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管理到复杂系统管理
——写于《系统管理学报》创刊30周年之际
2022-02-16盛昭瀚
盛昭瀚
(南京大学 工程管理学院,南京 210093)
1 管理的系统性与系统性管理
《系统管理学报》早期是1992年5月创刊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年更名为《系统管理学报》,并改为双月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总结和回顾《系统管理学报》这30年,其中镌刻着我国老一辈著名系统工程学家王浣尘教授及此后一批优秀中青年系统工程学者的辛劳。学报主编陈宏民教授在纪念本刊创办二十周年成就时所说的“艰辛的辉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无论是早期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还是现今的《系统管理学报》,“系统”一直是该刊学术思想的内核,有其深刻的蕴意。
“系统性”是一切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属性。这样,“系统管理”就是以“系统性”为思维原则的“系统性管理”,它的核心原则在于依据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生产造物的管理问题。在把生产造物视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思维下,通过系统的要素分析、关联分析、功能分析和组织行为分析,从整体上规划、设计、组织生产造物实践;在具体技术层面,采用明确目标、严格分析、注重定量化和程序化进行生产造物活动的规划、设计与现场活动协调,以实现生产造物整体目标优良的综合效果。概括地说,系统性管理就是坚持和保证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相统一的管理模式。
这一核心原则十分重要,它告诉我们,系统与管理基本属性的同一性揭示了系统与管理之间本就存在的相互融通的学理性。它不仅可以在管理实践中提供一般的系统性规划、配置和组织管理活动原则,而且随着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自身的发展,还可以与时俱进地不断拓展出新的以系统为“根”的学术主张与知识变革。当前渐成热潮的复杂系统管理就是一个示例,这就是为什么《系统管理学报》30年能够笃步前行,取得“艰辛的辉煌”的基本原因,也是《系统管理学报》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能够不断涌现出持久张力的重要原因。
2 管理理论的哲学思维
任何管理理论形态都属于主观的存在,它来自于人类管理思维对于管理活动与现象世界原因解释的主观构造。在一般意义上,管理理论是人们在管理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中,依据一定的哲学思维建立起来的系统化与逻辑化知识体系。
管理理论之所以要以哲学思维为依据,是因为任何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都要有其逻辑起点,都需要在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即在哲学思维层面确立对该领域问题本质属性的认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般不能仅在该领域之内、该领域局部范围内或者该领域具体技术和方法层面内实现,而要在与该领域有着紧密关联的更高层次、更大尺度、更多维度上进行探索,并在哲学思维层次上,明确该领域问题的本质属性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另外,哲学思维要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只有确立了哲学思维才能明确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与方法体系。
这说明,哲学思维的辩证性、批判性以及强调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为我们不断开展管理理论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思维范式。
3 复杂系统管理时代的到来
在包括社会、经济、科技与工程等人类广阔的管理实践领域,不论出现过怎样的曲折,但总体上是一直向前发展和进步的。一方面,管理活动与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不断以新的管理哲学思维引导人们的管理实践;另一方面,管理哲学思维的进步对人类管理能力的与时俱进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具体地说,当今管理哲学思维尤其强调以下几点:
(1) 复杂性。当前几乎所有管理活动、现象与问题,无论在领域、方向和类型上进行怎样的细分,我们都可以在“复杂性”意义上凝炼、抽象它们本质属性的同一性、普适性与规律性,并从复杂性这个“根”上揭示管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规律。
(2) 变革性。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管理学学术发展道路中出现了需要做出重要战略性选择的“转折点”,要求我们在转折点上辨识与确定管理学术发展道路的新的前进方向。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最重要任务是要强化我们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理论价值的能力。
(3) 统领性。一般来说,管理活动与过程是人们依据“设计的知识”来实现的,由此可知,管理理论不仅直接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认知引导与方法支持,更为管理主体传递思维的力量与行为规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统领性能够引导人们用好现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还可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引导人们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正确的哲学思维是实现这两点的的指引和基本保障。
总起来说,“复杂性”最具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性,是当今最有理论价值的现实问题属性的概括[1]。具有复杂性属性的问题既有着作为管理理论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品质,又鲜明显示了当今复杂性的时代特征,因此,在所有的管理科学问题中,复杂性最能够表现出问题的现实价值。积极关注和应对“复杂性问题”将使我们能够站在哲学思维的高度,获取管理哲学思想的力量,可以在管理科学研究中捕捉到更具理论价值的问题,提高看透问题本质属性的能力。在人类面临着深刻的时代性社会变革的今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与管理范式的转移,这是最现实的形成管理复杂性特质的普适性渊源。
面对管理复杂性特质问题的挑战,我们需要仔细而深刻地进行思考:
(1) 必须正视由时代性派生出的现实的复杂性管理新形态及其内涵,需要确立适应性的管理新思维。
(2) 虽然在某些场合仍然可以因袭和借助传统的管理思想与理论观点,并且也能有某种成效,但这一种赋能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复杂性对管理理论创新的强烈需求,我们只有实现新的思维范式转移,才能够直面当今复杂性管理真问题与大问题。
这是当今人类发展道路重大变革对管理学领域哲学思维与理论进步高品质的呼唤。可以预见,我国管理学界一定会坚持不懈地把管理理论的时代性与我国管理实践本土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人类共同的管理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概言之,在当今管理实践活动与管理学术研究中,以具有“复杂性”属性的管理实践、管理活动与管理问题为导向,无论对切实解决现实中的重大实际问题,还是在新的管理哲学思维范式引导下,提出关于这类管理活动与问题新的学术主张与知识变革,形成管理学新领域理论体系都具有迫切性、重要性与现实价值。
