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40 例临床观察
2022-02-16邹幸
邹幸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作为病因仍未彻底明确的严重精神疾病,存在病情严重、反复发作概率高及临床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相关,患者病情发作时伴极强冲动表现和破坏能力[1]。临床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多采用心境稳定剂和抗惊厥、抗抑郁等药物治疗,能改善症状表现,延缓疾病进展。碳酸锂是临床防治双相情感障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的常用药物,能以锂离子形式释放药物,对神经末梢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产生进行抑制,使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内分布的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增加,进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表达,加速5-羟色胺合成与释放,稳定患者情绪[2]。丙戊酸钠作为广谱抗癫痫治疗药物,能对神经元的兴奋性实施有效调控,抑制病情发作,患者口服后胃肠吸收快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在双相情感障碍等治疗中效果确切[3]。鉴于此,本研究就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联合应用丙戊酸钠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患者躁狂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期间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0 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研究组(n=40)。本研究获得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1.14±9.36)岁,年龄区间为22~65 岁;病程(3.57±0.95)个月,病程范围为1~7 个月;体重指数(23.35±1.77)kg/m2,体重指数范围19.2~27.6 kg/m2;文化程度:27 例高中及以下,13 例大专及以上。研究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9.52±4.29)岁,年龄区间为23~64岁;病程(3.38±0.27)个月,病程范围为1~6 个月;体重指数(23.41±1.72)kg/m2,体重指数范围是18.9~27.8 kg/m2;文化程度:28 例高中及以下,12例大专及以上。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纳排标准
(1)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相关评判标准;全部是首次急性发作;BRMS 评分超过22 分;研究前15 天内未接受规范化药物干预;机体能耐受药物治疗;研究期间无病例脱落;无由于疾病诊断变化、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能耐受的病例出现;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有严重躯体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期或是哺乳期妇女;存有系统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存有酒精依赖或是药物滥用史;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或对碳酸锂、丙戊酸钠难以耐受。
1.3 方法
对照组于餐后指导患者服用碳酸锂片(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410,规格:0.25 g)治疗,初始服用剂量是0.5 g/d,并按照患者病情变化于2 周内将服用剂量增加到0.75~1.5 g/d,分成2~3 次服用,若用药治疗期间产生胃肠道不适、震颤或是头晕等不良反应,可适当减少服用剂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丙戊酸钠缓释片(信东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C20191001/HC20181023,规格:0.5 g),起始服用剂量是0.5 g/d,并在2 周内将服用剂量增加至1.0~1.5 g/d,分成2次服用。两组均持续用药治疗4 周,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液内碳酸锂浓度进行密切监测,避免锂中毒;同时,治疗期间对于合并睡眠障碍者,可短期给予患者睡眠改善药物治疗,以强化患者睡眠质量。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治疗4 周后患者精神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BRMS 评分降低>75.0%;好转:治疗4 周后患者的精神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BRMS 评分降低50.0%~75.0%;有效:治疗4周后患者的精神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BRMS 评分降低25.0%~49.0%;无效:治疗4 周后患者的精神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变甚至加重,BRMS 评分降低<25.0%。显效及好转、有效均视为临床有效。(2)躁狂程度。于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通过BRMS 量表[5]判定,涉及情绪、动作、妄想、言语等13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分0~4 分,总评分范围是0~52 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躁狂症状改善越好。(3)认知功能。于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6]、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7]评价,NCSE 共包含10 个项目,满分82 分,分数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呈正相关;MMSE 包括定向力、语言能力等5 个领域,满分30 分,得分越高提示认知功能恢复越好。(4)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及嗜睡等。
1.5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描述,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描述,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躁狂症状
两种治疗前BRM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 周后两组BRM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躁狂症状BRMS评分对比()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躁狂症状BRMS评分对比() 分
2.3 认知功能
两种治疗前NCSE 评分、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 周后两组NCSE 评分、MMSE 评分均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高发性精神类病症,可发生于任意年龄,多见于青中年群体,病情较为复杂。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焦虑暴怒、食欲不振、异常兴奋等,且患者常难以控制行为,少数患者可出现自我伤害或是伤害他人、反社会倾向,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黄惠红、陈结南[8]研究指出,众多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减弱与执行能力降低、记忆力衰退或是丧失等认知功能障碍,可对学习、工作与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临床针对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具体病因仍未彻底明晰,多认为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功能紊乱参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理过程,临床常以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与抗抑郁药物等相关药物单药或是联合治疗,以改善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控制疾病[9]。
碳酸锂为临床治疗精神忧郁的首选药物,属于心境稳定剂,可将神经去甲肾上腺素的产生与释放过程阻断,强化机体部分再摄取能力,使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对细胞生物电活动实施有效调节,防止患者出现攻击行为,达到稳定心境效果[10]。碳酸锂还可通过对血清素、血钙水平进行调节,达到稳定躁狂患者情绪等作用。既往临床研究指出[11],给予患者碳酸锂片治疗的起效时间相对较长,治疗窗较为狭窄,且治疗过程中易引起胃肠道不适、便秘、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重者锂盐中毒,临床广泛推广受限。丙戊酸钠作为情绪稳定剂,可使抑制性神经体质γ-氨基丁酸相关降解减少,并使其合成增加,提高机体内γ-氨基丁酸表达,对神经元异常兴奋实施抑制,保护神经,阻断细胞凋亡,促进双相障碍患者的脑部病理改变发生逆转,从而改善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较高[12]。本研究给予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丙戊酸钠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 周后两组BRM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 周后两组NCSE 评分、MMSE 评分均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联合应用丙戊酸钠与碳酸锂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及时控制精神症状,减轻患者躁狂程度,改善认知功能。联合应用丙戊酸钠、碳酸锂可互相补充,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发挥抗精神病效果,从而更好地改善精神症状及躁狂症状,增强病情控制效果,有利于认知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当,提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应用丙戊酸钠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存有纳入病例数较少、临床观察时间较短等不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后期应扩增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延长随访观察时间,以进一步证实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应用丙戊酸钠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躁狂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