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2-16李水生丁平谢志勇
李水生 丁平 谢志勇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 于都 3423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和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组织缺氧性坏死,老年群体最为常见[1]。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化均是引发急性缺血性脑卒的诱因,患者发病时常表现为视线模糊、失语、偏瘫、四肢麻木和感觉障碍等症状,且脑组织会处于长时间缺血和缺氧状态,若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脑中毒,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命安全[2~3]。目前,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以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为主[4~5]。本研究旨在探究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女14例,男17例;年龄55~76岁,平均(63.47±7.29)岁;病程2~37 h,平均病程(19.45±2.54)h。对照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54~76岁,平均(63.39±7.31)岁;病程3~39 h,平均病程(19.53±2.48)h。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0xy103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发病时间在48 h内;(3)经核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4)本研究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2)存在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压控制、抗凝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加入血塞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63577)200 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液流变学指标。(1)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治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90%,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幅度小于90%,大于46%,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幅度小于45%,大于18%,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包括上肢运动、凝视及意识水平等11项内容,总分42分,患者分数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3)凝血功能: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2 ml,加入0.2 ml枸橼酸抗凝剂抗凝后离心处理,采用半自动血凝仪对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检测。(4)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TT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FIB(g/L)治疗前 治疗后PT(s)治疗前 治疗后32.58±6.79 36.39±7.13 2.155 0.035组别 n TT(s)治疗前 治疗后31 31 t P 4.86±1.36 4.79±1.38 0.201 0.841 3.77±1.02 2.56±0.96 4.810 0.000 11.31±1.69 11.36±1.64 0.118 0.906 12.69±1.87 16.08±1.98 6.930 0.000 28.23±6.24 28.59±6.28 0.226 0.822 D-D(m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1 31 t P 14.35±1.08 14.42±1.16 0.069 0.945 15.65±0.52 18.69.±0.32 2.541 0.014 0.70±0.38 0.72±0.37 0.462 0.645 0.48±0.23 0.36±0.15 2.433 0.018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红细胞压积(%)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全血高切黏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黏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31 31 t P 6.28±0.85 6.26±0.89 0.091 0.928 4.53±0.59 3.43±0.46 8.187 0.000 11.51±2.23 11.47±2.41 0.068 0.946 9.35±1.43 8.15±1.13 3.666 0.001 3.81±0.45 3.83±0.44 0.177 0.860 1.50±0.33 1.06±0.23 6.090 0.000 51.79±4.96 51.67±4.84 0.096 0.924 48.73±3.94 44.95±3.84 3.825 0.000
2.4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分,±s)
表4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1 31 t P 25.09±4.53 24.96±4.62 0.112 0.911 17.85±2.76 10.11±2.32 11.952 0.000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具有发展快、起病急的特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常与血液黏稠度高相关。当患者机体内血液黏稠度变高,易引发血栓,使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神经功能损伤[7~8]。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则在于改善患者脑组织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9~10]。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保护患者神经细胞功能,促进其恢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点。
中医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中风”范畴,是由于人体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和脑脉痹阻导致瘀血阻滞而引起的症状,血、虚、痰、气、火和风六端是其基础病理,其中血为血瘀,虚分为气虚和阴虚,痰分为湿痰和风痰,气为气逆,火分为心火和肝火,风分为肝风和外风[11~12]。治疗上应通脉活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血塞通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三七总皂苷、黄芪和丹参。其中黄芪可改善气血,丹参可活血化瘀,三七总皂苷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氧自由基,有效保护脑组织,防止患者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疏通阻塞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血塞通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脑细胞的耗氧量,延长细胞生存时间,缩小脑梗死病灶,改善脑水肿,促进软化灶吸收,减轻神经损伤,进而有效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13]。
FIB是一种非特异反应指标,该物质降解及形成均会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机体内微循环血栓加速形成,从而造成脏器缺氧缺血[14]。D-D是一种由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单体的产物,纤维蛋白形成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D-D水平的变化可反应机体是否处于继发性纤溶亢进或高凝状态,可有效判断血栓形成[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血塞通注射液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可增强疗效,改善脑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