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笔下有情”的好记者

2022-02-16谭里和

中国记者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女报江村兄弟俩

□ 谭里和

一个残疾人,可以成为一名记者吗?这个曾被很多人问及的问题,不仅涉及职业,更涉及尊严。2014年11月8日,第15个记者节,当拄着拐杖的我站在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厅,向全国观众从容地讲述《用拐杖撑起的新闻理想》时,给出了答案:残疾人不但能成为一名记者,而且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如今8年过去,看着家里阳台上新增加的一排排被撑坏的拐杖,我感慨万千。这些拐杖,见证了我在新闻一线又一个8年的坚守和成长,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或温暖、或拍案而起的新闻报道在我的笔端诞生……

为了双江村的绿水青山

每年的记者节,我都会收到很多人发来的祝福,其中有一位,是来自湖南邵阳县下花桥镇双江村的农民老陈。这位初中没毕业、自己的生日都记不清的农民,却会在每年的11月8日——中国记者节这天给我发来问候的短信。除了对我几年前“用新闻报道声援他们维权”表示“深深地感谢”外,老陈还会用简短的文字向我“汇报”村里这些年因国家的好政策发生的巨大变化:“村里的泥巴路都硬化了”“贫困户全部住上新房了”“全村都脱贫了”“青山绿水又回来了”……

我认识老陈,缘于6年前的一次采访。

2016年6月初,我收到邵阳县下花桥镇双江村村民寄来的一封投诉信。村民在信中说,他们村原本是一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的美丽村子,但自从在村里建起合山养猪场后,由于该养猪场的治污设施不达标,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附近大量农田被毁、地下水也遭到严重污染,直接危及村民们的生活和生产。信的后面,附着100多个摁有红色手印的签名,当我看到照片上因污染被毁坏的一大片农田,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请示报社领导后,我只身前往双江村采访,接受我采访的村民中,就有老陈。

我在双江村克服种种困难,扎扎实实地采访了三天。临回长沙,耿直的老陈告诉我一个“秘密”,我在宾馆住的两个晚上,他和另外三个村民在我房间的门口“守”了两宿。见我吃惊,他告诉我原因:因我身体不方便,怕有不速之客来找麻烦,他们要负责我的人身安全;最重要的,是担心有人晚上来找我说情,这样稿子就可能发不出来,他们的维权就会孤立无助。

我理解村民们的顾虑,我说,你们合理合法地向媒体反映问题,我客观真实地写,就没有发不出的稿子。

回到长沙,我撰写了深度报道《邵阳,一个村子的环境保卫战——我们不能被一群猪打败》。报道在《今日女报》头版头条发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调查组,督促养猪场兑现村民们提出的合理诉求,尽快还双江村青山绿水。但因各方面原因,养猪场的治污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矛盾也越来越激化。

此事如何推进,我在寻找适当的机会。

2017年4月初,我从媒体上捕捉到一条信息,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对湖南开展环境保护督察,这条信息让我看到了希望。

接下来,我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先后两次来到双江村回访,现况堪忧。2017年4月20日,《今日女报》又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我采写的通讯《六问邵阳县合山养猪场持续污染事件》。让村民和我都没想到的是,4月25日,中央督察组进驻湖南后的第二天,就向有关部门交办了合山养猪场的污染问题。我趁热打铁,又撰写了后续报道——《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督办合山养猪场污染问题》。事后,污染环境的养猪场被关停,当地纪委对合山养猪场环境污染事件中存在失职行为的28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追责。

至此,这次维权报道,画上了完美句号。

生而为人,就要努力活出生命的色彩

我一直认为,记者的文字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更要温暖人、帮助人、给人以力量。

2020年7月31日,我收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男孩端坐在轮椅上,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右手把湖南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高高举起……

男孩叫龚后武,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龚前文。2008年,这对患上脊髓性肌萎缩症(即SMA)、被医生预言活不过18岁的双胞胎,靠着父亲一边打零工一边乞讨考上大学。兄弟俩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临近开学,学费还没着落,焦虑万分的他们给我打来了求助电话。

我赶到益阳市安化县,做完采访,我对兄弟俩说,我们是周报,报道发出来学校也开学了,你们先去学校报到,我想办法来筹学费。我嘴上这样说,但靠一篇报道解决兄弟俩上万元的学费,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也做了打算,要是没人伸出援手,我就找身边的朋友一起给他们捐款。

报道刊发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一位男士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他说希望我能带他去看看在长沙上大学的龚后武,我马上答应了他。

