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战略规划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2-02-16吴晓明胡非凡许敏悦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办学战略

●梁 涛 吴晓明 胡非凡 许敏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高校是培养人才、探索真理、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殿堂,高校战略规划作为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顶层设计,其管理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不断探索提升高校战略规划管理能力与水平,不仅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的根本要求。

一、战略规划管理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从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1],高校面临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亟需通过战略规划谋划未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规划管理是引领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高校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投入的竞争、规模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质量的竞争和办学效益的竞争。因此,自由放任式的管理模式难以为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和选择性发展战略成为引领高校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战略规划管理是统一办学思路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办学主体是由各学院、系部组成的学术组织,各学科和专业之间办学相对独立,每个学科和专业都想获得更多办学资源,成为学校支持的重点,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很容易形成。如何消除这些壁垒,实现办学资源有效投入和充分的共享共用是每所高校努力的方向。无疑,战略规划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战略规划有效配置资源能实现统一办学思路、统筹推进学校发展的目标。

(三)战略规划管理是汇聚办学力量的重要途径

从内部看,按照严格程序开展的战略规划管理,一定是研判形势、剖析自身,通过上下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这对于明确发展目标、整合社会资源、鼓舞教职工斗志、促进事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外部看,随着高校竞争的日益加剧,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持续增加财政性投入,更需要大量的社会办学资源投入,而科学的战略规划管理既是政府拨款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资源投入的重要前提。

(四)战略规划管理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途径

战略规划规定了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学校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战略一经确定和发布,就成为学校管理中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定的周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校上下都必须围绕规划所设定的内容共同努力,任何个人没有经过规定的变更程序不能随意偏离既定目标。因此,战略规划管理实现了规范办学行为的功能。

二、全过程提升高校战略规划管理水平

(一)健全战略规划管理体系

高校战略规划管理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彼此循环环节组成。战略规划制定是高校在对外部环境、内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办学资源和能力判断,确立学校未来发展的使命、愿景和目标,进行战略选择,它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战略实施是高校调动一切办学资源,制定管用有效的举措,确保规划目标的达成和实现,它是战略管理的核心。战略评估是战略实施的监测,是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包括检验战略制定的有效性、衡量战略实施的科学性、评价战略完成的绩效、修正和调整战略等。

但在实际执行中,高校经常会出现将三者分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战略规划制定和战略规划实施的分离。战略规划目标与推进举措的分离,战略规划目标缺乏有效的实现路径;规划目标任务与资源保障的分离,各项任务的实施缺乏有效的资源保障。二是,战略规划评估的缺失。高校往往将战略规划管理的重点放在战略规划制定上,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评估机制不健全,更多地表现为对完成情况满意度的测评。部分高校建立了评估机制,但评估结果没有及时运用,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另外评估未形成预警和反馈机制,上一年度或上一周期的战略规划的完成情况、尤其是完成中存在的问题,未及时反馈到新一阶段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战略规划管理未形成闭环的持续改进机制。

因此,要推进高校战略规划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战略规划体系,实现战略规划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规划评估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校战略愿景的实现。

(二)推进战略规划的科学制定

在战略制定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战略规划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战略规划制定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校党委的政治领导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面向需求、对标一流,增强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在战略规划制定中,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提升人才、科技支撑服务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要主动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按照“双一流”建设方向,研究制定学校发展战略,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师资、产出一流成果、提供一流服务、实现一流治理、培育一流文化,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3.坚持立足校情、守正创新,增强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战略规划制定中,要全面总结学校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学校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短板和瓶颈,全面掌握高校未来可能的发展潜力,科学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要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和资源禀赋确定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要把守正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当前工作和长治长效结合起来。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门编规划,增强战略规划的可执行性和规范性。在战略规划制定中,要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师生的诉求和需要,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规范战略制定的程序,坚持开门编规划,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师生、校友、董事单位、兄弟高校、行业企业和主管部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将战略制定变成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励奋进的过程,使战略规划更加顺民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推进战略规划落地实施

战略规划的实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任务分解,夯实目标责任。要建立规范的任务分解机制,将战略规划横向分解到单位(部门),纵向分解到各个年度,确保每项任务责任单位明确、每个单位目标任务明确,实现“压力传导”的方式,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2.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战略实施。建立健全规划导向作用机制,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配置人财物资源,凡是学校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应明确列入战略规划,没有列入战略规划的建设项目,学校应不给予资源支持;对于战略规划已确定的重点任务,在各年度人财物资源配置上要给予重点保障。

3.实现全程监控,及时调整实施策略。建立定期监测机制,重点做好战略规划年度和中期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推进有序;建立预警机制和调整机制,对于外部政策发生变化的目标任务及时作出调整,对于推进缓慢的目标任务及时发出监测预警,对超额完成的目标任务合理适度增加目标任务值。

(四)实现战略规划的有效评估

战略规划评估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和完善战略规划评估机制,确保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战略管理评估的主要内容是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的评估,主要评估规划目标的达成度或完成度。评估要坚持年度评估和周期评估相结合,年度评估重点为评估年度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目的是推动下一年度工作;周期评估需要全面评估整体战略的执行情况,要为学校下一周期的战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评估的形式要坚持自我评估和学校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是规划目标任务责任单位评估自身规划执行的情况,重点寻找问题、查找原因;学校评估规划任务完成进度,重点评估战略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执行实施的保障度和责任单位工作的推进力度,淡化对完成数值的追求,强调凸显工作作为和努力程度。学校层面的评估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要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应选聘与战略规划管理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专家,组成第三方评估专家,独立开展评估工作。

要建立评估结果运用机制,将战略规划执行情况与单位(部门)业绩绩效相衔接,适当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单位(部门)战略规划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

2.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实现战略规划管理持续改进。在年度评估和周期评估结束后,要及时将评估结果向学校决策层和职能部门反馈,在反馈过程中,重点反馈本周期执行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好经验;根据上一年度或周期执行评估情况,及时调整下一年度或周期规划目标任务,形成持续改进机制,推动学校战略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学校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努力提高战略规划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之路提供战略支撑。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办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战略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战略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