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
2022-02-16耿盼盼金新春
王 倩,耿盼盼,金新春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北京 100069;△通讯作者)
作为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的基础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点繁杂且抽象,其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组织学和胚胎学,前者是研究光镜下的显微结构和电镜下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学科;后者是研究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的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是留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对于信息时代以及突发情况下的高等教育有了新的思考[2]。2020年秋季开始,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的授课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留学生全英文理论课的线上教学,从线上教学培训、教学设计、实施及课后教学反馈等多个环节入手进行准备,积极探索整个教学过程中对课前、课中、课后及考核评价这四个环节分别适用的教学模式。
1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实施
1.1 整合教学资源,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学院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线上平台教学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培训教师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确保每位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教学软件及直播平台如钉钉、雨课堂等的使用方法[3]。教学主任、教学组长和全体授课教师组成留学生线上教学小组,通过会议认真讨论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落实。授课前,学院安排了教师线上教学试讲,教师以学生的视角进行试听,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给出建议,交流直播注意事项及教学设计新思路,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正式授课时,学院安排助理教师同时在线辅助教学,帮助授课教师应对突发问题,并协助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授课教师建立留学生微信群,对学生进行课前提醒,提供教学相关资料及组织讨论答疑,方便师生互动,并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
针对留学生缺乏相关学习资料的问题,教师团队在学校教学平台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页面上发布公告,上传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单元学习指南、课件PPT等相关教学资源,制定预习指引清单,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可按图索骥,结合本单元重点难点,再根据自身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前进行自主学习[4]。此外,教师可在微信或钉钉上组成的云班级中发布线上资源,包括学生自学和拓展学习的资料以及具体的学习任务单、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课件、练习题、线上活动、视频微课、线上测试题库等,可让学生在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线上教学前期准备阶段,教师耐心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可提升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积极性。如此一来,详尽的教学说明与教师的补充答疑相结合,可极大地提升网络课堂的效率。同时,教师的耐心也是避免学生出现厌烦情绪的良药,因此教师细致地将信息通知给学生,使用合理、简明的语言和留学生交流是有必要的。
1.2 课中多措并举,保证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是在不同空间中实施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线上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缺乏眼神和肢体语言的交流,教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监督,这给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来挑战和困难。另一方面,在线学习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极高,部分学生困扰于在线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加之学习环境、硬件设备及网络平台稳定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线上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因此,保证在线上教学中学生专注听课并参与课堂互动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多方面措施可供教师实施以提高留学生线上全英文教学质量。首先,教师授课前对授课内容进行认真梳理,确保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设计线上教学互动及在线测试等教学环节,将组织学与胚胎学与其他基础学科间进行衔接和联系,并强调其区别。其次,教师授课前在学校教学平台、云班级群等发布案例和问题,布置学生预习及搜索资料的前置任务。授课过程中,导入新课部分可引入临床案例,所讲授的章节知识点与案例分析相互呼应。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面向的是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还没有相应临床知识和背景的学生,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偏向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曾亲身经历过或听过的临床案例。此外,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图片、动画、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将授课内容从抽象晦涩转变为具体直观。知识点中复杂的形态结构可通过搭载互联网平台的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生动呈现于学生面前。比如,在胚胎学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动画或者录像将胚胎发育不同阶段进行展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创造出类似于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同时,教师将需要鉴别的知识点通过比较式、归纳式等方式进行表格汇总,也是有助于留学生理解的合适方法;线上教学过程中,随时布置一些客观测试题等对学生进行抽查,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教学方式。
教师可通过课前点名、签到、明晰的请假制度来保证线上教学的出勤率,并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设定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与期末考试成绩合算为最终成绩。这些制约手段不仅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让留学生确立遵守纪律的原则。同时线上授课期间,其他非授课教师及教学督导进行不定时随机的随堂听课,抽查教师线上课堂的进行情况,指导教师使用教学软件、精进教学内容设计、提升线上讲授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水平,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1.3 课后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效果
教师在微信或钉钉群布置课后作业,发布与此次课程相关的知识讨论,可进行论坛式或语音聊天形式的讨论。教师在过程中需掌握讨论方向,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学生还可根据自身学习效果,通过直播回放或其他教学视频来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教师还可以提供课外延伸资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参考。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收集学生的教学评价,以提高授课水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模式[6]。
线上教学中,课后作业等需要学生在线上完成或自己完成后上传到教学平台。自控力强、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会按要求完成作业,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就会对作业视而不见。与出勤一样,作业完成情况也被纳入平时成绩,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1.4 考核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评估的考核手段,可提供给教师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反馈,进而优化教学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7]。有效的考核形式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然而对于线上教学,课程无法进行传统的集中闭卷考试,因而形成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采用开放式的多元性评价体系来进行在线教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为4∶6,将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平时作业和测试、课堂互动等情况,全面分析学生每个学习环节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成绩评定更客观准确,为实现精准评价反馈机制提供客观依据[8]。
2 总结与思考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的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拓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对留学生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重构,推动了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全程掌握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并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将组织学与胚胎学繁杂而抽象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地展现出来。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积极能动性。当然,在实施留学生在线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挑战,比如线上教学无法克服远程监督不力的现状,教师要倾注大量精力在线上、线下的衔接工作[10]。教学过程中直播平台的稳定性,直播画面画质及教师授课的音质,线上互动功能等方面都有待技术进步来进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如何改进线上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是教师在线上教学模式中需探讨的核心课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直面这些现实问题,尽可能地寻求提升线上教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最终实现留学生全英文线上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