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
2022-02-16臧豪杰张曼曼
臧豪杰,张曼曼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发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百年现代化探索实践逻辑相结合的产物,闪耀着哲学光芒,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纵观当今国内外局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风云下,以美西方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遭遇诸多现代性难题,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唯一性的神话不攻自破;而在中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下,经过十八大以来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今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身处两个历史交汇点的重要关头,如何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深入探究其本质属性、基本特征与价值意蕴,是一个兼具理论与现实属性的尤为重要的问题,亟待从哲学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究。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与根本属性,需要依靠人的理性思维加以把握。准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厘清其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区别以及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场
18世纪爆发的工业革命,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巨大的生产力很快从工业蔓延至社会各个方面最终引发西方国家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近代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自此资本主义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先河。此后很长时间,现代化总是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西方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促进生产力跃升、引发社会深刻变革,体现进步、繁荣、文明与富裕;但另一方面文明与进步的背后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更多体现的是侵略与罪恶。[3]23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其亲历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客观剖析,既肯定它对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同时也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在此基础上作出预判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是必须经历且不能逾越的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至一定阶段,社会主义将会取代资本主义,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所以在马恩二人的构想中,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是分属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两个范畴,二者是“历时性”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十月革命”的胜利却使俄国在落后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直接跨越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鉴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俄国并没经历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而直接从传统社会跨越至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态下,以俄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同时面对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的双重任务,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则变成了“共时性”的关系。[4]45至此,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命题出场,如何把握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省思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率先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尝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极端情况,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极具开创意义。从苏联建立至一跃成为可与美国争霸的军事强国再至苏联解体,短短数十年,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成就与危机并存。抛开党的领导、意识形态斗争等原因,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走不通,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这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最终失败。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共产主义笼统的想象来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机械追求公有制、国家计划、重工业等,而忽视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离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现代化?片面地将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附庸来建设,甚至主观划定市场化、城市化等现代化基本特征为资本主义的专利并强制反对,罔顾客观规律,不断放大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矛盾,导致二者严重背离,使得苏联矛盾长久积压、最终爆发。
(三)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及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苏联为师,但在借鉴苏联模式过程中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援华专家,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期,其间出现了曲折。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审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总结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清晰。首先,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思想解放的新风,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思想条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严重挫折,邓小平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对现代化的认识不够。那么如何实现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呢?邓小平酝酿已久得出的答案是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的紧迫性,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5]15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突破了苏联模式影响,将生产力实际与建设追求社会主义内在联系起来。关于二者关系,他还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式道路”的命题,强调“现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163在“中国式道路”这一命题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破旧立新的改革力度贯穿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大局考量制定适应现实生产力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特定政治条件的基本政治路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不断从横向维度与纵深维度拓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局面。[6]89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迸发强大优越性的制度基础下,现代化建设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新形势、总结新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有了更新的思考。2020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圆满实现,党的十九大在“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两步走”安排,对后30年如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系统详尽的战略安排。总的来看,现代化建设理论及实践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有着与时俱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目共睹。实践层面,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历经三次伟大飞跃;理论层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较深的理解,始终坚持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真理不变之外,还形成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一系列新论断。其次,现代化建设理论及实践不断丰富。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划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7]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有学者认为这是继“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化”,简单将其与四个现代化并列,并没真正认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制度保障贯穿四化建设过程中,并提升至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标这一高度。这一决策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整体发展,强调制度现代化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上升至制度层面,不断拓展现代化的广度与深度,广度上不断助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现代化,纵深上强调制度现代化为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最后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新突破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对二者互相联动促进规律的新认识。开始尝试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体两面”来构建,即在新时代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不仅在横向上协调好各个领域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更要在纵深上把握制度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深度融合。[4]45
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二者关系及规律的正确把握,从根本上厘清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性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框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反过来,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活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外在特征
