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2022-02-16王嘉仪吴恩婵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干部思政素养

●王嘉仪 吴恩婵 廖 航

一、引言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环境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现阶段其面临的局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使得其增加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以此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进行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效果和目标。在实际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获得感取决于思政教育的实际实施者和其自身的主动参与性,因此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要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性,使得其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以此促进自我感受肯定的构建。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具有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是学生工作与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学生具有一定服务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对提升其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应该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和心理素质,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学生中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遇事能够冷静及时地做出正确决策,具有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目标[1]。因此增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对高校推行思政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其在发展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其他各个素养的发挥效果,为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及各个能力具有全面性的保障。

(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学生干部在大学时在对于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还能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以此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2]。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协同管理作用、示范榜样作用、以及团结凝聚作用,其能够在各个作用的发挥下服务学生,关注学生,解决其生活和学习上的各方面问题,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推动,使得其能够发挥自身具有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养有效提升。

(三)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高校学生干部能够作为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学校进行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在学校的一言一行被其他学生所关注,因此提升学生干部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能够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效果,使得政治思想在学生中可以有效推行,在学生干部做学生意见领袖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学生干部的价值,还有利于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3]。此外学生干部还要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和研究,使学生思想动态得以及时掌握,以此促进高校对学生各个方面需要的满足效果,以此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环境具有安全文明和谐向上的性质。

三、学生干部“一岗双责”的概述

一岗双责,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个岗位具有两种职能或者是两种责任。学生干部的能力主要包括进行思想教育和工作能力,因此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时需要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培养[4]。学生干部的一岗双责,既是指其要负责岗位内所有的职责,又要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有效掌握,以此推动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发展。因此提升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素养,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整体政治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在发挥自身干部带动作用的前提下,能够带动身边的同学对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的推广。

四、学生干部“一岗双责”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和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学生干部的工作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在学生之间进行统筹和协调管理的能力、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对校院的决策进行执行部署的能力,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进行规划的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能力,以及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进行创新规划的能力[5]。为使学生干部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职责具有清晰认知,需要根据其对班级、社会等统筹协调的管理能力进行活动的开展,使其能够积极进行经验的交流,并且通过以老带新等活动,提升自身的合理规划能力和执行部署能力,促进班级联谊的交流平台的搭建,使得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此外需要对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训,使得其能够通过问题反馈、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等方式,对自身具有的工作能力进行有效提升,进而使得其自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发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高校管理的能力,推动高校组织工作的发展和前进。

(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若想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建设,首先,要对学生思想教育内容与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以及学生干部的所思所想,等并通过对班级宿舍等走访和调查了解学生以及学生干部的需求,及时掌握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与具体需要,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6]。其次,要对其学习质量以及理论学习效果进行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并在学生干部的理论学习制度和培训制度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得其具有新时代发展观念。

(三)引领学生干部的价值导向提升其工作热情

要想增强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就要对其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过程中提升思政效果[7]。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需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观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干部现阶段发展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干部始终能将自身的作用和使命作为其发展的内容与要求。其次,要提升学生干部的文化涵养和品德品质,使得其价值观得以有效强化,增加学生干部对思想教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8]。此外还要强化学生干部的信念和理想,使其爱国主义观念得以有效提升,能够将爱国主义融入自身的主题班会中,在重大节日组织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发挥传统与现代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得以有效发挥。再次,需进行实践教育,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得以有效践行。在培养学生干部思想政治观念的基础上,需要培养学生干部具有责任担当意识,使得其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与作用能够为社会进行有效服务,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四)在党建的引领下发挥学生干部“一岗双责”的实际作用

党支部、团支书以及班级干部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干部载体,是学生干部的重要支撑和来源,其作为学生的领航者具有的政治意识以及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思想观念的养成做强大的助推力[9]。因此,在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中,党支部、团支书以及班级干部之间需要具有明确的职责和关系,使得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彼此协调,在共同机制建立健全下,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得以系统化和完整化,以此打造党班团协同育人的模式,促进学生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形成。党支部作为与党政具有高度一致性的部门,需要积极发挥其具有的指挥作用,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方向,在其不断的指挥和引导下,团支部和班委会要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进行执行,使得彼此之间能够协同推进班团建设,在日常管理中突出党支部和团支部的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以此构建党班团联合制度,进而实现彼此之间工作融合与沟通,促进高校思政工作有效发展[10]。此外党支部需要在全过程中进行精神引领,坚持其具有的引导作用,带动品牌效应和典范效应,充分发掘大学生具有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使得其具有的运动管理机制得以有效实践。首先需要通过制定计划以及方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心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用党的思想理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使其得以提升。其次要提高学生干部内部质量,强化学生干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意识,提升学生干部的集体政治意识,并且通过学生干部的团队带动作用,引导班级具有思想政治的凝聚力,使其团体意识逐渐提升。再次需要其充分发挥一岗双责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党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方位发展,促进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自媒体和大众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此种效果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使得其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的促进下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全面巩固提高学生干部在思政素养和其工作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在学生中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干部具有的一岗双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形成学生干部为自我教育模式主体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以此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保障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和育人成才作用,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猜你喜欢

干部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