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业支持“双碳”战略目标实施的政策路径研究

2022-02-16刘晓玲韩朝媛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36期
关键词:保险产品保险业双碳

姚 颖,刘晓玲,韩朝媛,宋 涛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0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焦点。2020年,习近平主席于第75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了“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2021年,以“碳达峰、 碳中和”为核心的“双碳”愿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为积极促进相关碳排放主体尽快达成“双碳”目标,着力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金融政策,推动金融工具在降碳减排领域的运用。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在加快助推“双碳”战略目标实施方面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险业不仅可以在“双碳”目标实施过程中分散风险,保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绿色转型,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险机制带动更多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整合更丰富的资源,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从负债端来看,保险业为“双碳”目标提供多种保险产品与服务;从资产端来看,大量险资可投入绿色产业。但我国保险业在“双碳”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完全发挥其对“双碳”战略的支持作用。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保险业支持“双碳”战略目标实施的政策路径。首先,整理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的相关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其次,分析目前我国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发展的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国外做法吸收学习保险业支持碳减排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保险业支持“双碳”战略目标实施的基本方向、重点领域和政策路径。

1 文献分析

国内外已有的有关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3个方面。

(1)对利用保险业应对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风险的分析。朱信凯等[1]认为在实现“双碳”过程中需面对经济、金融、社会等一系列风险,意味着保险业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夏诗园等[2]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绿色保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产品种类持续创新,保险业在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对绿色保险支持“双碳”目标的分析。针对狭义绿色保险,即环境责任保护险,国外学者研究较早且较为详细。Katzman[3]认为环责险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并专门以法律的形式强制企业投保,以此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此外,Feng等[4]提出我国在发展绿色试点工作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法律保障、保险范围、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时希杰等[5]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市场上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保险呈现出新老共存、新产品起势明显的特点。

(3)对保险业投资坚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的分析。段国圣等[6]研究发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产业为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杨盼等[7]认为我国保险业实行ESG理念,有利于鼓励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多从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以及险资的绿色投资方面就保险业对碳减排的支持做研究。国内外早期对绿色保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环责险,随着绿色保险内涵与种类的丰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并积极探索绿色保险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针对险资的绿色投资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前人研究,结合保险业自身特点以及符合我国国情的“双碳”目标,具体研究保险业如何支持“双碳”战略目标实施。

2 我国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应用的现状

2.1.1 持续丰富绿色保险内涵

中国保险协会公布的《2020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表明,中国保险公司2018—2020年已向整个社会创造了价值45.03万亿保额的绿色保险服务,并且进行了533.77亿元的赔付,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由表1可知,我国绿色保险从环境责任保护险入手,有关绿色保险的政策及法规最早出台于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环保总局、中国银保监会以及有关机构为建立国家绿色保险发展体系制定了指导文件、监督管理措施、政策计划指南等;保险公司、学会等专业自律机构则重视绿色保险产品研发的意义,倡导加强环保投入。从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狭义(即环责险)还是广义的绿色保险,其内涵与保障范围都在不断扩大。此外,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也不断出台政策完善绿色保险试点以及规范保险风险评估,为绿色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基础。目前我国各类绿色保险不仅能为实现“双碳”目标防范风险,还能推动各经济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表1 绿色保险政策发展历程

2.1.2 加码绿色产业投资

保险资金自身特有的总量大、年限久、资金来源相对稳定等特点,正和中国绿色产品发展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相符,能够很好地服务绿色产业发展。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4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大约为22.62万亿元,数量巨大。

仅依靠政府资金无法满足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的大量资金,需要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力量、社会资本参与,保险资金恰恰就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各保险机构也在逐渐减少对高碳排放量的棕色项目资产的投入份额;另一方面也是挖掘不同领域低碳发展中的投资机会,洁净燃料、环保节水、绿色运输、环保建设等成为主要探索领域。目前险资在支持“双碳”目标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行动。2021年4月,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委托太平资本投入中国国家核能发电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中国太保为下属公司长江养老推出的金色增盈六期服务,是其首支ESG保险资管品种。

