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2-02-16孙荣敏
林 澎 孙荣敏
(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1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
当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的热点。高层次创新人才在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科研团体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团队的骨干、先锋、核心和领军人物,对单位和团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项目组认为创新人才分为4个等级:具有完成课程任务能力的普通(一般)创新人才,具有完成课外专业科技创新活动任务能力的突出(优秀)创新人才,具有承担创新项目和管理创新团队能力的高层次(卓越)创新人才,具有带动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顶尖(拔尖)创新人才,数量类似金字塔由下至上逐渐减少的形式,因此能够这种接受高层次培养的学生是少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是采用精英式教育。这些被培养的人才是有着对创新事业强烈的激情、创新未来崇高的理想、创新成果殷切的期待、创新成功迫切的渴望、创新实践十足的干劲,能经受得住各方面的压力、打击和考验。
何为高层次创新人才?课题组认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是相对的,是较比其他层次人才而言的,也可以称为卓越型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在项目和团队中应有以下几个特质:具备完整的创新人格[1]、端正的创新态度、时刻的创新意识、活跃的创新思维、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创新理论、丰富的创新经验、宽广的国际视野、全盘的大局观念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强的资源发掘、获取、利用、整合和协调等能力,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能够承担复杂工程项目的解决方案制定和分析、制定安排和计划、参与具体设计和实施等任务,并能够完成团队带领、建设、管理、团结和发展等工作。
2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
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2],问题直指当前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再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新一代学生特点,最终从学生身上体现出了无杰出人才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看。
2.1 高校问题
培养方案无法私人定制。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深度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主要大众人群,而绝大部分学生以就业为目的,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指标要求、课程体系、政策导向等主要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一般创新人才,因此难以满足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不会根据个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课堂教学无法因材施教。传统课堂采用班级教学,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相关创新内容教学较少,同时课堂“一刀切”式的授课也不能满足人才个性化培养,也只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为准绳,无法设置更高要求以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现象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很难系统化和全面化。
教学资源无法应有尽有。创新人才在第二课堂培养需要多种多样教学资源,首先活动机会和名额有限,其次创新合作伙伴有限,再次创新导师数量、时间和精力有限,最后创新活动设施和场地有限。随着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所需资源种类愈来愈多,庞杂的资源投入大、维护难、教学经济性不高,因而放弃建设,师生在其中也很难放开手脚大有作为。当前,资源不足是掣肘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政策引导无法动人心弦。参与竞赛获奖有一定的奖励,但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微乎其微,尤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虽然学校设置了创新学分,但大部分学生参与学术讲座即可修满,只有较少部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另外,每年创新活动宣传和组织并没有摆到突出的位置,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兴起甚至将竞赛活动边缘化。
培养体系无法尽善尽美。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止步于突出层次,对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没有完整的培养体系,对以上提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方方面面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培养,原因或者资源不够,或者方法不对,或是意识不足,无论什么原因,都使得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不系统、不充分、不全面、不完整、不高质、不高效。
2.2 学生问题
学业规划没有宏图大略。对于一般大学生,刚刚入学不知如何规划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生活,没有做好大学学业规划的能力,对大学纷繁复杂的信息没有辨别方法,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清晰,对创新人才没有概念,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向创新人才方向靠拢意愿不强烈。即使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利用资源提升自己不充分,对自身需求和创新能力完善不是完全清楚。
专业理想没有高瞻远瞩。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多以完成学业为目标,对知识不以长期应用为目标而学习,对成绩得过且过,导致课程学一门丢一门,主动寻找知识应用环境的意愿不强烈,参与学科竞赛只为获得荣誉凑够学分态度不在少数,创新知识现用现学,没有储备意识,这种专业理想的短视普遍存在,没有给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成才之路没有坚定意志。参与创新活动后的学生其创新能力较为出众,从一般创新人才中脱颖而出,而在向着高层次创新人才迈进的时候,要主持项目管理、作品创新、技术摸索、团队管理、物资采购、加工制作等众多方面工作,要承担重要的责任、顶住多重的压力、牵扯更多的精力、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多半人起初就望而却步,也有人半途中折戟沉沙,最后成功人数十之一二。
