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在医学节肢动物教学中的实践
2022-02-16董昊炜赵春燕刘星光李翔宇
董昊炜,袁 浩,赵春燕,刘星光,白 洁,李翔宇,彭 恒△
(1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海军环境与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通讯作者)
医学节肢动物是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生态习性、分布范围、传播疾病与防控方法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医学节肢动物及其传播疾病危害风险持续升高。如按蚊传播的疟疾仍在全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登革热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流行[2-5],采采蝇传播的非洲锥虫病在我国已有多例输入性病例[6]。学好医学节肢动物对医学生构建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和掌握疾病预防知识都有重要意义[7]。
当前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医学节肢动物的教学需求。目前各院校的节肢动物课程的课时设置普遍较少[8],但医学节肢动物种类多,知识点分散,学生学习难度大[9]。而且,医学节肢动物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目前,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一般是观察标本的形态特征,缺少对实际应用环节的联系,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思考,对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手段理解不深,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医学节肢动物的教学效果。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将师生融入特定真实情景中,学生在分析思考案例的前提下查找资料,在小组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中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获得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10],其特点适用于医学节肢动物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医学节肢动物教学实践。本文总结分析了该项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1 案例教学设计
我们首先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背景下医学节肢动物防制工作的整体观念,使其了解医学节肢动物防制工作的基本流程,掌握综合防制理念,了解风险评估和防制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改革课题小组讨论,制定课程标准。其要点在于突出应用环节,即培养学生制定医学节肢动物综合防制方案的能力,要结合案例的地理气候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现状、防制对象特点和风险等级等实际因素来确定防制方案。
结合当前医学节肢动物防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小组经过讨论研究设置以下案例:①海外援外医疗队营地的蚊类防制;②热带岛礁蝇类防制;③船舶环境中的蜚蠊防制;④丛林地区医学节肢动物的个人防护。教师根据拟定的情境案例编写教案并制作教学PPT。内容主要包含每个案例题干的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要点以及防制方案制定的主要原则。以上要素经研讨后形成最终意见,从典型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新闻报道、文献检索、现场调研等途径搜集资料,丰富和完善案例,使其更贴近实际,增强学生兴趣和代入感。教师提前研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案例点评的针对性和效果。
教师在授课前将授课对象划分为学习小组,向各学习小组布置案例,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制作PPT、分析案例题干的关键信息、隐含的背景信息、应采取的调查方法以及不同调查结果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总结医学节肢动物防制工作的要点和特殊性。学生学习小组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案例分析和防制方案制定,每位学生上交1份案例分析报告;每组选1位代表通过线上汇报,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教师现场评论讲解,给定小组成绩。课后,学生完成学习效果评价的调查问卷,教师分析问卷,总结案例教学经验,查找不足。
2 案例教学实施实践
2.1 案例构建和任务布置
本次案例教学改革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和临床医学五年制2个教学班次分别完成了实施。除教学班次外,其余各教学要素相同。教师将每个班次学生分成4组,每组布置1个典型案例。
以蚊媒防制为例,具体的情境设置如下:袁医生接到医院指派任务,即将参加援非医疗队前往非洲某国执行医疗救助任务1年,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救援队基地位于非洲某地,终年炎热,是疟疾、登革热和黄热病的流行区,每年当地都有大量病例报道,并有死亡病例。据了解,当地按蚊、库蚊和伊蚊的密度均较高。请学生为袁医生提出蚊虫防制的建议,以保障医疗队医护人员健康。又如船舶蜚蠊防制情景中,教学案例设置为:高医生是某国际航运船舶的随船医生,负责临床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近期船员们反映餐厅时常见到许多蟑螂,甚至在消毒柜中发现蟑螂尸体。该船舶主要活动区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区域,在国内外各港口间频繁停靠。请学生为高医生提出蜚蠊防制的建议,控制蜚蠊密度,以保障船员健康。
案例布置后,每组学生都要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撰写1份分析报告,要求包含案例要点剖析、医学节肢动物特征分析、防制方案拟定。各组讨论后还需要制作1份PPT,在线上课程中进行汇报交流。
2.2 学生汇报和交流点评
各组学生按照案例顺序,进行案例分析汇报,时长控制在8-10 min。汇报完毕后,教师安排互动交流,并进行点评。实施过程中,学习小组都能认真准备汇报幻灯,并进行小组讨论。
在蚊媒防控的案例分析中,学生大多能够分析出蚊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主要危害,能制定针对蚊媒的基础防制方案,但忽视了隐含条件的分析:营地地处国外,营地内外的处置方法有较大区别,内部区域由医疗队管理,可进行环境治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防制方法消灭蚊虫。考虑到行政管理的问题以及某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的法律、宗教、风俗习惯方面的问题,某些杀虫剂不便于在基地范围以外喷洒,医生也不宜未经允许处理孳生地。医生如外出采购生活物资、野外训练、医疗巡诊等,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部分学生仅能制定出防制原则而不能细化到具体措施,这也体现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衔接问题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事实。
