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物的另一面
2022-02-17李凤成
李凤成
2021年的新高考I卷作文题,选取了毛泽东的数句话,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且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的命题方式。命题人的“复古风”似乎与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应用化”、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关注人生的趋势相背离,深究却不然。这道作文题的精神内核恰恰是强烈地关注现实,因为“强弱之分”不仅是古人面临的问题,也是今人面临的问题。耳熟能详的人物“卷土重来”实为命题越来越注重考生思维品质的体现。所以,复盘名人们的吉光片羽,抑或是思想精华极有价值。基于此,笔者再次回看司马迁,从两个方面提点考生如何以不同的视角与方式将其恰如其分地嵌入作文,为观点增光添彩。正所谓“书,常读常新”,让我们带着“再认识”的心态,走近这位“老相识”。
经典人物·司马迁
旧档案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教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常见点: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忍辱负重;创新……
常见段
年轻的司马迁每日在油灯下一卷一卷地翻看着历史,在阅读中,他早已在心中揣测这样的问题: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在现在看来,所有的历史都是后设的,所有的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历史。
我猜想,司马迁当时已经洞悉了这一切。他所看到的历史都缺乏现场感,他所看到的史书都有这样那样的不真实。于是,他决定去壮游,弥补史书现场感的不足。他决心要写出一部具有现场感的、灵动的、具有立体感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间不断交战。多少次,当司马迁展读吴越之间的战事,总不禁生发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精神让这两个国家连绵征战,不断积累他们的仇怨?然而,当他亲自来到了吴越这片热土上,豁然发现,这里的人们有一种“侠”的精神。他们自古尚武,而这尚武之精神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于是,司马迁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吴越两国连绵征伐。
正因为司马迁当年种下了这样一颗体察现场感的种子,我们才看见了《史记》如斯生动的历史场景。
新典故
司马迁是一个勤奋的记者
司马迁写史,极重调查访问,决不光在“金匮石室”里找死资料,也不像宋代史学家郑樵说的只是“局踏于七八种书”,而是常像现代记者那样,行脚上路,采访人物,访查古迹,菟集散逸的传说逸闻。他虽是史家,记的是旧闻,但其写作风格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却与后世的新闻记者相仿。
他写的人物,有的当时还健在,他就直接采访他们。《游侠列传》里的郭解,司迁采访过他,印象是:“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踩者。”这让我们知晓这位名震江湖的大侠,原来是位外貌既不帅,也不善言谈的人物。但这是史上的真大侠,不是金庸杜撰的那种。
李将军,司马迁写他的传记时也还活着。《李将军列传》记录采访李广的印象是:“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不能道辞。”若不是司马迁的亲访,我们怎会想到令匈奴胆寒的“汉之飞将军”,看上去竟像个村野之人。司马迁的这些人物采访记录,颇像新闻体裁的“人物印象记”。
他为写《孔子世家》,又像记者一样亲自到鲁国,参观孔子的庙堂、车驾、衣服和礼器,参观众多儒生在孔子家庙里按时演习礼仪。写《樊郦滕灌列传》时,他又到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
他的这些调查,虽可用“新史学”名词叫作“田野调查”,但从新闻学角度看,无疑也就是采访。虽然他听到的都是旧闻,但所亲见的文物、故宅,特别是学生演习礼仪的情形,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现实的状况,具有现实新闻的元素。
一个好记者,不仅要会采访,也要会写编者按、编后记。司马迁可以说是写这类文字的先师。“太史公曰”是《史记》传记末尾的议论文字,对于正文,它既像是补充,又像是引申,言近旨远,见解精辟,与后世的编者按、编后记颇近似,可谓编者按的老祖宗。
点晴法
司马迁写出《史记》远不止家学渊源、忍辱负重、意志坚定那么简单,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他人所不能及的“技能”,即如材料中所言,他堪称“新闻记者”。考生在将司马迁作为人物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时,不妨多思考几个角度。人物是活生生的、丰富的,素材,当然也该是多角度的。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