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风险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2022-02-16李彦红刘琦浩天津市第二医院检验科3005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彦红 刘琦浩 天津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3005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病死率均较高,且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趋势呈年轻化,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临床应在发病6h内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但治疗后仍易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CE),早期进行积极预测,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生化标志物辅助检查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检查手段,而AMI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3]。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为常见心肌酶,心肌受损时其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状态[4]。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AMI患者128例,旨在分析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与MACE风险的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28例。纳入标准:均伴有突发、持久、剧烈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型疼痛;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支冠脉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辅助检查确诊;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疾病;心肌梗死病史;合并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呼吸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甲状腺疾病。
1.2 方法 (1)血清心肌酶水平测定: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d采集空腹静脉血3ml,以3 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分离得到血清,于-4℃环境下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东芝120)测定心肌酶谱,包括AST、CK、CK-MB、LDH、α-HBDH。(2)治疗方法: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并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复发性心绞痛再入院、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n=23)与预后良好组(n=105),并统计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心率(HR)、收缩压(SBP)。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心肌酶水平。(2)采用Logistic分析A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3)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心肌酶水平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BMI、HR、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
2.2 A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分析,血清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A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
2.3 血清心肌酶水平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根据两组术后3d血清心肌酶水平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d血清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预测MACE发生的AUC分别为0.675、0.714、0.669、0.725、0.738,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后,获取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884,95%CI为0.812~0.921,敏感度为89.98%,特异度为92.54%,明显优于单独预测(P<0.05)。见表3。
表3 血清心肌酶水平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AMI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不同程度狭窄甚至堵塞,血供急剧下降,引发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性损伤[5]。临床给予针对性治疗后发生MACE的风险仍较高,因此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对预后进行准确评估,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心肌酶谱检测是评估心肌缺血性坏死、AMI病情、不良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健康人群血液中心肌酶含量较低,其水平无明显特征[6]。当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后,心肌膜通透性会明显增加,导致心肌中心肌酶进入血液中,血清中其水平会明显升高,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心肌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7]。基于此,本文对AMI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血清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其中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出现心肌损伤48h内AST会达到高峰,尤其是AMI发生时其异常升高最明显[8];CK、CK-MB多表达于肌纤维或心肌细胞中,在AMI患者心肌细胞破坏过程中,显著促进CK-MB的释放,导致外周血水平升高,心肌受损3~6h内其水平会逐渐升高,且在12~24h内达到高峰,是早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指标[9-10]。而LDH是心肌重要功能酶,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产物,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可催化乳酸氧化为丙酮酸,而α-HBDH是反映LDH活性的酶[11]。AMI患者由于长时间缺血缺氧,机体同期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大量LDH,血清中其水平会明显升高[12]。对于治疗后发生MACE的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更加严重,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同时表明上述血清因子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心肌酶在肾脏、肝脏、骨骼肌等多种组织中也广泛存在,缺乏一定特异性,依靠单一心肌酶因子会出现误诊。因此,本文为进一步探究血清心肌酶水平联合检测的预测分析价值,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心肌酶水平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884,高于单一检测(P<0.05),表明血清心肌酶水平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AMI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异常升高,且与MACE风险密切相关,对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