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糖萼指标的影响

2022-02-16卢丽波李雯张煜方玲朱晔李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白质内皮胶囊

卢丽波 李雯 张煜 方玲 朱晔 李晓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93)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记忆、认知缺损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VD发病机制复杂,脑血管功能异常引起慢性脑灌注不足进而诱发神经元细胞及脑白质损伤是VD发生及发展的主要原因〔1,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诱发脑灌注不足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糖萼(GCX)为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一类绒毛状多糖蛋白复合物,对血管通透性、收缩/舒张功能、抗凝血等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生物结构〔3,4〕。本研究拟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V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D患者GCX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96例VD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断标准探讨》关于VD的诊断标准〔5〕,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V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32±10.76)岁,平均病程(2.52±0.79)年;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71±11.46)岁,平均病程(2.31±0.81)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调脂、抗栓、控制血糖、降压、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盐酸多奈哌齐(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72),口服,5 mg/次,1次/d;观察组在接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同时,加服脑心通胶囊(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0527),2~4粒/次,3次/d,治疗周期2个月。

1.3检测指标 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神经因子〔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血发病因子(vW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i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GCX损伤标志物〔Syndecan-1、硫酸肝素(HS)、透明质酸(HA)〕水平;测流暗影成像技术测定患者舌下GCX厚度,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患者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价患者脑白质损伤情况;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

1.4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治疗后MMSE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有效率〔6〕。显效: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改善≥5分;有效: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改善1~5分;无效: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改善≤1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或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神经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100β、NSE水平显著降低,N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S-100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因子水平比较

2.2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WF、VE-cadhein水平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vWF、VE-cadhein水平低于对照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3两组糖萼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yndecan-1、HS、HA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糖萼指标、GCX厚度及脑白质损伤情况比较

2.4两组糖萼厚度及脑变质损伤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脑白质FA值显著升高,ADC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GCX厚度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GCX厚度高于对照组,脑白质FA值高于对照组,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升高,ADL、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2.6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n=48〕

3 讨 论

VD发生机制复杂,目前有学者提出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多种学说,但均无法解释VD的发病机制,V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7~9〕。V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病因,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16%以上,不同于其他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VD科学有效的早期治疗可预防及延缓认知损伤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实现认知功能损伤的逆转〔10〕。

目前VD的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或手段,由于VD发病机制复杂,为多因素诱发的脑病神经系统综合性疾病,单一靶点的对症治疗临床疗效并不理想〔11〕。传统中医理论认为VD属 “呆病”“痴呆”“文痴”等疾病范畴,因肾精不足、痰瘀阻络、气郁血瘀所致,属本虚标实,治疗应以“逐瘀化痰、补肾填髓”为主〔12〕。脑心通胶囊以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为基础,由川芎、丹参、水蛭、地龙、全蝎等16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研究显示脑心通胶囊可显著改善V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效果,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氧化方面〔13〕,关于其对VD患者神经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

神经营养因子在修复神经元细胞及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NGF为常见神经营养因子,可通过促进神经元细胞生长、分化,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及修复损伤神经元细胞;S-100β、NSE是评价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指标〔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心通胶囊可有效修复VD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与盐酸多奈哌齐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脑灌注不足在VD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脑灌注不足的主要因素。脑灌注不足可引起神经元细胞及脑白质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细胞坏死及脑白质弥漫性损伤,脑白质损伤后引起交感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6,17〕。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抑制V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白质损伤。

GCX是覆盖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多糖蛋白复合物,是内皮细胞发挥生物作用的重要结构,对维持血管通透性、收缩/舒张功能、抗细胞凝集、抗凝血等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18〕。GCX主要由核心跨膜蛋白Syndecan-1及HS、HA组成,通常情况下血液中含量极低,但GCX结构受到损伤后,相关指标含量显著升高〔19〕。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心通胶囊对VD患者GCX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及修复作用,盐酸多奈哌齐对GCX结构损伤改善作用有限。

综上,脑心通胶囊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脑心通胶囊通过稳定及修复受损的GCX结构,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从而实现对VD的治疗。

猜你喜欢

白质内皮胶囊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时光胶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时光胶囊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发现脑白质疏松不必紧张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