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及过程性评价
2022-02-17张连忠
摘 要: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课程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并且借助线上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本研究以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學专业2018、201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遗传学课程开展学情分析;并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三方面形成评价指标,对遗传学课程进行过程性评价。结果显示:实行混合式教学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遗传学成绩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进,考核评价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但遗传学的混合式教学还有待深入挖掘,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对线上学习模式进行探索,并且过程性评价指标也可以进一步细化。本研究是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及过程性评价的探索与总结,成果可为混合式教学和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遗传学;过程性评价;学情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2015年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起,“互联网+教育”也逐渐被高校重视起来,“互联网+教育”就是指将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新兴教育模式[1]。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为了更好地构建网络化教育体系,唐山师范学院开始借助学习通、慕课等平台进行辅助教学。2018年,教育部继续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中提到高校应该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融合创新[3]。在深度解读学习过两个文件以后,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自2019年起,对“遗传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创新,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对“遗传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遗传学作为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因此就需要不断对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实时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4]。传统的“遗传学”课堂中,面对难度稍大的专业知识以及方式单一的课程活动,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变成了纯粹的“应试化”学习,即单纯地为了考试及格而学习,考试结束可能就会遗忘考前掌握的相关知识,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成为“无效”大学生。
出现“无效”大学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生自身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传统的遗传学课堂的学生学习的方式单一,并且十分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机会。第二,传统的课堂更加重视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总结、教学的结果和考试的及格率,这导致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了对知识的创新和推理能力。第三,传统的课堂更重视教法而不是学法。课堂不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围绕学生为中心;不应该将知识传授作为核心,而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核心[5]。第四,传统的课堂更加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本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目标[6]。这时,就需要对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了。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借助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的辅助方式,更是培养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7]。线上教学是当今“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必要教学活动之一,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的照单全收或者生搬硬套,混合式教学的线下课堂也要做到创新与改良,采用多元化的线下授课方式给学生打造全新的学习体验[1]。
本研究通过对混合式教学和过程性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解读,以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2018、2019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遗传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过程性评价,希望能够对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
(一)学情背景分析
1.专业班级特征
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是以培养出优秀中学生物教师为目的的师范专业,专业课教学既要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还要培养学生日后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道德。遗传学课程在对2018、2019级学生进行两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8],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寓教于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借助了学习通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减轻了线下课堂的教学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效率[9]。
2.学生年龄特征
遗传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大二的必修专业课,不论是2018级还是2019级的学生在大二的时期都几乎拥有共同的特性,大二的学生处于知识的建立时期,大二是大学生活中学习的黄金期,处于大二的学生学习精力旺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内容逐渐清晰,专业课的课程学习已经不容易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遗传学的课堂采用了混合式教学以后,学生不仅可以在线下的课堂中学习知识,还可以在线上平台中学习教师分享的教学资源并且及时咨询教师,解答学习困惑[9]。
3.学生学习环境
处于互联网数据时代的学生拥有更快更强的知识接收和分析能力,相较于过去的学生,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可以自主地在网络中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互联网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成绩分析
通过对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2019级学生的遗传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查,发现自混合式教学开始实施至今,遗传学的教学效果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之中存在明显差异。
分析2018级学生的遗传学成绩发现,其中成绩优秀(90~100分)的学生为2.5%;成绩良好(80~89分)的学生为24.4%;成绩中等(70~79分)的学生为27.7%;成绩及格(60~69分)的学生占22.7%;成绩不及格(<60分)的学生有22.7%。2018年是混合式教学实行的第一年,通过学生的成绩等级分析可以看出2018级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优秀率较低,这说明2018级学生不是非常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
而通过分析2019级学生的遗传学成绩,我们发现成绩优秀(90~100分)的学生为5.5%;成绩良好(80~89分)的学生为37.3%;成绩中等(70~79分)的学生有291%;成绩及格(60~69分)的学生为15.5%;成绩不及格(<60分)的学生有12.7%。
表1是2018、2019级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及标准差数据。结果显示,2019级平均分比2018级提高了5.05分,这说明经过一年的改进,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级学生成绩的标准差小于2018级,这说明2019级学生的成绩较为接近平均值,标准差越小代表2019级学生的成绩越稳定。
2018、2019级学生成绩分布情况柱状图见图1,根据图1可以看到2019级成绩获得优秀和良好的学生相比于2018级有了显著提升;2018級和2019级学生成绩中等的人数基本持平;而2019级成绩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相比2018级有了大幅降低。结果说明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存在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混合式教学的进一步实施,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三、“遗传学”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
(一)建立过程性评价指标
遗传学课程一直采取的都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标准,2018级是20%平时成绩+80%期末考试成绩,而2019级是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这是因为随着混合式教学的深入探索,教师发现20%的平时成绩不能再满足多样化的考核标准,所以将平时成绩提高到了30%,这样做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2018级以前的平时成绩只包含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和作业完成度,在实行混合式教学后,教师对遗传学平时成绩的评级方式改为过程性评价,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作为评价参考。过程性评价指标的构建主要包含三方面:第一,能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能否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三,能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考核标准不断研究与细化后,遗传学课程摸索出了一套初步完整的过程性评价指标,详细的指标可见表2[10]。
(二)问卷调查
