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员躯干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关系的分析
2022-02-16盛忠荣
盛忠荣
本文对柔道运动员在躯干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关系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有关柔道运动员支撑收缩能力的内容,阐述了柔道运动员躯干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提高柔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柔道运动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属于对抗性的运动,运动员要通过身体之间的对抗,并在对抗的过程中完成技术动作。对柔道运动员来说,身体一直在稳定和运动的状态中进行频繁的交换,其中肌肉群不仅要在运动员静态时进行发力,在动态之下要具有持久的爆发力。良好的肌肉群能够为竞技水平提供有效地保障。
1 相关名词解释
1.1 躯干支撑收缩能力
躯干支撑收缩能力指的是运动员躯干的肌肉群对躯干起到的支撑作用,并在运动员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肌肉群收缩产生的力量对躯干进行的支撑。
1.2 竞技水平
竞技水平指的是运动员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对比赛的完全适应程度,换句话说,运动员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发挥出的训练水平,运动员在各种大赛中超长发挥出训练水平并获得优异成绩的能力。因此,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对运动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柔道运动员支撑收缩能力
专业运动员由于进行的运动科目不同,对身体机能和肌肉群的专项力量要求也就不同。柔道运动员要求的专项力量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柔道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具有很强的全面性;第二种柔道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具有超强的多元性;第三种在进行相持对抗的过程中柔道运动员下体爆发出的力量;第四种柔道运动员能够在无氧代谢供能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力量的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当前流传最广的“木桶理论”与“合金理论”。在木桶理论中,有些能够符合柔道运动员的训练,但是在高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适用性。比如说,某柔道运动员想要将自己的成绩达到某一个高度,就必须对各方面的进行预测,预测能够利用何种程度的训练水平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预测的主要依据通常情况下是从以往的成功经验中获得的,所以只能从比较低的成绩构成因素入手。从宏观来看,这样的预测可以呈现出成绩的发展方向,但是对微观的和细节的变化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换句话说,木桶理论存在很大的客观局限性,对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适用性,这种“木桶中的木板”整齐的标准不能适合运动员成绩的要求。而“合金理论”主要阐述的是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运动员呈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不仅仅是运动素质的简单叠加,是类似于合金的构成方式,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体育界的各个重大赛事中,运动员如果想表现出惊人的运动力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运动素质实现的,它是多方面结合后达到的整体效果。柔道运动员在进行专项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包含最大力量、力量耐力以及力量爆发力等各方面能力,是对综合力量的提升,因此,要根据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力情况来研究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
2.1 支撑收缩能力对柔道技术动作的影响
支撑收缩能力指的是人体机体中的肌肉进行长收缩,在等待长收缩的时候进行二次发力,实现的抗阻性收缩。人体的支撑收缩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点,运动肌肉群的最大力量素质;第二点,运动肌肉群的力量耐力素质;第三点,运动肌肉群在耐力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爆发力;第四点,机体在完成支撑收缩发力的过程中呈現出来的反应能力、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柔道运动属于角力运动项目,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都是在对抗中完成的,支撑收缩能力能够帮助柔道运动员进行发力,体现出柔道运动的技术,因此在柔道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会对支撑收缩能力进行重点训练。柔道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一边要时刻找到能够摔倒对手的机会,一边要防止自己露出破绽被对手抓住,然后将自己摔倒,所以常常会出现僵持的局面。柔道运动员在僵持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保证自己重心平稳,防止对手将自己摔倒,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肌力储备才能在接下来的动作中发挥出足够的力量获得比赛的胜利。通过对柔道比赛的观察发现,柔道运动员在坚持的阶段中保持持久的力量对接下来的技术动作使用和身体重心平稳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柔道比赛的时间出现延长,那么双方运动员的力量和动作速率都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僵持阶段的时间也会由于比赛时间的持续而不断地增加。这个时候,柔道运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能够有效的支撑运动员延长时间,力量储备的多少能够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所以,力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所以说,支撑收缩能力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柔道运动力量特点,运动员的支撑收缩能力一直贯穿整个柔道比赛。如何在僵持的状态下高效的发力是柔道运动中重点的训练内容。柔道运动员的支撑收缩能力越强,那么运动员在决胜时刻就能更好地发挥出运动技能,从而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
