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2022-02-16黄强
黄强
近两年,学生身体建设是教育的重点方向。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这样的形势下,不仅仅是城市的学校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研究,而且在农村教育中,校方也应当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分析好学生运动方面的体育课程,不断发展好学生的运动锻炼项目,以强大的身体体魄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学习。文章就从掌握科学而专业的体育运动方法、不可忽视的运动放松、把握好运动与学习的交叉关系、开展个性化的运动形式等方面做好对提升农村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探究。
在这一阶段,毫无疑问,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去解决。对于初中生而言,面临的不仅仅是不断加重的学习压力的多学科学习的现状,而且从深层次上探究,学生还有在学习压力基础上随之恶化的身体情况,如,为了学习而松懈运动锻炼,甚至不锻炼导致腰酸背疼、睡眠质量下降、学习注意力持续下降的问题。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未来接班人,重视提升初中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下面将围绕农村初中生的体育课程开展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供参考,希望能够使得学生在科学的指导下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身体素质。
1 掌握科学而专业的体育运动方法
在农村有限体育运动开展的教学资源下,如,器材、场地等情况下,学生要提升身体素质锻炼主要是依靠教师来完成,那么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当然,农村教师的体育专业能力可能也是差强人意,但是作为一名教师而言,自身就要保持好虚心上进的心态,不断加强自身的技能钻研,为学生深入研究出更为科学的运动方法。
首先,教师要加强责任心的培养。在农村教书也不能懈怠忠于职守,更要为学生当好榜样,引领农村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如果教师有这一份责任与担当,那么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这些也意味着教师能够进行更为专业体育技能的动力和信心,从而对学生开展科学的体育运动活动。在跑步项目中,教师从速度、节拍、反应上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夯实学生的运动的基本功。如,在速度上,教师可以使得学生跑步由慢到快,掌握好变速的气息和身体规律,同时让班集体统一跑步去提升学生身为班级一员的意识,进一步凝聚集体的向心力。然后,在节拍上,教师可以在学生跑步过程中指导通过数一二一或者播放音乐,有方法地踩着节奏和鼓点正规地学会跑步。除此,教师从开始就要传授好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因为动作原因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再者,教师可以变化跑步的形式,如,采取短距离的慢跑和慢走结合的交替跑,使得学生能够放松地进入到跑步中,避免产生跑步累、厌恶跑步等心理,并且采取这样的形式进行跑步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跑步提速和耐性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在跑步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用好哨子、口令、掌声等提示逐步加大学生跑步的难度,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好学生的反应速度。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中,农村教师要保持好学习的姿势,可以通过多渠道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再通过具体实践指导学生的运动。其实,这不仅是农村教师需要做到的,同样也是城市教师要奋进的地方。如何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农村初中教师是主力军。相信教师们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科学的运动方法来指导学生,学生能够切实地拥有强健的体魄。
2 不可忽视的运动放松
在身体进行有强度锻炼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做好热身环节。运动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开展的运动是对身体有最大程度的益处。因此,教师在运动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运动项目开展前松弛神经,放松身体,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使得肌肉舒张,让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如,学校开展的晨跑的活动是一项持久的日常的运动。开展晨跑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抵抗力,同时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很多学校也是将晨跑发展成为学生日常管理的部分,然而,在这样的條件下,教师处理播放好音乐,统一安排好学生跑步外,要在学生跑步中不断纠正学生错误的跑步姿势及动作,并且要有意识地去计划学生跑步的距离,不断去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当然,在晨跑前,要提醒学生尽量不要跑前吃早饭,同时当榜样带领学生做放松的动作。除此,教师可以结合好体操、各类球类运动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韧性,锻炼好身体素质。在其中,运动的放松则是指要教会学生学会运动后的放松。其实,运动放松对不同的身体部位有着不同的放松方式,如,颈部放松、手指放松、踝关节放松等等。教师可以从身体结构来增强学生运动放松的认识,同时增强他们的正确的运动观念。另外,对于初中生明显的不经常运动、长期保持同样姿势、久坐等情况可以灵活采用一些柱子、板凳等道具来开展热身。
在其他课堂上的学习中,教师也可结合好运动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特点,让学生上课前能够扭一扭后再进入正式的课堂学习,这就是将运动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3 把握好运动与学习的交叉关系
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就提到了运动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教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运动与学习相辅相成的作用来实现活跃的大脑,使得大脑能够保持在一个平衡和最佳的活动状态,促使学习富有活力。
