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画架
2019-10-12王晨露
摘要:本文围绕便携式画架的设计,谈设计作品中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关系。文章从便携式画架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深入探讨高品质的设计中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画架;外在形式;内在结构
一、前言
画架是绘画者创作的一部分,而便携式画架将极大方便画家外出写生,便携式画架是画架设计的延伸。如何使设计更加的高品质,是值得所有设计师值得去思考的,而唤起人们产生美感的高品质设计,主要因素取决于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结构与功能。对于设计作品的组织结构和形式美感,只有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不断领悟,才能体会两者之间的存在关系,不论你是创造者还是观赏者。
二、画架设计的综合分析
(一)画架的类型
画架是画具用品的一部分,画架是用金属、木头、塑料做的支架,画家作画时可根据架上的绘画布直立或倾斜或水平。画架又按照材料、用途、型式又分为不同种类。按型式可分为:三脚架、四角架、抽拉(伸缩)架和折叠架等;按材料可分为:木架、金属架、塑料架等;按用途可分为:普通画架、油画架等。
(二)对比普通画架与便携式画架
1.普通画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普通画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一是普通画架的稳定性差,如三脚木质画架、可伸缩式金属画架。一方面是画架的腿支架之间的角度可随意调节,理论上是方便快捷可随意移动,但连接支架的螺母沒有固定性,只能靠布条来固定,稳定性差;另一方面是画架固定画板的位置深度浅且没有上下托,容易掉落,稳定性、安全性差。适宜室内外使用,但室内使用的安全系数较低。二是普通画架没有储物、置物的功能。三脚木质画架、可伸缩式金属画架没有储物功能,没有放置画板、颜料、调色板的地方,绘画时只能靠旁边的桌椅板凳。
2.便携式画架
普通画架在家中使用过程中存在功能少、稳定性差等诸多不足。便携式油画画箱:该类产品主要用于室外写生,同类产品中也可在室内使用,造型结构较为复杂,是现在市场上室内画架较为完善的类型。画箱功能多样,类型繁多,如:便携式油画画箱、拉杆带轮油画箱油画架、手提夹板画箱、铝合金腿油画箱等。
三、便携式画架设计的分析
(一)便携式画架设计的外在形式分析
在画箱架的稳定性上,支架之间的接触面是可以调节的,这样它的接触面会增大,支架的接触面的形状为三角形,并且它的重心位置越低稳定性就更强。在画架的强度上,画架采用的木质材料,质地强度高,并且木质材料的连接方式采用的是榫卯、铰连接、胶接等连接方式使其更稳定、受重更强,在连接件上全部采用镀金配件,时间使用长久。
(二)便携式画架的功能分析
画架设计在顶部支架调节杆采用单向拉伸能一次性满足画板放置尺寸,更简洁方便。考虑到绘画幅面较大的油画时,还增加了调节杆上下拉伸,储物放在画架两侧,占用空间较少;抽屉,来增加储物功能和放置颜料的位置;在画架旁边增加置物台,放置临摹时用的书籍或者手机、小物品等;在画箱置物台旁有设置了可伸缩的挂物架和活动架。
四、便携式画架——外在结构与内在形式的关系
(一)形式存在于结构之中
美在于形式,在设计师的探索中,充满了生命与激情。形式只有在其以最佳状态展现时,才能在一瞬间产生强烈的视觉,这也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便携式画架设计的传达效果由依附于画架内在结构的外在形式来显现。优秀的设计作品十分讲究作品的内在结构,不仅透过形式来表现结构,还可以用形式来控制和主导欣赏者的观察角度。物象的内在结构是在变化之中的,在视知觉领域中内在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了视觉对象的外在形式,而且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对观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形式是结构的目的
在整个现代艺术设计中,其所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艺术品主要是一种形式的呈现,在进行艺术设计过程当中,如果说结构是基础是过程,那么,其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形式还是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落脚点。我们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过程而忽视了最终的目的地,只有将形式的设计与整个结构的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初衷,为更多的艺术欣赏者提供艺术饕餮盛宴。需要强调的是,形式是一种美的表达,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形式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与变化,这就意味着形式的设计应该紧跟时代审美潮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现代视觉艺术设计审美的需求,实现美的呈现与表达。
五、结论
我们在艺术设计中,在强调结构意识的同时更要追求全新的表现形式,而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必然存在于多维度的结构之中。正确把握存在于结构之中的形式关系,有助于拓展我们的形式系统知识,发掘艺术设计在信息化时代的新的表达语言和设计样式。
参考文献:
[1]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M].杨成寅,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王永虎.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结构与形式[J].新乡学院学报,2015,32(2):39-41.
[3]张晓青.一种大尺寸经济型自动控制墙上画架的研究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3(6):30-31.
作者简介:王晨露,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