2.2 支撑收缩能力与一般力量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支撑收缩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运动员肌肉的最大力量素质,第二种,运动员肌肉群的力量耐力素质;第三种,运动员在耐力基础上呈现出的爆发力,第四种,运动员在完成支撑收缩乏力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正因为如此,柔道运动作为格斗性质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反应速度能够决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比赛时的相持阶段中,能够对对手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迅速地做出反应的能力。动作速度对运动员在整个柔道运动中的技术动作完成质量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柔道运动作为具有格斗角力的综合性体育运动,运动员所呈现出的支撑收缩能力和一般力量具有密切的关系,支撑收缩力量能够将身体的各种综合力量充分的体现出来。
2.3 群干肌群在柔道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在柔道运动中,很多动作都是要依靠腰部来进行发力的。人体的躯干部分可以看作是连接人体上下肢体的枢纽,各种柔道动作都需要腰腹中的力挺力量来实现的,比如说肩车、扫腰等等;背负投和大腰等动作时要依靠人体躯干进行前驱和回旋的力量实现的。同时,寝技在柔道运动中是运动员常用的技术之一。在寝技的实施过程中,双方选手在进行对抗僵持的过程中会出现非常密切的接触,同时二人都在垫子上,使得下肢发力的难度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柔道运动员要在高强度的对抗过程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因此,躯干群肌的力量优势就能够明显地呈现出来。躯干肌群的力量能够决定柔道运动员寝技的成功与否。
综上所述,柔道运动员的躯干肌群的力量对柔道技术动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运动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躯干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关系的分析
3.1 竞技水平不同的运动员在躯干支撑收缩发力的力量特征
在柔道运动中,对抗的过程中力量是进行柔道运动的根本动力。对于高水平的柔道运动员来说,在比赛时必须要具备超强的专项力量才能在进攻和防守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效进攻机会,从而为获得比赛的胜利提供保障。躯干肌群除了能够保持运动员身体重心稳定和具有较好的平衡能力外,还能将腿部的力量向上进行传递,为上肢的发力提供良好的支撑。在进行柔道比赛时,高强度的对抗性和多样化的变化性对柔道运动员的躯干肌群力量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有强大的爆发力和良好的耐力,另一方面要具备高强的绝对力量。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柔道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运动员的支撑收缩力量能够对柔道技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2 竞技水平不同的运动员在躯干支撑收缩发力的反应能力
支撑收缩能力中包含了运动员在支撑收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应能力。反应能力主要有反应时和动作时两方面构成。在进行躯干支撑收缩用力的测试过程中可以发现,反应能力能够表现出一个运动员的神经-肌肉的系统功能。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要在每次攻防较量的过程中寻找出手机会,实现真正的进攻和防守,才能实现胜利。在比赛的过程中,攻防机会就在一瞬间,如果神经-肌肉系统反应比较兴奋,那么就能把握住得分的机会,向着胜利前进了一步。如果神经-肌肉系统反应不够兴奋,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技术动作,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运动员失去了一次良好的运动机会;第二种情况,运动员有可能会被对手在这一瞬间抓住机会摔倒,同时也来不及做出有效的防守导致对方获得分数。所以,在柔道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要对运动肌群进行专项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竞技水平。
3.3 竞技水平不同的运动员在躯干肌群收缩发力肌肉活动情况
柔道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几乎身体中的所有肌肉都要进行参与,因此,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要求非常高。人体的肌纤维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慢肌纤维的主要特点是,它在收缩的时候速度相对比较慢,收缩的过程中产生的张力相对比较低,主要是以有氧功能为主,不容易产生疲劳,是在进行低强度运动和维持姿势时主要的应用纤维。快肌纤维的特点是,它们在进行收缩的时候使用的时间比较短,速度快,同时产生的张力相对比较高,但是容易出现疲劳,是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纤维。一个优秀的柔道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的专项训练后能够提升肌肉纤维的力量,提高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和快肌纤维的抗疲劳性。
4 結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柔道运动员躯干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躯干支撑收缩能力在某种情况下会对运动员的竞技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能够为竞技水平的良好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