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2022-02-16刘家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一张面向亿万职工群众的报纸,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工人日报始终立足“三工”(即工厂、工会、工人),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工会工作全局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守正创新,扎实行动,稳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一、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改革创新
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对于主流媒体而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要体现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确立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的实际行动,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随着形势发展,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几年来,工人日报社围绕内容为王、特色为要、思想取胜、视觉冲击、融合呈现的目标任务,下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日常工作中,坚持强化新闻价值判断,坚持引导讲故事重导向做深度,坚持鼓励抢抓第一落点,同时也抓好第二落点、第三落点。报社倡导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内容提升的改革创新,各部门、各版面围绕内容建设选择侧重点,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求变求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闻舆论工作规律性很强,充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才能使我们的报道在社会舆论中抢占先机、发挥最大效用。媒体融合背景下,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传播路径和结果——这使我们意识到,对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确实还知之甚少,需要花大力气不断探索研究。
而从另一方面看,一些最基本的传播规律似乎并未被颠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更应该被强调,更应该得到尊重。比如,讲真话产生公信力,报道热点产生影响力;再比如,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正确把握报道的时度效问题。这些规律,在纸媒时代有效,在全媒体时代同样很重要。
必须深刻反思的是,主流媒体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方面,即便在过去的纸媒时代,做得也是不够的。远离热点,回避矛盾,僵硬乏味,千篇一律,言之无物,面目可憎,新闻报道的这些问题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不过在纸媒时代,由于读者别无选择,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却没有过于显现。而在全媒体时代,这些问题一下子被放大,甚至影响到了自身的生存发展。
因此,对于工人日报而言,要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在涉及“三工”的重大问题上、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上,不回避、不躲闪、讲真话,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原创精品。这也是办出特色、体现优势的题中应有之义。
做强做大主流舆论,还必然包含不断改进文风的要求。今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改进文风的过程。文风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改文风不仅要解决新闻报道的语言、篇章、版式、栏目等表面问题,还应着力解决关乎内容建设的新闻生产制度、流程、评价标准等问题,其背后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作风和素养问题。新闻报道能否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能否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能否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光靠“写”是不够的,其前提是要有踏实的采访作风。也就是说,在写作的前置环节,包括个体实施和系统运作两个方面,其操作必须明晰、具体、系统、到位。
目前,主流媒体的工作报道依然占据了相当版面,这是因为工作报道本身包含了许多有效的信息,因为各级党政、工会的工作重点,必然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那种认为抓新闻就是少写或不写会议性、工作性、成就典型性报道的看法,至少是不全面的。关键是,相关的报道是否能够充分挖掘有效信息,讲求针对性,努力还原事实,而不是相反。那种摘摘文件抄抄讲话、生搬概念堆砌数字、缺乏准确解读和深刻分析的报道,放到哪个平台、渠道,都是不会有人关注的,也很难谈得上影响力。因此,必须在策、采、编、发等环节上努力实现流程的优化,更强调交互性,更尊重受众需求,从而使内容结构、话语方式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民生,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打造更多优质精品。
二、坚持内容为王,推动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在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应当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有影响力的融合传播平台。
本文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三等奖
(一)努力打造与工人日报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特色融媒精品
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这对于我们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发挥自身采编和专业资源优势,持续打造与工人日报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特色融媒精品,提供了重要指导。
转型时期、深融年代,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内容为王,我们要有更加执着的态度,要有更加执着的能力,要有更加执着的机制体制探索。要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体现这“三个执着”,使报纸、期刊、网站与新媒体平台、渠道在内容建设、内容把关上一个标准、一体要求,用专业人才、专业精神、专业能力打造精品内容,尤其是时政新闻、工会新闻、民生报道、数据新闻、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等,要花大力气提升质量水平。
坚持内容为王,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操作问题。必须努力在实践中推动内容生产的转型升级:第一,在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方面力争取得新进展;第二,在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第三,在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方面力争实现较大进展。
实践证明,注重用品牌创建带动内容建设,注重以活动策划推动内容建设,注重以重大主题报道提升内容建设,是我们提升竞争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注重”是工人日报社这几年探索媒体融合发展获得的宝贵经验。
(二)总结试点经验,不断探索流程再造、表达创新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其中,最为关键和紧迫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要尽快破除部门藩篱,打开壁垒,拆除屏障,强化内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全媒体工作机制。二是要在体制重塑、机制创新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迈出新步伐。
