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光与泪
2022-02-16朵朵
朵朵
我是一名美术生。我的艺考故事,始于高一时一次心潮澎湃的抉择,终于,在2021年12月4日下午5点,我背着大包小包的画材走出考场,迎来了艺考结束的那一刻。
喜欢美术,或许是从小抓蜡笔、水粉乱涂鸦而产生的兴趣。
曾看到有人说,爱好这种东西,就是对它始于兴趣,继而乏倦,而后习惯,最后热爱。而艺考这条路,我用两个元素来概括,便是“光”和“泪”。
追逐梦想,垮于现实,不断在失败中质疑自身,情绪起伏,步伐摇摆——这,就是我的艺考之路。无论放在何时,再次闭眸回忆,依然会感触颇深。
何为光?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或许,你有见过光的样子吗?
集训的日子里,我见过两次。一次,是每天早上第一个到画室时,阳光穿过窗帘缝,透过玻璃窗,映射在画架、台阶上的样子,我把它归结为——梦想照进现实的样子;还有一次,是在下乡写生时,眼里所见人间烟火气的样子。
世人常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确实,短短7天的写生时间在我漫长的集训生活中,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于我在那天的日志中写道:
多么贪恋人间山河之绚烂啊!
所以,好想再耽滞于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
尽管时光匆匆易逝,但这里用色彩和明暗来瞬间击中我内心的美景,大概能在记忆中留存很久吧!
我想,这大概是集训时最梦幻般的日子了,眼前有美景,耳边是“盛夏白瓷杨梅汁,碎冰撞壁叮当响”的声音,身边有好友,手头做着自己最热爱的事。
这,是一段有光的日子。
而何为泪?我浅问自身后,回忆了许久。
我生在渔村,邻海而居。初学美术时,每周末抽出6个小时,练到晚上8点,再回学校参加数学周练。从画室到学校七八分钟的电瓶车车程,是沿着海边开的,每到冬月,冰冷的海风钻进袖口、裤管,衣服怎么穿都焐不热,那是刺骨、颤栗、发抖的冰凉感。
后来啊,来到杭州参加集训,是全封闭式的环境,与此同时,也全封闭式地压抑住了我的内心。
我不知道你们所体会过的压抑是什么感觉的,于我而言,大概是溺水感、无助感与疲惫感。
所谓溺水感,便是每次很累很累还要继续画画的时候,犹如深闷一大口特浓黑咖啡,苦味蔓延后的压抑,是溺水一般的感觉,怎么也喘不过气来;所谓无助感,大概是很崩溃很崩溃,画到一半跑去厕所偷偷哭的时候。所有的空间被压缩在2平米的厕所隔间里,阴暗、狭小,我在寂静无人的空间里一遍遍责问自己:到底怎么了?怎么就画不好了呢?怎么画得还不如从前了呢?怎么滞留原地没有起色呢?怎么身边同学都进步飞快呢?那是种摸不清方向,如无头苍蝇乱撞般的无助感。
再谈疲惫感,我想是每个美术生都所经历过的吧,一邊是严重不足的睡眠,一边完成作业后,还狠下心给自己加练,每天靠黑咖啡和保健品撑着度日,深夜12点下课是常有的事,3点钟睡过觉,5点钟起过床。唯一遗憾的,大概就是没见过前辈口中凌晨四点半的杭州吧。
集训快结束的那几天,是分别的日子,从来没想过我居然也会在离别之际流眼泪(以前真的很少有过),可能在杭州,真的有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吧。离开杭州前一天,我望着墙上“联考必胜”四个红色的大字,看着散落满地的画纸、炭笔、颜料,空无一人的教室,随意摆放的画架,脑海中见过的转塘的日出、圆月与晚霞,所有的回忆,一切的一切,好像真的真的都结束了。
我依稀犹记,联考那一天,早上5点钟起来画画,6点30出门,7点16分到考场,那一整天的考试,我没有过一丝一毫的紧张,就像之前的每一次模考那样,一边困得眼睛都快闭上了,一边大脑又清醒地在作画。考完已经夜幕降临了,属于我的“美术生”这一身份最终截止于2021年12月4日下午5点。我迎着照明灯,在心底里喊道:“真的是一场很酷的经历!”
后来啊,就开始了紧张的文化课备考。随之是艺考成绩的公布,我取得了意料之中的不错成绩,紧接着就是二模三模适应性考试。最终,在盛夏来临前的6月,高考结束;7月,我被一所理想中的一本大学录取了。
恍然一算,距离艺考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再次回忆,仍然会被当时那个刻苦努力的少年感动到,无论是刻在DNA里无法抹去的构图素材,还是被老师同学突然关心的破防泪水……所有的所有,是对我逐梦路上的见证,也是我18岁左右青春时光的陪伴。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