本研究在持续追踪2018、2019级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混合式教学的课堂后,将学生的听课情况、线上情况以及期末成绩进行分析汇总,期望得到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想法,本研究自拟了《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及过程性评价问卷》。问卷主要从两个方面设计,一方面是收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以及学生自身对这种模式的态度;另一方面是收集学生对遗传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客观评价。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2018、2019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同学,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29份,回收问卷220份,回收率为96.06%,其中有效问卷216份,无效问卷4份,有效回收率为94.32%。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堂签到对学生出勤的约束情况。课堂签到对学生出勤的约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遗传学课堂手势签到对学生出勤十分有用的学生占33.77%;比较有用的学生占49.55%;认为约束效果一般的学生占13.43%;认为课堂签到对学生没什么约束作用的学生仅占3.25%。从学习通平台上随机抽取了10次学生课堂的签到情况,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手势签到后的课堂出勤率2018、2019两个年级都在99%以上,所以可以看出课程签到十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但手势签到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教师布置手势签到之后,没有上课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手势密码进入学习通进行签到,这也是一部分学生认为手势签到没什么用的原因。
(2)遗传学课堂师生互动情况。遗传学师生课堂互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1.57%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经常与学生互动;29.63%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偶尔与学生互动;6.02%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很少与学生互动;另外还有2.78%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没有互动。认为遗传学教师与学生存在互动的学生占大多数,这说明混合式教学下的遗传学课堂师生互动情况丰富,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认为教师很少或者没有与学生互动的学生不排除学生的个人原因。例如学生可能是不能很好地适应与融入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中[11]。
(3)学生完成线上作业情况。学生完成线上作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主动完成线上作业的学生为66.67%;被动完成线上作业的学生为26.39%;偶尔完成线上作业的学生为4.63%;从不完成线上作业的学生仅有2.31%。其中,被动完成的“被动”指的是在老师或者同学提醒下按时完成线上作业的同学。通过调查可知,超过93%的学生会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作业。通过分析学生线上作业的平均分可知,2018级学生为91.8分、2019级为93.9分,2019级学生的作业平均分高于2018级学生的作业平均分,说明2019级的混合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结合作业情况调查和作业平均分的统计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遗传学的积极性还是十分高的,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不会按时完成作业,混合式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但是不能创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线上讨论区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情况。为了方便学生讨论交流,遗传学课程在学习通平台设置了学习讨论区,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区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还可以获取课程积分。线上讨论区对学生的帮助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讨论区的建立让学习更加高效的学生为44.91%;认为讨论区对学习比较有效的学生为43.98%;认为讨论区没有改变自己学习方式的学生占10.19%;认为讨论区的建立让自身学习更加低效的学生有0.92%。从结果可以看出,讨论区的建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存在一定帮助的,但是还不完善,需要遗传学教师对后续的课程讨论区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改良。
四、问题与建议
(一)加强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
在调查中有学生提出课程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应该进一步扩充,应当继续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考核评价中的比例,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能力,应当增加评价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应该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衡量“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标杆,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需求应用型的人才,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可以增加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10]。
(二)丰富线上学习活动
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对于线上平台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索对各类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尝试用多平台来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线上学习生活,提高遗传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享受学习、乐于学习[12]。
(三)增加线上考核方式
学生的主体已经由95后变成了00后,这批学生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更加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这些学生更喜欢网络中自由自在的学习交流方式。因此遗传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变化将课程内容稍作更改,将更多元的評价指标纳入平时成绩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混合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遗传学混合式教学使用的主要线上平台是学习通,遗传学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使用过程性评价的反馈较好,但少部分学生对于线上平台的利用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十分认可混合式教学;超过80%的学生认为遗传学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后对自身的学习有所帮助。遗传学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对于遗传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仍然可以继续探索优化[13]。
经过两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遗传学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归纳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该成果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以为我校及同类院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方便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许会芳.电子专业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及过程性评价[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01):9093.
[2]曹宝月.“十三五”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以长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2(14):79.
[3]蔡榆榕,郭佳佳,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校应用服务平台建设[J].信息化教学,2021,4(68):212218.
[4]米亚静,张妮,刘洁,等.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1):941943.
[5]Lixia Pei.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icroclasses under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J].Journal of Physics:Conference Series,2020,1648(2):022168.
[6]胡超越,韩秀锋,徐雅丽,等.“超星学习通”在遗传学翻转课堂中的辅助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45):361363.
[7]黄星铭,周宇,陈朋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动物微生物》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综述专论,2020,50(11):79.
[8]刘炜,张林.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学情分析与学习评价[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2):154156.
[9]胡亚慧,肖蕾,唐晓,等.基于云平台的学生学情分析[J].软件导刊,2020,19(2):254257.
[10]冯磊,吴静,邬敏辰,等.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6,18(12):970972.
[11]于亚楠.论过程性评价目标在普通话混合式教学中的实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9,6(23):223225.
[12]徐凤,卢荣花,吴义生.泛在学习视阈下基于学情分析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以《运筹学》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2019(12):160162.
[13]张妮,米亚静,景晓红.基于“对分易”软件的医学遗传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7):11021104.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JG016)
作者简介:张连忠(1977— ),男,河北丰润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遗传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