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争当最先,更要不耻最后

2022-02-17张鑫宇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优胜者危难脊梁

张鑫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在他的《最先与最后》一文中写到:“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在文中,他还以“观看运动会比赛”为例写道:“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拨开重重历史,鲁迅先生的话始终熠熠生辉:“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乃正是国家的脊梁”。短短一句话,归纳出了泱泱华夏的千年奋进史:争当最先不避危难,不耻最后奋勇向前。

“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对于我辈青年来说,奋斗就是争当最先,奋斗就是不耻最后。争当最先不避危难,体现的是个人的担当;不避最后奋勇向前,彰显的是心中的坚韧。

“不为最先”的人,是不愿面对未知困难的人,总觉得枪打出头鸟,还是中庸好,缩手缩脚,拖时代的后腿。于是,百日维新成为一场闹剧,《药》中的革命者也成了“药引子”人血馒头。

真正“争当最先”的人,打破世俗束缚,勇于担当。千年前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揭开了底层百姓反抗压迫斗争的帷幕;陈独秀“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感慨,反映了他处境艰难却对“为中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行为的坚定和不悔;周恩来等人在南昌的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先贤们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争当最先无需畏惧艰难,时代需要“出头鸟”,社会需要领路人。

真正“不耻最后”的人,勇于面对困境,坚持不怠。“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从蛟龙入海到嫦娥登月,从雪龙破冰到北斗组网,从墨子升空到天问探火,从一无所知到勇立潮头,一代代中国科研工作者不惧困难,不耻落后,砥砺奋进,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向世界证明落后并不丢人,只要不放弃、不懈怠,终能走到前方。

“不耻最后”不只体现在科研方面。从1932年洛杉矶运动会上的刘长春,到2020东京奥运会上的苏炳添,中国完成了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追赶超越;从鸿雁传书、车马送信到高铁覆盖全国,5G迅速连网,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华夏神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向我们验证落后不可耻,只要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便能向前奋进。

面对当下,人们奉行“中庸”之道,怀揣“躺平”心态,既不为最先,也耻于最后。我们要有奋勇向前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荣誉感,才会有争当最先不避危难的勇气;我们要有爬坡过坎的压力、持之以恒的使命,才会有不耻最后奋勇向前的坚韧。

船到河中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辈青年当以争当最先不避危难之勇气,不耻最后奋勇向前之坚韧,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人生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评点

这是一篇典型的材料作文,材料出自鲁迅的《最先与最后》一文,通过阅读材料,我们不难确定材料的关键词“最先”和“最后”。鲁迅提及的“不为最先”和不敢“不耻最后”是国人的劣根性,缘何“不为最先”?因为“枪打出头鸟”,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缘何不敢“不耻最后”,因为“落后就要挨打”。鲁迅先生还以观看运动会为例来论及“先”“后”,优胜者为“先”,自然可敬;然而,落后却不放弃者,更能体现人生的坚韧和拼搏精神,而这些人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在行文时候应该严格把握“最先”与“最后”的二元关系。根据题目中“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一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应为递进关系。所以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不耻最后”上。作者在行文时候就有意识地强调了这种递进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争当最先”和“不恥最后”两个部分中又分别采用了驳立结构,使得文章论证说理充分,浑然一体。语言简练丰富,衔接自然,选用的材料能体现作者对时政的关注和积累,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

(指导教师:周倩如/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优胜者危难脊梁
危难时刻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为何金牌代表第一?
你的脊梁,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