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体育课长跑教学之探究
2022-02-16贺广
贺广
随着国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课长跑教学成为体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体育长跑,不仅帮助学生培养上进学习、努力拼搏的学习精神,更能锻炼中专年龄段学生对以后人生道路的规划思想。针对长跑运动项目锻炼强度大、路程时间长、练习过程枯燥影响学生对长跑教育课程热情等特点,中专体育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解决体育课长跑教学面临问题有进一步帮助。
针对当下体育教学结构,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加入长跑教育,不仅提高中专在校生身体素质,减少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还能有助于培养中专生独立上进、积极进取、勤奋刻苦与适应社会多变环境的坚毅品质。要实现这一目标,中专体育教师要调整体育教学理念,根据体育教学改革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以往体育成绩评价标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长跑兴趣,为社会输出更多有能力、有素质、有健康体魄的栋梁之材。
1 中专体育课长跑的重要意义
中专体育教学中,男子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长跑最为常见,这是中专体育教学中重点内容。长跑可以增加心肌厚度、提高肺活量、提升血液中氧含量,通过长跑训练可以锻炼胸大肌,有助保护心脏供血循环系统。长跑不仅要有短跑运动的爆发力,还要有长时间运动的耐力。体育教师在开展长跑运动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概率。
中专开展体育课长跑运动,首先,培养学生意志力。中专生年龄一般在14-18周岁之间,这个时期的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其一生的身体状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骨骼、肌肉等发育已经接近成熟,在锻炼肌肉力量与心肺功能时,改善血液新陈代谢能力,继而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有助学生意志力培养。
其次,加强学生身体机能。人们传统观念中对长跑运动的概念一直是模糊的,认为长跑和跑步的区别不大。跑步重点在跑,跑起来就可以,对速度快慢与时间长短没有要求,而长跑的重点在时间、力度与运动技巧上,中专生掌握长跑运动技巧,可以避免在长跑中遇到呼吸节奏改变、呼吸困难、双腿酸软无力等问题发生,继而帮助学生勇敢挑战长跑运动,以坚强的意志完成长跑任务,对加强学生身体机能有明显作用。
2 中专体育课长跑在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
2.1 受课堂时间限制,短跑为主,忽视长跑锻炼
中专生因其学业特点,如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中专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往往更重视学科知识内容,对体育课时安排较少,同时因课堂时间限制,体育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也更倾向于短跑训练,忽视长跑练习。体育学习是学生日常学习任务的一小部分,但其却对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综合素养有着重要影响。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面对学生体育训练时间不足等问题,会加大训练强度,从而引起学生抵抗情绪的增加,不利学生长跑训练。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安排长跑练习时,要求学生提升速度,从而忽视对学生长跑技巧的传授。例如对女学生的长跑训练。相较于男生,女生课外活动机会少、平时运动量不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身体条件约束,运动要求定太高,就会导致学生完成不了课程训练要求。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长跑训练,会因为坚持不下来,而成绩不合格,另一部分学生即使坚持跑完全程,也会因身体素质太差,从而出现头晕恶心,心跳加快进而导致晕倒情况发生,最终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抵触体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一种“教师想要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努力完成不了,教师要求继续坚持,学生最终训练失败”这一不良循序状态。长跑相对于短跑,不仅对起点爆发力有要求,对跑步过程中持久耐力有更多锻炼。长跑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方法,也是锻炼基础与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体育教师必须抓好这一教学内容。
2.2 课前热身与长跑技巧教学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提倡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任务中明确目标,体育长跑运动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体育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在课程时间安排中,对课前热身活动忽视,对学生完成热身动作要求不高,出现学生没有热身运动或者热身动作不规范达不到热身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前,身体没有经过充分伸展,力量不足,协调性差,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动作过力伤脚踝、膝盖等部位,从而导致在长跑运动中,体质较差的学生因跑步频率及步伐幅度变化,出现运动不适等情况,最终影响学生下一节课程的开展。
学生学会正确的跑步动作,如开跑以后,两臂自然弯曲九十度,跟随跑步节奏前后摆动、跑步时大腿后蹬力充足、落地时保持全脚掌外侧落地过渡到前掌的方式等跑步技巧,对学生坚持体育长跑有极大帮助。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前热身运动并不重视,只是指导学生快走后开始进行长跑,并且学生在跑步结束后,也没有很好的教授学生做拉伸运动。
3 中专体育课长跑教学中提出有效长跑方案
3.1 体育教师对长跑教育理念有更深一步探求
因体育课内容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想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体育课上不仅要有严谨的教学纪律,更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悦,继而能自发地去锻炼身体,有效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这是中专体育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中专体育教师的教课理念是否能改变守旧,日臻完善,直接影响体育长跑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影响教育能否改革成功,促使体育长跑教育贯彻实施,不只是存在于教案当中。所以,作为中专院校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将传统体育活动目标提高到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上,针对14-18岁年龄段的中专生实际情况,研究出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长跑体育教学方式,使其能快速的适应中专生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中专体育课长跑教学中,如果学生本身不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长跑时肯定坚持不下来,因学生对长跑练习的误解,认为长跑只要会跑就行,没有必要进行练习,教师也不过多强求学生参加训练,学生对长跑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激发,使得学生对长跑的练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最终结果只能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应对这种情况,中专体育教师要改变体育教课理念,研究创造新的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长跑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长跑对其自身素質影响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课并积极响应教师的号召。