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揭示的是表面、外部的内容,可以直接感知。现象和本质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前者凸显事物外在后者则框定内在,但同时任何事物的本质都需通过现象表现,任何现象也都直指事物本质。二者的对立性要求人们不能仅停留于现象层面而忽视事物本质,统一性则给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认识事物内在本质提供了条件。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象”,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外在特征与基本要素,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中国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认为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则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某一事物有共同之处。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这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恪守和遵循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原理。普遍性指的是具有各国现代化道路之一般性特点,特殊性则强调其独具的展示中国特色的那部分特性。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中国为实现现代化而选择的一条路径,同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众多路径一样,内在地包含了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和实践逻辑的把握,蕴含着现代化路径之共有的一般性特点。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之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8]52现代化内涵丰富,从广义上讲常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由落后至先进、由愚昧至文明、由贫穷至富裕的一段历史进程。形象地说,走向现代化的这段历史进程是置身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某一小段,这一进程历时虽短却经历骤变,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使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急剧变革进入工业社会,最终强大生产力不断渗透至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进而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更大文明的跨越。[9]16基于此宏观历史视角考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置身人类社会发展大进程下,从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改革100多年来的伟大奋斗,是中国不断寻求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各国现代化道路之一般性特点。纵观各国现代化道路,除去意识形态、领导力量、战略部署、步骤安排、对外方针等由各国具体条件决定的现代化构成要素的不同,各国现代化道路最根本价值旨归都在于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各国社会文明形态的跃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这是同其他各国现代化道路之共有特征。此外,在不涉及意识形态层面的现代化道路构成要素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强调以工业为推动力、注重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利用市场规律、建设新型城镇化、助力信息化等基本做法同各国现代化道路之基本特征相同。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经过实践检验的使中国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其成功密码在于对中国具体实际的最大把握,这条道路内在蕴含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特殊逻辑。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直观体现着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把握。我国现代化进程最早可追溯至近代。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试验了各种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对中国国情把握不足,简单套用西方模式,机械片面学习西方技术、制度及文化,实践证明这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自此,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了根本政治保障,一代代领导人接续奋斗拉开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序幕。现代化路径及具体举措的选择随着我国具体国情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呈不断完善的发展态势。面对建国后国内经济落后、工业体系很不完备的实际情况,历经探索、几经修改与发展,最终于1964年周恩来因时顺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明确确立为当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期目标。[10]26此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成为当时较为贴合新中国特殊国情的阶段性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现代化的理论主线。[3]23到20世纪70年代末,时代主题发生变化,邓小平认真审视,思考社会主义本质及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创造性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继而提出实现现代化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摒弃直接抄袭他国经验,开始探索适应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建立“中国小康式的现代化”标准,循序渐进分阶段迈向小康并最终实现现代化、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及步骤。至此,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体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出现严峻考验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要妥善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同时敏锐察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潮,强调要紧抓信息化这一核心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不断推进拓展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性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保障并改善民生,以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注重强调人民性,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研判主要矛盾变化的最大实际,认真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永续发展。[1]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殊性还体现在它独有的中华文化基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一般意义上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条道路成功开创的背后是七十多年风雨建国史的奠基,是百年党史的伟大探索,更是华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生发于东方、受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滋养。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如“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德不孤,必有邻”等价值理念,历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构建奠定了特有的文化基础。今天在众多场合,习近平常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简单八个字,蕴含着深厚的“经世致用”的文化底蕴。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仍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要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基因,更要赓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坚守现代化发展一般性规律,同时立足本土立场,把握具体国情与历史文化,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道路形态,现代化一般经验和中国特殊国情的完美结合,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性”。
(二)整体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推进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以经济利益为先的单向度模式,注重强调物质与精神两大方面的兼顾,深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特征。
物质文明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巨大经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经济腾飞速度可见一斑;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也有目共睹,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经济增速同比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11]2020年面对世界疫情、各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中国经济仍然保持正向增长,这充分展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奇迹。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切实的改善。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践行使得中国7.7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更是我国现代化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事实印证。如期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给接下来奔赴共同富裕,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注入了强劲的现实力量。
精神文明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鲜亮文明底色。谈及精神,习近平思考深邃,认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1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始终遵循着这一认识,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逻辑上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坚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平衡。人与人之间追求“人的现代化”即强调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秉持的核心要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为核心对西方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核心的文明超越;人与自然之间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规避了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教训,发挥了后发优势,在发展过程中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走出了一条永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色;国家与国家之间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判断下,积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实践上通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为全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理念。此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伟大建党等精神也不断丰富和延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为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供给持续精神动力。[13]10
总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协调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
(三)人民性: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的有机一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背后主体力量的推动和支撑。[14]61这条道路的开创与发展,背后最具决定性力量的是具有主动意识的人的因素,其中既包括上层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又包括底层无数广大人民群众的合力。至此,由上而下,齐心合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有机一体,二者彼此联动、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2]党的领导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5]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奠定条件。回溯我国近代化历程,西方列强侵略蚕食使我国被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此类危急情形,无数仁人志士给出了其“现代化方案”。洋务派、资产阶级派及新文化运动“学器物——学制度——学文化”的方案接连宣告失败,而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现代化建设才算奏响了前奏。中国共产党怀揣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解决最主要矛盾,发动无产阶级力量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前提,即现代化建设自此有了独立国家的根本政治保障;此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障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接续发展。从建国兴国到强国,70多年现代化探索过程中,我们很好地发扬了党的领导这一优良传统。因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现代化建设周期长且历经不同发展阶段,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的确立、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各方力量的调动统筹等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发挥着优势,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像西方国家因执政党变动而导致现代化事业中断反复的现象。