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学习很重要,但是开展适量的运动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教育内容。教师要规划好学生的运动量的尺度,使得学生能够增强集中注意力和进入学习的饱满的兴致。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反复地举杠铃,学生能够不断增强其所需要的力量,适应性也就随之更强。在开展学生的运动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运动的意识,认识到运动与学习的关系密不可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运动量的适应能力,反馈在学习上就表现为能够勇于克服困难。除此,运动不只是运动,也可以是教育学习的组成部分。在运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良好熏陶,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榜样,在国际运动会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身上所具有的坚韧品质,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咬牙坚持。在其中,教师不断使得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学生,同时也可用运动来释放在学习过程中所累积的负面情绪,最终平衡大脑的正负水平,那么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高效的学习。另外,在运动中,教师传授的运动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运用到学习当中,如,学习也是要找方法才能提高效率。其实这就达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运动与学生的关系利用好了是对学生大有裨益的,但如果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好学生的运动与学习的冲突问题,只是盲目地进行运动训练,这无疑会加大学生的身体压力,加上学习压力,效果会适得其反,更为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并学会利用学习与运动的关系来使得自身实现一种良好的状态,利用运动提高学习力,更深一步地开发大脑潜能。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而不是形成被迫要做的事情,从心出发,享受运动与学习。
4 开展个性化的运动形式
为了更大面积地将运动理念席卷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多样化的运动策略,通过各具特色的运动形式使得学生将运动这件事当成有益身心、有兴趣投入的事情。运动是生命的维他命,不管是处于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要坚持运动,学生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从业者通过运动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束缚,老人通过运动来交友。
教师对初中生可以树立好运动的理念后,更要激发学生动力来持续进行运动。如,教师可以采取骑行、活动打卡挑战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能够除了体育课程外进行更多的自主自愿运动活动。对于骑行这一方案,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协调,可以负重、求速来进行一定小规模的比拼,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接着,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进行各类运动项目打卡。教师将那些具有同样运动爱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互相交流和沟通完成打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得到更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锻炼和成长。然后,教师在个性化的体育运动活动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整学生训练的适应量。在开始时要增强学生的轻松的运动节奏,在其中,教師更是要引导所有学生能够进行集体的运动,而不是成为单个的运动,并且教师也要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起阳光运动,如,在体育这条道路上,可以分季节开展运动会和相应的游戏,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发展。其实,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来实施有意义的运动,如,身体虚胖的学生、体弱的学生、身体棒的学生等可以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进步。对于身体虚胖的学生,教师要统计好名单,对症下药,鼓励他们多运动,并给予他们的信心和积极性,真正使得他们参与到锻炼中,步上操场。对于体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来实现他们的运动项目,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往返跑、投准等,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对于身体棒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开设一些特长班,进行专业的训练计划来使得学生的运动天赋不被埋汰。最后,教师还要与学生相处融洽,在开展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中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训练。
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学生运动的形式贴合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能够推动学生真正有效的成长,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定制化发展道路,为学生的运动方向探好路。
5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农村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上加强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与学生运动发展的探索。为了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极大的增强,不仅在班集体中统一指导,全面地掌握好学生的运动情况来开展,而且要采取新颖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课余运动生活。以运动的有益性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成分,从运动的兴趣出发,进一步上升到品德的塑造,更进一步让初中生的体育改革获得新的重要的价值。因为除了在体育课程上要加强体育训练,也是要将运动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