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青年放弃高薪返回井冈山:只为还原历史背后的温度
2022-02-17
在井冈山的革命旧址群,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轻人穿梭在一排排黄色旧居、一座座铜色雕像前,他自信、从容,对井冈山的故事如数家珍。
他叫毛浩夫,是井冈山上的一名“85后”海归讲解员。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他,学成归来后放弃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选择成为井冈山上的一名红色宣传员,捧起传承红色精神的接力棒。
文本解读: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钟华江
角度一
“海归”青年的选择:
放弃高薪工作 到井冈山当讲解员
1989年,毛浩夫出生在“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他的爷爷毛秉华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50年如一日在井冈山义务宣讲红色文化,被称为“井冈山精神宣讲第一人”。
受到红色家风影响,毛浩夫在英国攻读金融硕士毕业后,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井冈山,在江西干部学院当一名现场教学老师,成为井冈山上的一名红色讲解员。
角度二
发挥“海归”优势:用“双语”讲好中国故事
从“英国海归”到“红色讲解员”,并没那么容易。在刚开始做讲解员时,毛浩夫就遇到一些阻碍。
毛浩夫一直在思考,如果有外国游客,如何能让他们更好地读懂井冈山、了解井冈山?
为了向外国游客讲好井冈山的故事,毛浩夫阅读了大量的党史文献,并在其中探索国际表达方式,讲解翻译成英文时,还得结合具体语境仔细推敲。与此同时,最关键的,是如何讓这些动人的故事真正走入外国游客的心里。
外国游客缺乏共鸣,让毛浩夫意识到,要想向外国人讲好井冈山的故事,单靠字面翻译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是得增加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角度三
创新宣讲形式:弘扬井冈山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遍地可寻,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就达一百多处。被烽火硝烟洗礼过的山川草木,无声记录下波澜壮阔的历史。
成为红色讲解员的5年来,毛浩夫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近3000场,听众累计约10万人次,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红色志愿讲解员、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等荣誉。宣讲中,毛浩夫经常能接触到红军后代,这些人他并不认识,而有的人对他却很熟悉。“你爷爷原来采访过我。”“他采访过我的祖辈。”“他来到我家的革命旧址的时候,他是这样工作的。”……毛浩夫意识到,原来父辈们在工作中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心血。
“其实这就是我从事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这份信任和感动,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已经渗透到我的血液当中,说一句毫不夸张的话,我真的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当中也找到自己的青春和信仰。”
适用主题:不忘初心,传承精神;发挥特长,讲好故事;人生信仰,执着追求;创新方法,服务至上……
运用示例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写到:“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当今时代,物欲横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都在往城市高薪职位上攀爬,却遗忘了乡野村落中亟需传承的文化与精神,忽视了历史背后温热的血液。如此而来,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出生于“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留学生毛浩夫便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以余生几十载,传承红色文化”。从小深受革命文化熏陶的毛浩夫学成归国之后,便拥有了一份高薪工作。但他最后却被井冈山深厚的红色文化所吸引,被先辈们的顽强精神所感染,决定坚守在这土地之上,用自身的力量传承井冈山文化。
文化细水长流,传承亘古不变。万物欣然,日光明媚,历史长河在不断流淌,当今的青年人应当“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历史与现实的韶光中,让历史文化焕发活力,使现实生活充盈时代精神。——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钟梁丹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