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菜用甘薯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
2022-02-16朱文斌
朱文斌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510900)
华南地区位于中国最南部,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 d以上,大多数地方降雨量可达1 400~2 000 mm。这些气候特征比较适合种植以茎尖、茎叶为食用部分的菜用型甘薯。华南地区是以广府人、潮汕人以及客家人三大种群为主的汉族分支,具有各自独特的菜系和丰富的饮食文化,对舌尖上的食物等要求比较挑剔,绿色、有机产品和养生产品普遍受欢迎。华南地区的菜用甘薯品种主要来源于广东、福建和台湾省,近20 a来华南菜用甘薯发展较快,菜用甘薯现已成为家户喻晓的健康蔬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已经成为日常餐桌上常见蔬菜之一。据初略估计,华南地区菜用甘薯种植面积在200万亩(13.3万hm2)左右。一般甘薯茎尖667 m2产量为2 000~3 000 kg,产值约1万元。笔者在广州从化区域下乡进行农业技术服务时,经常看到有农户和农场种植菜用型甘薯,收获甘薯茎尖、茎叶,但由于生产不规范,产量波动大,虫害发生比较严重,菜用型甘薯种植总体上缺乏绿色技术指引和指导。为了更好地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菜用甘薯,从源头上落实餐桌上的安全,总结和推广菜用甘薯绿色标准化规范化的栽培技术,为农户和种植者提供较好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1 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生长旺盛、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抗性强的菜用甘薯品种,目前华南地区经济栽培的菜用甘薯典型代表品种分别来自福建、广东,如福薯7-6、广菜薯2号等(表1)。
表1 华南地区菜用薯经济栽培典型品种
2 无毒苗来源与种薯扩苗繁苗
2.1 无毒苗来源
广菜薯2号
有条件的公司、农场等单位可联合科研院所或学校成立育苗基地,开展菜用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毒组培苗,用无毒组培苗培植和扩繁种薯,获得足量的种薯,其后排种繁苗满足生产需求。没有条件的种植户、农民合作社可直接从育苗基地购买。一般在3月上旬准备好扩繁苗,以便适时种植。
2.2 种薯培育前的苗床准备
一般选择水源质量好、排水能力强、有机质丰富、地势平直、有阳光的农田作为苗床比较好,苗床垄面宽1 m左右,垄高35 cm以上,长度视田间布局情况和需要而定。
2.3 种薯选择及处理
一般选择无病虫斑、种皮光滑的正常完好的薯块(无芽眼、无切块、无预冷、无晾晒等要求)作为种薯,排种前需要先消毒,如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0 min。
2.4 种薯排种繁苗
一般3月中下旬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在露地苗床上开沟(宽25 cm×深15 cm)和淋水,把薯种横向排在沟里,以每10 cm间隔排放1块种薯,然后在其上盖细土层(2~3 cm,刚好盖住薯块),再在其上盖干稻秆保温。一般50 kg左右的种薯,可以满足667 m2田块的需求。有大棚或小拱棚条件的可以提早15 d排放种薯。
在种薯苗高10 cm以上,喷施速效肥如尿素水(尿素4~5 g/667 m2);30 cm以上时开始用小刀割顶苗种植(株行距10 cm×15 cm,假植)。原苗每株留3节左右,继续施上述肥料促进其侧芽生长,至苗高30 cm左右时再割苗栽种(假植),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繁苗的数量目标。
3 栽培关键技术
3.1 选地整地
选择肥力相对较好、土壤松软、排灌比较方便的砂壤土地块,如水稻田、玉米地、豆地、菜地等,2月下旬,翻耕晒白7 d,整地时加入磷肥20 kg/667 m2。种前提早7~10 d将大田整好,一般畦面宽120 cm,畦高30 cm。
3.2 施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如667 m2用有机肥3 000 kg,配合复合肥(15-15-15)50 kg。
3.3 定植
一般割顶端扦插苗长度25 cm左右,斜插深度为1/2左右,株行距20 cm×30 cm,667 m2栽植8 000株或以上。扦插前对苗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其基部10 min。在华南地区,一般3~8月可以种植,可根据需要,分期多批次种植。
3.4 田间管理
①补全苗 一般扦插,要求尽量一次全苗,若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足。
②摘顶 一般在薯苗植株高30 cm,有8~10片叶以上时,摘心,打顶,促分枝,提高早期产量。
③肥水管理 一般要求每采收茎尖2次,追肥1次,每667 m2施尿素15 kg、51%硫酸钾型复合肥25 kg为宜,穴施或撒施,或者以猪粪沼气液过滤后滴灌追肥。
露地种植应经常淋水,每天1次;棚内种植常喷水,2 d 1次。保持畦面湿润,但不能积水,雨水天气则需要排水防涝。
4 病虫害防治技术
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低毒农药防治为辅,保持绿色防控为原则。
4.1 病害防治
主要预防甘薯蔓割病、疮痂病、茎腐病、病毒病,一般采取无病种薯,薯块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0 min;培育无病壮苗,扦插时薯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其基部10 min。病害以预防为主,一般不需喷药,发生病害人工拔除病株。
4.2 虫害防治
主要有甘薯斜纹夜蛾、甘薯天蛾(Agrius convolvuli,天蛾科虾壳天蛾属的一个种)、蚜虫等,可诱杀,如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糖醋液。选用3.2%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甲维盐乳油3 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700倍液中的1种,均可喷雾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等,一般2~3次,间隔期3 d。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蚜虫等,一般2~3次,间隔期7 d。
广菜薯2号包装上市产品
5 采收
4月初开始扦栽,5月底即可开始采摘茎尖销售,露地种植可持续采摘到11月,在大棚温室设施条件下,可全年生产和收获。
产品采收标准:茎尖顶端长12 cm左右,这时一般有6片小叶,以手折断,脆嫩、不带丝为最佳。
采收时间:每天10:00前进行,每隔7 d采收1次,一般可采收10次以上。
采收时每条分枝留3个节,以促进侧芽生长。以广州从化种植广菜薯2号为例,高产水平667 m2产量在3 000kg以上,产值在1万元以上。
采收的茎尖产品需要冷库冷藏保鲜,采取冷链系统全程运输,可以保持鲜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