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发球速度影响探讨

2022-02-16张开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直肌渐进式发球

汪 健, 张开媛

(1.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2.宿州学院 体育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在网球运动中, 发球技术是获得主场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1]. 其中, 发球速度是运动员和体育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热点[2]. 网球发球速度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动作存在直接关系[3], 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提高其击球的效果[4].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一般是通过相应的训练科目和训练过程进行调节的. 如, 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肌肉核心力量与身体协调能力有积极作用, 可以提高网球的击球效果[5]. 赵斌利用核心力量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正反手击球的水平[6]. 孙士杰比较了传统力量训练方法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网球专选学生的网球运动成绩影响, 认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力量素质与竞技水平[7]. 然而, 不同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内容、 方式、 周期上存在明显差异, 运动员训练效果不均一. 王儒冰通过基础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发现网球运动员通过专项力量训练能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风险, 因此, 网球力量训练应该建立在肌肉力量均衡的基础之上[8]. 吴明岳发现, 通过测定运动员训练前后肌肉肌电性能可以直观地预测训练内容是否有助于提升网球运动水平[9]. 王会会等利用肌电测试仪测试网球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肌肉放电情况, 发现弹力带训练有助于提高肩关节主肌和对抗肌的力量, 从而提升发球效果[10]. 为了构建合理的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笔者以网球发球速度为指标, 通过文献调研法、 专家咨询以及实验方法收集相应资料, 提出三阶段的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以现有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 结合测试运动员发球过程涉及的主要肌肉的肌电情况, 探讨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运动员发球速度的影响, 为运动员网球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别从巢湖学院和宿州学院的网球队中筛选40名网球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的运动员, 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对网球发球速度的影响研究. 运动员均自愿参与该项研究, 且身体健康, 无不良嗜好. 将40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0人, 运动员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观看网球训练录像和阅读肌电测试相关图书, 构建合理的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收集核心力量训练相关资料与实验法, 为实验安排与执行奠定基础.

1.2.2 实验法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与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分别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训练.其中,对照组为核心力量训练, 实验组为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 训练周期均为12周.

1.2.2.1 核心力量训练

表2为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11], 训练周期为12周, 训练内容包括8个动作, 每周训练3天, 每天进行5组次训练(根据表2的训练内容进行训练, 训练至力竭为一个组次), 组间休息时间为60秒.

表2 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1.2.2.2 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

为了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在相同的训练周期(12周)与训练强度(至力竭即停止训练)下, 进行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 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2周)为静态稳定性训练, 主要训练运动员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第二阶段(第3—6周)为静态肌肉训练, 主要训练运动员手臂、 腿部和腹部的浅层肌肉力量; 第三阶段(第7—12周)为动态肌肉训练, 主要训练运动员的深层次肌肉力量. 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表

1.2.3 测试方法

1.2.3.1 球速测试

采用美国Stalker Pro Ⅱ雷达测速仪检测运动员平击发球的球速.

1.2.3.2 肌电数据采集

在发球动作一致的前提下, 采用Noraxon肌电测试仪检测运动员发球过程中右指伸肌、 右三角肌前部、 左腹部直肌、 左臀大肌和左股直肌的机电值与时间.

1.2.4 数据统计方法

通过SPSS软件对运动员的网球发球速度和肌肉肌电值数据进行处理, 并用r检验分析数据间的差异性, 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发球速度的统计结果

如表4所示, 对照组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后, 网球发球的速度有了较大进步, 发球的平均速度从109.22km/h提高到126.54km/h, 提升率达15.86%. 这说明运动员在经过12周核心力量训练后网球发球速度有了很大进步. 在发球过程中, 人体的大部分关节和大部分肌群一起工作, 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运动链”, 其中被忽视的核心肌群是连接关节与肌群的必要条件, 加上四肢同时发力完成网球发球的动作. 网球的发球动作从腿部开始蹬转发力, 在网球发球的整个动作中, 核心肌群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工作, 可是加强核心部位力量, 在发球过程中可以起到稳定核心部位的作用, 可以调整肌肉来纠正错误的发球动作, 同时帮助发球提供发力的支撑点. 躯干为四肢发力提供支撑点, 为四肢的力量表现提供保障, 是运动的支撑, 就像日常生活中刀和刀柄的关系. 稳定的躯干作为核心区, 就能够保证四肢动作的完成, 支撑四肢发力. 实验组的运动员在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后, 网球发球的速度有了更大的进步, 发球的平均速度从108.45km/h提高到133.73km/h, 提升率达23.31%. 对发球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 可以明显看出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按照网球发球速度提升效果, 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

表4 实验前后发球球速测试结果

可见, 通过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对于提高运动员网球发球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发球的过程是力量从下肢传送至上肢的过程, 而核心力量在力量传送至上肢的过程中起着传导的作用. 核心力量越强, 人体的身体姿态就可以变化得越大, 无论是人体旋转还是身体姿态的角度, 在核心力量的带动下, 都可以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样人体对球拍所做的功也就越大, 使球拍对球产生的力量也就越大, 从而使发球的质量得到提高. 核心力量在发球的过程中并不会以直接的方式参与, 而是在发球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力量传导的作用. 在发球过程中, 核心力量越强, 手臂的做功距离越长, 距离越大, 对球产生的力量越大, 从而增加发球的成功率, 提升发球质量. 同时, 由于核心力量的存在, 手臂的做功距离增加, 发球的角度也得以增加. 因此, 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增强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球速. 此外, 从疲劳损伤程度上说, 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 发现核心力量越强, 发生疲劳损伤的概率越低, 因此, 加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对发球具有重要意义.

2.2 发球动作肌肉放电顺序

通过Noraxon肌电采集仪测试右指伸肌、 右三角肌前部、 左腹部直肌、 左臀大肌和左股直肌的信号值发生变化时间为肌肉放电初始时间, 肌电信号处于恢复稳定状态时间为终止时间, 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 运动员发球动作肌肉放电的顺序为:右三角肌前部→右指伸肌→左股直肌→左腹部直肌→左臀大肌. 按照各部位肌肉的作用持续时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右三角肌前部>右指伸肌>左股直肌>左臀大肌>左腹部直肌.

图1 肌肉放电初始时间与持续时间

2.3 实验前后积分肌电值变化

如图2所示, 为实验前后各组积分肌电值变化情况. 实验前, 按积分肌电值由大至小排序为:右指伸肌>左臀大肌>右三角肌前部>左股直肌>左腹部直肌. 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 在力量训练后, 各肌肉部位的积分肌电值均有所增加. 实验后, 按积分肌电值增加量由大至小排序为实验组>对照组, 说明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对发球速度控制的肌肉部位的力量提升更明显, 肌电效应结果与发球速度的结果一致.

图2 实验前后各组积分肌电值变化情况

3 结语

研究发现, 渐进式核心力量对于提高运动员发球速度具有显著效果, 实验组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说明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发球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前,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球平均速度分别为108.45km/h和109.22km/h,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球速度分别是133.73km/h和126.54km/h.按照网球发球速度提升效果, 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 采用渐进式核心力量训练方式有效改进了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 各肌肉部位的肌电值均有显著提升, 开展合适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发球速度. 因此, 核心力量(特别是渐进式)的训练应该与运动员的日常练习相结合, 且在训练过程中与当前网球项目的特性相结合, 拟定合适的核心力量训练计划.

猜你喜欢

直肌渐进式发球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乒乓球发球技术教学探究
直肌返折术治疗水平斜视60例临床研究
9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渐进式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