2.1.3 践行绿色保险试验试点机制

目前,我国已在6个省9个地区重点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旨在通过在试点地区探索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为推广至全国实践做准备。在这些试点工作重点中都有推动环责险发展、吸引社会保险资金开展绿色投入等工作内容。还有部分试验区专门明确了对绿色保险保费的投入标准,并帮助地方保险公司尝试建立绿色保险组织、鼓励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成功尝试并形成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湖州管理模式”、安全责任险“衢州模式”、生态环境绿色保险“宁波模式”等诸多管理模式。

2.2 我国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由于在目前的绿色保险市场中开发供应量和实际的需求量并不相符,因此出现了双缺的问题。目前,中国34家中资保险公司有绿色保险意识的公司仅有11家,占比约为32%,而开展绿色保险业务的外商投资保险公司也仅有2家。我国现有绿色保险产品较为单一,绿色保险尚未形成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存在产品设计不合理、保险承担的风险种类少、投保人切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局面。此外,由于碳保险体系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 创新实践成果不明显,我国相关内容的系统性宣传较为缺乏,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尚未形成。

2.2.2 相关保险产品投保率较低

(1)虽然绿色保险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企业投保相关产品的意愿仍然很低,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国家层面强制投保立法缺位,绿色保险推广缺乏强力法律支持;二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追究执法不严,企业投保绿色保险意愿不强。(2)保险公司设计相关保险存在阻碍。目前中国保险市场还缺乏统一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规范,严重限制了绿色保险产品费率厘定。愿投保情况下逆选择问题突出、保险机构面临较高承保风险等原因都阻碍了保险产品的发展与创新。因此,相关保险产品投保率较低。

2.2.3 险资绿色投资受阻

当前,国内保险资金对绿色产品投资的认识与实施仍处在起步摸索阶段。在行业标准层面,由于保险业缺乏对项目公司和项目环境水平的评估标准,因此运用险资开展环保项目将相对保守。在鼓励政策层面,绿色项目较强的外部条件和投保公司绩效评价年度的收益绩效指标有所不同,而险资的绿色项目没有法律方面的政策,使得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的激励能力欠缺。而在绿色项目数据层面,相比其他国家,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尤其是没有量化及可比性,使得数据库对险资绿色项目的参考性大大降低。

3 国外保险业支持碳减排的经验分析

3.1 环责险优势明显

国外绿色保险主要以环责险为特色,早期环责险主要是由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目前已经较为完善。国外环责险主要包括强制保险方式和“任意+强制”方式。实行强制保险体系的国家环境责任险的法规比较完善且环保责任制度健全,如美国、意大利和瑞典。实行“任意+强制”模式的国家往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人民保险能力较强,代表国家有英国、法国。

我国环责险除高风险环境行业外仍为任意保险模式,但我国保险市场尤其是绿色保险仍在起步发展阶段,且企业投保意识不强,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提高投保率。因此我国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利用保险机制服务“双碳”目标实现。

3.2 险资投资灵活

相比中国,欧美各国因金融市场环境相对宽松、高风险投资偏好以及相对宽松的资金监管限制,保险业的主要融资途径为股票和债券。这虽然使得欧美国家与我国相比可以为低碳减排发展提供价格更低的资金,但低碳转型也使得资产的价格重估、股价缩水风险更高,保险资金对气候变化敏感性高,易受相关风险的影响。

因此,我国保险业在进行投资时也要贯彻ESG投资理念,要以资金安全为前提,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率。

3.3 绿色创新保险产品丰富

除环责险外,国外保险公司还开展了巨灾保险制度、混动车保险、绿色建筑保险、森林保险等的创新型保险服务,协同推动碳减排。这些创新保险产品都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而专门针对碳金融领域的碳保险[8],在国外也有了不少的发展。