他没想到我是一名残疾人记者,见面时看到我拄着拐杖显得有些惊讶,“检查”了记者证,才让我上他的车。来到学校核实了龚后武、龚前文兄弟俩的情况后,这位男士表示愿意出10万元钱资助兄弟俩读完大学,并当场掏出了1.4万元,帮兄弟俩补交了学费。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我百感交集,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地。

之后,兄弟俩不断有好消息传到我这里:拿到国家奖学金了、评上全国“自强之星”了、找到工作了、保送研究生了、一起在长沙买房子了……曾经自卑无助的少年,通过努力已然成了生活的强者,我在心里一次又一次为他们鼓掌。

2020年8月,时隔12年,我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近5000字的通讯——《被预言活不过18岁的罕见病双胞胎:弟弟考上博士哥哥成工程师》。

报道写完我还意犹未尽,在“记者手记”中,我发自肺腑地为这对兄弟、为更多残疾朋友、也为同是残疾的自己写下一段话:“健全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求学、工作和爱情,对残疾人而言,是用付出一生的代价都不一定能获得的,但一个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不会被自身的这些局限所禁锢,他们在遭受苦难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克服超越这些局限,从而获得幸福。生而为人,就要努力去获得一份为人的尊严和体面,活出生命的色彩!”

□ 2016年6月,作者在双江村采访受排污猪场困扰的村民

□ 2020年8月,时隔12年作者回访轮椅兄弟

随着报道,兄弟俩的励志故事上了热搜,感动、鼓舞了无数的网友。

把优秀的新闻作品写在田埂上

2018年6月,《今日女报》社委会从“深耕原创、讲好故事、塑造品牌”的目的出发,成立了“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

“工作室”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成立半年就出品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湖南新闻界声名鹊起。2018年报社的年终表彰大会上,作为“工作室”领衔记者的我,几乎包揽了报社设立的所有新闻奖项。其中轰动全国的独家通讯《名医迟到被投诉,江边救人照为他正名》荣获湖南新闻奖一等奖,并自荐通过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初选。

2019年3月初,湖南省委宣传部联合湖南省扶贫办开展“记者在扶贫一线”活动,我获悉报社有一个名额后,第一个报了名。

很多人不理解,我这个连走200米路都吃力的人,为什么要主动去没脱贫的山区蹲点。但在我的坚持下,我来到了距离长沙近450公里的贫困县新宁县。按规定,我要在这里跟一线的扶贫干部工作生活9个月。

新宁县黄龙镇石泥村女党支部书记易晓金,是新宁县妇联当作扶贫典型向我推荐的,当我得知易晓金患肺癌却坚守在扶贫一线时,我虽敬佩,但做报道却有些顾虑。两天后,我到黄龙镇蹲点,在翻看镇上的扶贫工作记录时,发现了易晓金写的《报告》,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表述的:“经所有家人及亲友的一致同意,我继续从事村里的扶贫工作,在工作期间,不因身体不适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所有后果自行承担……”《报告》后面,留下了易晓金的父亲,69岁的老党员、老村支书易平等10余个亲人的签名和红手印,以此表达对易晓金工作的支持。当10多个鲜红的手印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很震撼。

之后,我见到了42岁的易晓金,交谈中,她的一席话,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甚至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2019年,作者坐在田埂上和女村支书易晓金交流(左二)

易晓金说,谭记者,生命对于我来说确实很有限了,但正因为这样,我更加要珍惜每一天啊。接着易晓金连续反问我:一个人生病了,就必须躺在床上等死吗?这样的生命难道就有价值吗?她说,我觉得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干好工作就是我对生命最大程度的珍惜和尊重。

易晓金的一席话,让我顿悟,我拄着拐杖奔赴扶贫一线,不就是想趁自己还能走得动的时候多跑跑、多了解基层、多表达基层的声音吗?这不就是我拄着拐杖也要来贫困山区开展“新闻扶贫”的初心吗?

为了做好易晓金的报道,我先后5次前往石泥村采访,最终完稿。巧合的是,2019年5月16日,深度报道《新宁患癌女支书写下“生死自负报告”继续扶贫》刊发的当天,身体重度残疾的我“因近20年的新闻助残”获得“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这一殊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给了我巨大的鼓舞。

一年后,湖南今日女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杜介眉女士在该作品送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的推荐表上动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该新闻作品难得之处,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典型,即作为新闻战线身残志坚的记者谭里和以及身患绝症仍坚守扶贫一线的易晓金,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笃定、意志的顽强,给这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增加了温度和厚度。”

猜你喜欢

女报江村兄弟俩
兄弟俩
近代报刊女性主义的叙事特点探究
魅力南江村
西热江村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喜欢学数学的兄弟俩
米和厘米兄弟俩
喝聪明水
媒体多元化背景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以《都市女报》为例
陈撷芬创办的中国第一张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