通过效价检测标定放散液的稀释液进行抗体鉴定,我们发现了更多特异性的抗体。见图1。

图1 自免溶贫患者的血清、放散液原液和放散液稀释液检出特异性抗体例数

所有18例标本对应的患者在半年内均没有输血史,因此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的抗体,应认为是自身抗体,所表现出的特异性应为类似同种特异性抗体的自身抗体,即类抗体。

1953年WEINER等报道了一个自免溶贫直抗阳性患者放散液中存在具有抗-e特异性的抗体。自免溶贫患者红细胞放散后能检出很多具有特异性的抗体,大部分是Rh系统[4-8]相关,也有检出与Kell[9-13]、Diago[14]、Kidd[15-16]、MNS[17-18]、Duffy[19]系统相关的抗体的报道。这些抗体后来被称为类抗体,能与某些特异性抗原阳性的红细胞反应强而与这些特异性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反应弱。类抗体也能降低输血效果,缩短输注的红细胞寿命[20]。通常类抗体的检出是根据放散液与鉴定细胞的反应格局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放散液中抗体与所有的鉴定细胞都有强反应或者强弱反应不明显,就容易造成类抗体的漏检。

通过放散液的效价检测,确定放散液具体放散的倍数,更有利于检出放散液中是否含有特异性的类抗体。2021年3月~4月,我们一共对直抗阳性的患者进行了效价稀释法检测自免溶贫患者的抗体和类抗体的特异性,极大提高了类抗体特异性的检出率。自免溶贫患者的输血,必须考虑选择无同种抗体特异性抗原的血液,然后考虑类抗体特异性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目前对于类抗体引起的输血效果不良只有一些个例报道[21],需要更多的案例对此进行研究。因此提高自免溶贫的类抗体检出率可以为以后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以便给予自免溶贫患者更佳的输血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效价原液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两款都是67度的老白干,你喜欢哪个?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衡水老白干67度原浆原液的两款酒比较谈
情绪的确定性评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
陶瓷球阀在原液溶解机上的应用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