3.2 体育教学改革的保障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存在的意义不只是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将主动学习的意识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中专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终身锻炼运动”为教学目标,体育教师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体育课长跑教学有良好的收获。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如网络游戏的出现,对少年儿童尤其中专生影响巨大,相对于少年儿童,中专生思想更具独立性,对父母依赖更少,他们有大量空余时间,面对手机游戏的诱惑,他们更是减少户外运动量,降低其身体素质。时代在变,学生学习内容及生存环境在变,中专体育课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更适应学生,可以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教师及学校走出对体育课的教学误区,促使学生在经历长跑锻炼后,收获更多对自身有利的知识。
体育教师开展长跑教育活动时,注意授课内容与方法,不能进行单一的体育跑步运动,对身体机能及运动技巧也要注意锻炼,培养学生奋勇向前,努力拼搏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因此,中专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将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方法,促使学生体会尊重与理解等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有助学生明白身心健康对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条件
3.3.1 采取“小组互帮互助”模式,开展体育课长跑教学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中专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因中专生的性格特点及个体差异,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可以按学生年龄分,也可以按照练习项目分。针对长跑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互帮互助”模式,如在开展男子3000米、女子1500米长跑练习时,引导学生寻找熟悉的同学进行组队练习,学生通过互相鼓励、互相追赶的方式,完成体育长跑任务。课前,体育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喜欢的体育知识与上课方式,使其成为体育课堂主导者,体育教师成为课堂指引者。课后,体育教师要与个别体育运动较弱的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其解决体育长跑遇到的难题,使其更好的完成长跑体育任务。在教学方式上除旧布新,创造更多教学模式,这需要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课下查找资料中多总结,多实践,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为开展体育课长跑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3.3.2 改变教学场地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跑的锻炼,如短跑、匀速跑、加快跑、反复跑、直道速跑及弯道交替跑等方式,利用这些形式跑的开展方式,变换不同的教学场地环境,调动学生对长跑运动的积极性,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组织匀速跑时,可以在运动场进行;练习反复跑时,引导学生对教学楼、小树林环绕跑等,通过跑步环境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体育长跑活动,使体育教师较好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安排课程结构时,改变以往长跑训练集中训练法,采用教学场地变换,学习内容不同等模块式教学方法,每节课适量安排长跑练习,提高学生跑步能力,进而养成跑步习惯。
3.4 调动学生对长跑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3.4.1 加强学生对长跑锻炼认识,改变传统思想
学生在中专阶段学习中,因受到来自社会环境、体育教师上课选材内容等众多因素影响,从而忽视了长跑运动的练习,使其缺乏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意志及解决难题的毅力,学生的思想层面没有得到良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不足,导致学生在体育长跑项目中,不积极、心理障碍较多。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增加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体育长跑的必要性,使其懂得长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自身耐力训练。通过使学生明白长跑对其自身的意义,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加长跑体育运动。
中专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课程内容安排教学,促使学生在进行长跑运动过程中磨炼自己,培养其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身极限的挑战心理,着重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战胜自我的勇气。
3.4.2 增加学生长跑素质的锻炼方法
耐力不持久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难点。耐力培养是中专体育教学中的重点,耐力素质培养包含:一般耐力,有氧与无氧混合耐力及无氧代谢耐力,这三种不同耐力素质,是互为基础,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整体,体育教师在安排练习比重时,严格控制比例,有助提高学生成绩。
4 体育教师改变“一锤定音”评价标准,助力中专生教育改革
体育长跑成绩是判断学生体育科目成绩的重要参考之一,因此长跑成绩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信心和坚持下去的热情。体育教师在进行成绩判断时,改变原有的“一锤定音”评价标准,采用灵活的评价体系,例如体育内容分项考核、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参考,不以学生在最后考试中长跑成绩作为直接定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跑信心。促使学生明白只要其在体育长跑活动中积极、用心学习,每一点进步都会被教师认可。通过改变传统模式评分标准,培养学生参加长跑锻炼信心,助力中专生体育教育改革。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专体育课长跑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长跑训练时间有限,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制定出合理体育课程教学方案,有方法、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学生长跑练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极大提高学生长跑练习热情,教师掌握好中专生身心特点,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运动氛围,促使学生能安心、自然、健康成長。
(作者单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