这一重大现象被人们称为复杂系统管理时代的到来。
4 复杂系统管理的学理要点
受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在本文中详细介绍复杂系统管理的学术内容,以下仅对复杂系统管理的学理要点进行简要梳理。
“复杂系统管理”是由“复杂系统”与“管理”融合并具有实在、清晰与牢固学理性的科学概念,它的最基本构件是“复杂系统”,作为科学概念,“复杂系统”不是自然语言的“复杂的系统 ”,“复杂系统管理”也不能直白地理解为“复杂的系统管理”。
在近百年不同领域的科学发展历程与情境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关于复杂系统的认知路径,这都是人类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欧美基于复杂性词汇(复杂性科学)的复杂系统观与钱学森复杂系统观相比较可以发现,前者适应于自然系统复杂性,后者适应于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复杂性。
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主要是指在复杂社会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一类复杂性问题(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中的科学问题),不宜把这类问题的“复杂性”仅仅作为一种人为的定义来研究,而应该从本质上以系统哲学方法论来辨识和规定。具体地说,凡是不能用还原论方法或者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还原论不可逆)问题而要用或者宜用新的科学方法处理的问题,都是复杂性问题。钱老认为,与其空谈复杂性,不如从研究各类具体的复杂系统入手,寻找解决具体复杂系统的复杂性问题,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理论体系。钱老讲的复杂性问题,是一类还原论不可逆的“复杂整体性”问题,这是钱老关于复杂性思想的灵魂。同时,在钱老构建的系统科学体系内,还原论不可逆(复杂整体性)衍生出了一类复杂系统的基本属性,即基于复杂整体性的复杂系统。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与深化,在管理学领域,如同基于系统性形成了“系统性管理”一样,基于复杂性也形成了“复杂性管理”。复杂系统管理是“复杂性管理”类中一种有着独特性且对还原论不可逆复杂问题的管理范式,钱老的复杂性思维与复杂系统观已经成为这一复杂系统管理思想的内核与底蕴[2]。
钱学森通过复杂性哲学思维延伸出复杂系统本质属性,充分体现了中华哲学的文化蕴意,并在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一体化上凸显了中国学术特色。在这一学术大背景下,当今我国各个领域的复杂系统管理思想、学术与实践创新为中国特色复杂系统管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思维本质上讲,不应把“复杂系统管理”仅仅看作是复杂系统学科与管理学科在技术和方法层面上的交叉和融合,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当传统管理思维、理论与方法在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整体性问题挑战时,出现了驾驭、应对与解决复杂性管理问题能力不足的困境,人们适应性地通过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在复杂系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一次面对复杂性管理体系的整体性重构与升华。它是管理哲学对管理思维与实践范式转折的一次援助,也是中华哲学思维在管理学普适性知识变革中的一次思想力量的显示。
30多年前,我国学术界曾跟随国外复杂性科学思想与话语路径积极探索过社会经济系统管理问题,取得了多方面的体验。今天,一些学者仍然在这一条路径上继续向前,呈现出当今我国复杂系统管理学术发展百花齐放的多元化状况,值得肯定与鼓励。同时,在近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除了继续沿着国外复杂系统观学术思想与话语体系往前走,是不是更应该思考如何在解决我国大量、生动的复杂系统管理现实问题中走出一条中国自主性、原创性的关于复杂系统管理的学术创新道路来?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指明了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组织管理水平的方向。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做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明确要求,意义十分重大。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看,这里的“系统观念”相当程度上应该理解为“复杂系统观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提出了“十四五”18个优先研究领域,其中,复杂系统管理列18个之首,凸显了复杂系统管理研究为“十四五”期间重中之重、重中之先的地位。
上述表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复杂系统管理时代,复杂系统管理已经以其新的内涵成为当今全球管理学具有普遍公认的学术引领性、前沿性与厚重感的新领域。
5 系统管理向复杂系统管理的升华
10年前,在《系统管理学报》20周年之际,我有幸在《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第6期上发表了“湖泊流域系统复杂性分析的计算实验方法”一文,提出了“从复杂系统视角对湖泊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分析,揭示湖泊流域复合系统治理必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并作为认知复杂性新途径,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分析湖泊流域系统复杂性的研究方法”的观点。今天,一晃10年过去了,我国管理学术界对复杂系统管理的思维、理论的认识以及解决我国重要现实问题的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在不同领域中也都取得了复杂系统管理学术研究的新进展。
例如,在这10年中,我国学者基于复杂系统管理基本属性与逻辑体系,构建了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体系,在工程界,这一体系可以表述为“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3-4]。更有意义的是,我国学术界与工程界专家共同花了13年时间,将工程领域中复杂系统管理这一理论体系全方位应用到港珠澳大桥管理实践中,并共同整理成即将出版的学术专著《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中国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这一兼顾工程管理界语境与系统科学界语境的书名本身就体现了在祖国大地上开展复杂系统管理自主性创新所释放出的强大力量。
所有这些,既表明了在我国管理学界当今正形成“系统管理”向“复杂系统管理”深化与升华的大格局,也表明了在这样的大形势面前,中国管理学界更需要努力保证对中国复杂系统管理实践的尊重、对中国复杂系统管理经验的深度解读、对相关理论思考的精准提炼,争取从最初的问题设定、问题情景与价值观的表述到中国人对复杂系统管理的哲学思辨和理论总结范式,以富有普适性、自主性的中国式话语来表达好我们中国关于复杂系统管理的学术主张。
在《系统管理学报》创刊30周年之际,期盼《系统管理学报》这样以“系统管理”学术研究为初心的优秀学术刊物进一步担当起发展我国复杂系统管理学术的历史责任,在全国系统管理研究领域中发挥更大的学术前沿与引领作用。
祝《系统管理学报》的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