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上过天的“超级替补”邓清明: 虽未披甲飞天,也是当世英雄

2022-02-17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陈冬功成飞天

1998年,14名飞行员通过层层筛选,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如今23年过去了,在这14名航天员中,有一人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他就是邓清明。

从未想过放弃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作为一名航天员,备份和主份训练的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要想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需要通过8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严格考核。邓清明说道:“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去执行任务的梯队。”

遗憾的是,邓清明落选了。“神九”发射升空后,邓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戰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邓清明把“神九”的这次经历当作是一次积累,觉得自己离飞天梦想又近了一步。然而神舟十号任务,邓清明最后因为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那一年,邓清明47岁。

2014年,航天员大队有五名航天员因为年龄原因停航了。停航停训仪式后,同是“神九”“神十”飞行任务备份的陈全对邓清明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

邓清明说,这辈子,他都忘不了这句话。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每一次任务过后,他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从受领任务开始,在备战的三年里,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他和另一名航天员陈冬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灯一直开着,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不能出去,不能洗澡,无聊时他只能与陈冬两两相对。

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的确懵了一下,他感受到整个大厅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我转过身面对海鹏,紧紧地抱住了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谢谢你,兄弟!”

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里,整个问天阁大厅非常安静。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除邓清明外,还有5人未上太空,他们是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李庆龙、吴杰。你可能没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正因有无数和他们一样默默坚守的航天人,中国航天才能不断向星辰大海更深处进发。

(资料来源: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澎湃新闻、《钱江晚报》《工人日报》等)

适用主题:虽未披甲飞天,也是当世英雄;主份与备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基石;坚守与拼搏;永不放弃;超级替补;无私无畏……

运用示例

在航天员的序列里,就执行飞行任务而言,有主份和备份之分。这绝非是为了分出“高下”而设置,而是为了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做出的科学部署。“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就是对这一部署意义的精准说明,这也是“邓清明”们所思所想所诠释的核心价值。他们是战场上的“预备队”,是先锋身后的“后援团”,是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神秘力量。我们为有着如此铁血如此优秀的备份而感到骄傲。——伍里川《钱江晚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代传一代、一代接一代,正是因为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有诸多像邓清明这样的基石一般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一次次触摸新高度,实现新突破。而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面对荣誉竞而不争,面对机会时刻准备,只要尽到最大努力,无愧于最开始对梦想的承诺和执念,即使一生都在备份着,也同样值得被尊重,同样应该获得鲜花和掌声。——罗筱晓《工人日报》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陈冬功成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功成在谁”不重要 “功成有我”方可贵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陈冬:把能用的劲儿都使出来
“整式的加减”综合检测题
不愿错过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