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发展碳保险,主要是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各个方面的风险展开产品设计,如表2所示。碳保险虽然在当前全国及区域碳市场履约率仍然相对较高,但需求相对较弱,未来随碳配额收紧,其重要性将逐渐体现。因此,我国应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深化绿色低碳保险运用,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与服务,推动保险业成为完善国家绿色低碳治理体系、推动“双碳”目标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 碳保险种类

4 保险业支持“双碳”目标的政策路径分析

4.1 推动绿色保险体系完善,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保险助力“双碳”目标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绿色保险有助于风险管理并形成生态社会效益。绿色保险促使投保公司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获取资金补偿和环境恢复空间,此外绿色保险还有助于某些行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从风险管理角度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2)绿色保险助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绿色产业构建。低风险往往表明公司技术创新过程的高度容错性,以此鼓励公司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因此,根据传导效应,绿色保险有利于各产业整体的结构升级以及绿色产业构建,并且绿色保险比政府补贴激励创新更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的转型自然而然从根源上减少了碳排放。(3)绿色保险也同样推动保险行业绿色转型。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同时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绿色转型,也提高了保险企业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减少对高污染企业的投资,做到自身经营低碳化,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碳减排。

4.2 助力防范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风险,确保安全降碳

实现绿色低碳经济转型与实现“双碳”目标,进行新旧能源结构替代是必经之路。我国传统再生能源占比相当大,再生能源出现问题带来的危害会非常巨大。因此,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管理好转型风险。(1)气候条件异常的状况下,洁净能源更为脆弱,价格波动更大,更易供给不足进而导致能源危机。(2)新能源技术发展目前还未能实现重大突破,而随着洁净能源的实际应用比提高,供需价格的波动也将会逐步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也将远超预想。

保险业利用气候、巨灾保险等可以防范低碳转型风险。天气指数保险、巨灾保险在应对气候造成的风险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气温、降水及发电方面的天气指数保险,可以平抑由于气候变化而对农作物生长和清洁能源发电造成的影响,从而推进能源格局的转变。此外,保险公司充分运用数据技术助力其充分发挥功能,帮助保险人开发出价格更加准确、覆盖区域更加广阔的保险产品,更有效地防范化解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风险,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4.3 灵活运用保险资金,助力解决绿色低碳产业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

(1)保险公司可以缓解绿色中小企业的有效抵押物缺失现象,将绿色低碳知识产权、绿色低碳技术设备等项目引入保险保障,这样就能够显著增强中小企业底层基础投资的防风险性和可抵押性,而且还能够直接借助资信承诺保险的增信作用,有效转移和分担信贷风险,从而推动金融企业进入绿色经济发展主体。

(2)保险还可以向绿色产业直接“输血”。首先,保险产业可以通过保险资金的集中运用满足绿色低碳发展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其次,保险机构的投资行为能够强化绿色低碳投资,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提高其融资成本,倒逼其退出:最后,保险机构的绿色低碳投资还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领域。综上,保险业通过助力解决绿色低碳产业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支持“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实践以及建议,保险业可以通过负债端及资产端支持“双碳”战略目标。就负债端而言,保险业应不断发展完善绿色保险,充分发挥保险风险保障功能及开发绿色保险的更多金融功能;就资产端来看,保险业应灵活运用险资,不仅可以助推“双碳”战略目标,还可以提高险资盈利水平。

5.2 政策建议

保险业在支持“双碳”战略目标方面大有可为,但目前仍有部分因素阻碍我国保险业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从以下4个维度提出政策建议:一是丰富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正确定位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碳保险;二是优化保险资金运用,开放险资进入低碳科技研究领域,提供融资新途径的同时克服传统保险资金低回报率的困境;三是科技赋能保险业,利用数字化优势设计产品,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完善法律制度,统一标准规范监管,创造严格法律体系。

猜你喜欢

保险产品保险业双碳
“双碳”目标下的抽水蓄能作用及意义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互联网保险新业态下的保险产品开发策略探讨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保监会:险企不得开发承保投机风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