人民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现实运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书写历史的主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有其历史必然性。回顾我国现代化探索历程,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没有选择其他的现代化道路,根本原因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选择”,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同时秉持发展成果回馈人民、发展初心为了人民,时刻倾听人民冷暖,切实回应人民诉求、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此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6]610而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目标需要循序渐进,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中心地位,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不断朝着实现人的现代化目标奋进。
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地位二者是有机一体的。一方面,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引航向,充当决策目标、战略、步骤的“舵手”,而发展的方向确定以及具体战略、步骤的执行并非由共产党领导人主观决定,最终决定权深深根植于人民的发展要求,即人民群众的向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如既往的追求与使命。另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则表现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人民上下一心所迸发出的凝聚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17]13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广泛调动不同建设主体积极性,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有机一体,鲜明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
(四)发展性: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8]737诚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整个社会“土壤”动态发展的属性亦给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恒新的生命力,即能够与现实保持强烈共振、并通过这种变化发展给自身注入源源不断新鲜血液的“生命动力”。[14]6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现实生发、并随现实发展,秉持了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守正“守的”是关乎道路根本性质,必须牢牢把握不能变的东西。首先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植根于社会主义国家生发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国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且经实践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二者相互联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诸多现代性困境,具体表现为经济上资本支配一切、贫富差距显著;政治上民主法治虚伪、政权为资本服务;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精神世界贫瘠、全球冲突加剧等无解的原生性问题。其次价值初心不会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蕴含深厚人民性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指导思想是为无产阶级发声的马克思主义,领导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主体力量是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最终价值旨归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所选、人民所盼、人民所求为其奋斗目标,这是道路成功开创的历史必然性,是无论如何不能变的。最后,现代化的建设主题不会变,那就是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目标贯穿各个发展阶段,始终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它与现实“同频共振”,随时代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并呈全面深入趋势。从历时性角度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再至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三次更替升级:由落后的农业国至落后的物质生产再至生产力不平衡、不充分,显著变化见证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与此相对应,现代化建设不断创新、系统布局呈不断拓展深入趋势。由最初聚焦工业的单向度发展延展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再到逐渐重视“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最终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发展格局。从宏观世界现代化格局看,因为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安排、结构要素的不断创新,我国现代化道路实现了由“跟跑式”、“并跑式”到“领跑式”的超越。由机械学习、亦步亦趋到如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新文明形态,成为无数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守正“守的”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在坚持守正的前提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创新才有稳固根基和正确方向。相反,忽视守正而追寻创新,容易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创新“破”的是阻碍现代化发展的旧因素,“立”的是助力现代化发展的新因素。只有不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不会死板僵化,才能保持活力与生机。同样在坚持创新的前提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守正才能获得持久保障和不竭动力。反之,忽视创新而一味守正,容易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因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2]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秉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时俱进的“发展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价值定义是具有某种特殊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意义。如前所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备的本质属性及四大基本属性满足了特殊属性,从而使得其自然地带有鲜明的价值性。这种价值性也包含辩证的哲学意蕴,既有致力民族复兴的民族性印记,又兼具助力世界共同进步的世界性担当,此外在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二者的统一下始终秉持着正义性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毋庸置疑,它生发于中国大地、植根于中国具体实际、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在独有民族文化中氤氲而生、以致力民族复兴为使命追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版权”具有民族性;然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并非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孤立实践,它虽直面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却也回答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许多普遍性问题;虽有特定民族文化基因,却也汲取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虽致力于中国民族复兴,却也主动担当世界共同进步的伟大使命。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效用具有世界性。
(一)致力民族复兴的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以贯之的谋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其民族性最鲜明的体现。这条道路自开创以来就肩负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客观时代背景造就的,更是长久以来党和人民的坚定主观选择。19世纪40年代,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扩张下,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所以现代化方案一出场就带着谋求民族独立的使命。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由近代各阶级笼统的“方案”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工业化再逐步发展至“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最终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危机局势下追求民族独立使命的客观历史必然,更多发展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主观意志和坚定选择。
(二)助力世界进步的担当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就凸显,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价值与意义不断拓展,已经实现了由民族向世界的转变,呈现出巨大的世界历史性意义,[19]18体现出“胸怀天下”的价值取向。首先主张和平,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原始积累的罪恶性及当代表现出的扩张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秉持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文明思想,赓续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和平崛起道路;其次致力发展,中国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不断释放内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此外,积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推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体政策与顶层设计同步助力世界共同进步;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尊重文化差异,肯定各个国家现代化路径的多样性,并广泛借鉴各国先进文明成果;以中国方案拓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深入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交融,折射出先进的现代化文明发展理念。总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将二者内化为自身伟大追求,掷地有声地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义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哲学维度出发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性质的内在本质;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下突出的“中国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中展现的整体性、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有机一体而内含的人民性、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下蕴含的发展性的外在特征;以及致力谋求中华民族复兴与世界共同进步相统一下正义性的价值属性。由内而外、鞭辟入里地全面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其本质、特征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此外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其蕴含的浓厚辩证哲学意蕴,有助于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