对于以上学校和学生问题来说,是固有的“硬伤”,无法自我“修复”,最多只能小步修改,但不可能根除其弊病。本着“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理念,学生的问题也需要学校想方设法地处理,因此,学校要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的重大任务,走出困境,开拓未来。
3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改革、方针政策导向、培养阵地迁移、教育思路转变、资源建设配置、教师施展空间、组织管理创新等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与重构,在尽可能波动小、投入少、效果好的前提下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让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方面受益。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与创新内容深度融合。学生专业知识、技术和操作等相关教学内容与创新内容结合教学,考核多采用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强的题目,课程彼此衔接的同时将创新内容同步衔接,课程体系明线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暗线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增加创新学分比例,开设专业创新课程。
政策制定引导和鼓励师生创新活动力度加大。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学生不断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多方面制度联动,从学生内心和内在两方面驱动,同时推出相应的奖励和鼓励政策并减少烦琐程序,基于教师充分的自由度,让指导教师放开手脚指导学生。另外,建立可持续改进的反馈制度,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师生的创新活动。
建设师资队伍并鼓励教师探索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聚拢指导教师并制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指导教师建设学生创新团队,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
4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项目组以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本校”“本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多年实践,持续进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课程体系,重构了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校院2级制度,不断深化本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行,主干课程皆有理论和实践,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创新中,有清晰的创新课程体系脉络,在专创结合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置了2个学分的创新学分,需要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同时课设机械创新设计理论课32学时2学分及机械创新实训实践课2周2学分,开设跨专业选修课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理论课32学时2学分,形成个人学业外驱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系统的教授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评价、创新成果、创新实践等全面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
鼓励政策方面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创新活动,本校有创新奖学金、创新团队荣誉、科技创新达人等评选制度,本院学生评优、评先、入党方面优先考查参与创新活动效果和经历,形成个人理想内驱动。同时校院二级联动推出科技文化节、机械制图竞赛定期特色活动制度,提供给学生竞赛机会和学院选拔人才的机会,建立竞赛组织管理制度,对应国赛和省赛设置校赛,充分给予学生项目开展和团队管理的实践锻炼机会。学院牵头学校支持建设了学生创新活动空间,内含活动场地及加工设备,同时还提供会议室和路演室,学院提供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硬件保障。学校和学院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为学生提供活动经费。
指导教师方面成立了指导教师团队,各指导教师成立个人工作室,建设各自学生创新队伍,将创导师工作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采用“导师制”规划和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目标,采用“现代师徒制”在大创项目中培养和锻炼不同年级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采用“工作室制”在学科竞赛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实践和创新经验,“三制”融合模式及创新平台构成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必备要素。
5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
项目组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毕业2016、2017级学生约20人,至少10人对标达到高层次创新人才标注成才率50%以上,其余学生能力出众。毕业生中,在校入党5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省级奖学金3人,全体获创新奖学金,6人参加学科获国家级奖项,全体获省部级奖项平均每人3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平均1.5项/人,参与企业横向课题8人,参与并获专利平均2项/人,毕业后考取研究生2人,进入地方国企和高企就业负责技术工作50%以上。本项目教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团队在校生2018、2019、2020级约20人,目前获省部级竞赛奖项平均3项/人,校级竞赛2项/人,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级1项,参与省部级项2项/人,校级项目2项/人,参与并获专利1项/人。
6 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是高校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在随着新时代、新状况、新变化而需要不断地研究,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少数群体,是突出创新人才的出口,同时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入口,承上启下。课题组研究高校人才培养的“通病”,而这些“通病”是不可根治的“顽疾”,这就需要从课堂系统外引入解决办法,通过制度引导、创新团队建设、导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成功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高质量地培养出高层次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