“工人日报e 网评”“三工视频·新360行”等一批特色栏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它们既是被确定为试点的栏目,同时也是实践观察类课题。这些为工人日报移动传播平台量身定做的融媒栏目,一经推出便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项目运作插件化,不新设立行政构架,只确定项目负责人,平台向所有人开放,以绩效考核为引导,打破现有的部门界限,整合社内报、网、端、微、刊力量资源;二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其选题策划、会议讨论、编辑协调、审稿推送、反馈互动,都采用线上模式;三是尤其注重根据移动传播的特点探索流程再造、表达创新。
以“工人日报e网评”为例,栏目力求在碎片化传播与阅读时代,为受众打通求解真相的绿色通道,凝聚更多理性声音,提升舆论生态的健康指数。以用户为中心,追求议题设置的“最大重合度”,实现编辑、作者与用户的交互融合,积极引导舆论热点,回应公众关切,注重贴近新闻现场、舆论现场,与受众同频共振,把握真实性原则,秉持理性立场,传递人间温暖。所推送的评论文章既接地气又不失厚重,既有锐度也有温度,既讲究共情又讲求深度。该专栏入选了“2020年全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三工视频·新360行”也是如此。这个融媒短视频原创栏目的定位是:聚焦转型中国、“三新”经济,从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切入,折射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以小切口、大情怀、高站位,全新视角讲述中国工人故事,讴歌新时代,赞美劳动者。栏目围绕移动传播特点,不断探索叙事模式创新。因为短视频不只是时间上短,它还意味着叙事模式的创新。因此,必须打破传统媒体的完整叙事逻辑,在短时间内呈现高潮或戏剧性的部分,以适应现代社会用户阅读移动化、碎片化的需求。该专栏入选了“2021年全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三)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推进深度融合
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打开心胸,全面深度拥抱互联网,加快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步伐,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意味着必须突出重大问题导向,着力推动解决阻碍影响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深化改革推动深度融合。
工人日报社的媒体融合,一直坚持稳中求进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完成基础性建设,进行了内容、平台、渠道的融合,初步实现了报网端微刊发布的整合,建立了全媒体采编系统,并对客户端不断升级迭代,形成了带有鲜明“三工”特色的传播矩阵。第二阶段是进入“行业生态”整合阶段,也就是把“三工”资源聚合起来。第三阶段是建设工人日报大数据中心,对内为采编工作、主营业务提供策、采、编、发、析的大数据支持,形成智能辅助工具,对外为会员单位和入驻机构提供包括舆情分析、精准分析在内的数据产品。
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在总结第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报社随后又启动了第二阶段试点,要求编辑部各部门承办新媒体相应的栏目或频道,实现采编人员全员参与。推出的一系列融媒栏目,如“工道”“打工新鲜事”“工人君@权益”“观·天下”“体·视界”“乐健康”“班组天地”等,不再是报纸内容向新媒体平台的简单平移,而是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组织、策划、生产、推送部门业务范围内的主打内容和重头报道。众多特色鲜明的融媒栏目,在带动内容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传统业务和新媒体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融合发展。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给传媒业的是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变局是革命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顺应这一“自我革命”的大势,我们将继续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认真做好全媒体时代事关生存与发展的这道必答题。
三、坚持“工”字特色,讲好“三个”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70多年的办报历程中,工人日报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工会故事、讲好中国工人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形成了鲜明的“工”字特色。进入新时代,一大批特色栏目和版面,如“劳动者之歌”“身边的大国工匠”“一线职工风采录”“追梦·我的奋斗”“创新在一线”“能工巧匠”和“班组天地”“工人的画”“农民工周刊”等,一直广受好评。今天,在客户端、微信、微博、强国号等新媒体平台,我们同样突出“工”字特色,服务工会工作、服务广大职工和企业。例如,在报、网、端、微统一开设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专栏,推出了一批反映各地工会、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经验、新举措;“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园区巡礼”专栏,也是全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实现了多层次展示各地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经验做法。
在强化“工”字特色上,工人日报新媒体平台推出了一批原创内容栏目。如“工人日报e网评”“三工视频”““工小妹”脱口秀”“拍客”“工讯速览”“工家视界”“亲历”等。这些栏目秉持“关注三工、三工关注”的传播理念,对企业、工会、职工关心的新闻,进行了深入报道和评论,在舆论引导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强化“工”字特色,讲好“三个故事”,凝聚团结奋进强大正能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一是要贴近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生动记录职工生产生活,及时报道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反映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有效回应职工群众关心关切。持之以恒转作风、改文风,进一步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融入全媒体人才培养全过程,所有的内容生产流程都要注重创新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叙事技巧,让职工群众在内容报道中唱主角,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工”报道精品。
二是要切实强化工人日报群众性大报的特质。大兴“开门办报、开门办网、开门办端、开门办微”之风,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职工群众深度参与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要建好全媒体“通联部”,下大力气培育建设一支直通工矿企业、基层班组的职工通讯员队伍;发展壮大评论员队伍,提供更多观点鲜明的言论评论。力争使我们倾力打造的新闻报道,真正实现传播效果质的飞跃,让“工”字特色更加鲜明,从“好看”到“必看”,从“感动”到“行动”,从而使到达量、阅读量、点赞量、互动量明显提升。
三是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广大职工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形成合力,有效整合工会系统和社会优质资源,加快建设技术水平领先、内容精致全面、服务功能强大的工会系统智能化融媒云平台。使融媒云平台与各级工会组织的各类PC端、移动端、“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安全共享,面向所有职工提供新闻资讯、权益维护、就业创业、技术创新、劳动保障、教育培训、素质提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富有工会组织特点的全方位精准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协同互动、全面覆盖。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尤其是要善于把思想、理念、原则转化为过程和方法,在解决好“讲什么”之后,紧紧围绕“怎么讲”这个问题抓落实重操作。既要对大众,也要注意对分众;既要说故事,也要说概念;既要有新闻,也要有评论;既要讲激情,也要讲平实;既要做实老媒体,也要做好新媒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生存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舆论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