另外,学生在专业术语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针对医学节肢动物应使用“防制”而不是“防治”;“孳生地”而不是“滋生地”;“驱避剂”而不是“趋避剂”等。教师对学生上交的报告进行点评分析。多数学生案例分析报告紧贴实际、分析详细、条理清楚、引用专业资料、适当配图。少部分学生分析报告未结合实际、完全照搬书本条目、错别字较多、措施过于泛泛而谈。
2.3 教学评价和总结
课后发放案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体现对医学节肢动物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医学节肢动物防制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对于案例式教学方法的体会、意见和建议。教师在2个教学改革实施班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1份,其中临床医学八年制班次51份,临床医学五年制班次120份。
68.6%的八年制学生和66.7%的五年制学生有过案例教学的经历。在本次教学课前案例准备中,在查找资料方面,90%以上的学生都能利用通用搜索引擎和课本、教学PPT查找资料。另外,所有的八年制学生均查阅过专业学术期刊书籍,而五年制学生为61.7%。78.4%的八年制学生进行过小组讨论,五年制学生为64.2%。
我们调查学生对4组案例汇报效果的评价,并统计平均值。80.4%的八年制学生对各小组案例汇报评价为优秀,17.2%认为良好;59.2%的五年制学生对各小组案例汇报评价为优秀,35.2%认为良好。98%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案例点评效果良好。八年制学生中有90.2%对本次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感到满意,五年制学生为81.7%。
8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和完成本次案例式教学,提升了对医学节肢动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医学节肢动物防制问题的思考,促进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医学节肢动物防制的实际问题。
教学改革课题组教师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收集整理学生制作的PPT、撰写的分析报告以及教师的点评PPT、教案等进行汇编,保存相关资料,讨论补充案例库的建设,完善教学流程,为后续的实践提供参考。
3 教学体会和思考
3.1 案例式教学在医学节肢动物授课中应用的优点
案例式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11]。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医学节肢动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代表性的情境案例,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既有理论知识的回顾,又鼓励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合理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积极鼓励其自我学习和研究。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课堂展示环节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所授课程进行全面总结和思考,可以为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资料。本次案例式教学在2个教学班次中实施的总体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前参与度较高,认真分析准备案例,积极展开小组讨论,精心制作汇报PPT;教师提前优化教学案例,点评到位;本次案例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医学节肢动物动物基础知识和防制手段继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案例式教学在医学节肢动物授课中应用的优化
结合本次案例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医学节肢动物的案例式教学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实际,切入点合理,判断要素准确多样,隐含因素设计巧妙,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控措施合理可行,并尽量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整理临床医疗、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及最新科学研究热点等包含医学节肢动物防控的代表性案例,比如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新疆北湾蚊虫王国等。教师精心设计、制作高质量的教案、PPT,借助丰富的图片、动画及视频等辅助讲解,使分析点评效果更佳[12]。②教师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加入实践教学内容,比如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灭蚊灭蝇药品和消杀装备,实地布置诱集装置等,使学生对现场工作的流程更加熟悉。③教师做好教学评价和总结归纳。教学反馈问卷增加学生测评环节,酌情设置案例教学评分占考核成绩比例。同时,案例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师尽可能安排小班授课便于开展讨论交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案例和授课方案[13]。
3.3 案例式教学在医学节肢动物授课中应用的改进方向
目前,案例式教学在医学节肢动物课程开展不多,在具体应用上还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①在医学节肢动物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较少,案例库不够充实。教师需要进一步扩充、整合素材形成更加优质的案例资源库。②医学节肢动物种类多样,专业性较强,授课难度大。医学节肢动物基础知识以及防制手段的具体应用和实践要求教师对节肢动物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等多个方面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然而,目前开展案例式教学需要的师资力量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充教学力量。③除临床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医学生也需要学习医学节肢动物课程,但两者的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可能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他专业学生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可能性和方法。在这些专业开展案例式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收集意见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设计,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实际授课需要。
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节肢动物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学节肢动物的教学质量。在医学节肢动物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不同专业的案例教学方法,增进师生交流,及时调整改进授课方式,进一步提高课程的专业覆盖度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