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22-02-16王斌马浩丹
王斌 马浩丹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体育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疫情时代下体育产业为切入点,分析疫情对体育赛事的影响、疫情对健身休闲行业的影响、疫情对体育旅游业的影响以及疫情过后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找到以下对策:在国家、地方各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健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公共设施完备度以及服务质量;应该转变运营模式,积极依托数字、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变革;大众需转变传统思想,加强全民健身意识。
在国家有效控制下,疫情局面逐步好转,我们迎来了“后疫情时期”。这次疫情后,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发展经济,全面复工复产,实现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非典”进行关键词检索,查阅了相关论文和期刊30篇,另对一些医学专家和体育方面的专家访谈,以疫情时代下体育产业为焦点,从体育产业在疫情防控期间面临的影响以及疫情后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体育产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而为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1 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1.1 疫情对体育赛事的影响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体育产业遭遇停摆,尤其受严重影响的是日本东京奥运会,导致赛事巨大投入难获回报。2020年东京奥运会预计耗资约为60亿美元,据日本国家审计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东京奥运会及其相关的累计投入成本已达到124亿美元以上,东京奥运会的延期举办,将使得原有的投入成本回收周期被拉长,举办城市也将承担更大的财务压力。根据英国Two Circles商业研究公司数据,“2020年全球原计划举办49803项体育赛事,而到2020年3月底,原定于第1季度举行的5584项体育赛事中已有3714项被取消,取消率高达67%”。其中大众非常喜欢的马拉松赛事有50多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在之前的发布的《2018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在2018年就有1581场,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746亿元,所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元,但是相比2020年马拉松大打折扣,各地马拉松赛事都将处于停摆,体育消费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上半年的体育赛事部分延期和取消,导致各界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和经济投入,这对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还有受疫情影响的是NBA、CBA和中超等职业联赛的体育赛事也将宣布取消或延期。部分地区级别的体育赛事和部分学校的体育活动也将宣布暂停。因此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体育赛事开展情况看,疫情对体育赛事的影响还是较大的。从现在恢复的情况来看,后疫情时代体育赛事或将迎来常态甚至超常态的发展。
1.2 疫情对健身休闲业的影响
随着《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对体育健身的积极投入以及足球、篮球、排球、冰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公众对身体健康和体育的认识逐步提高,引起人们对体育价值的反思。根据《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运动健身APP产品调查报告》中的统计数据,2014年至2018年,运动健身APP的活跃用户数从1046万增加到7207.5万,接近7倍。上述数据充分说明,经常锻炼的人明显增多,体育健身生活逐渐养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体育产业数据,2018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632亿元,按照体育服务业的正常增长速度,2019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随着疫情的发生,体育场馆服务行业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早关闭,更晚重新开放。一些体育场馆已经重新开放,但由于对游客人数的限制更加严格,加上其他因素,热闹的体育赛事是不可能的。
其次,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冰雪产业受此次疫情冲击也非常大,新冠疫情的影响直接停止了春节与随后的消费,导致冰雪产业失去了2019至2020冰雪季中最重要的市场,很多冰雪产业从业者经营面临巨大压力,超过四成的冰雪行业内企业预计今年收入将比去年下降50%以上,进入经济恢复期后将面临严峻考验。还有就是疫情之前爆满的健身房现在也是空无一人,许多商家和健身房和体育馆被迫停业。值得乐观的是从2003年的SARS疫情中吸取的經验来看,疫情引起的大众对于身体的思考和健身的启蒙势必会引起后疫情时代的“报复性消费”,大众体育以及健身休闲参与、体育消费的意愿将会更加强烈。
1.3 疫情对体育旅游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整体旅游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国内旅游休闲消费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国内游客数量从2014年的36.11亿人次发展到了2018年的55.39亿人次,旅游总花费也已经从2014年的30311.86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51278.29亿元。但是面对疫情,各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打击,经济下滑严重,其中体育旅游业也不例外遭遇了“滑铁卢”。中国旅游研究院就疫情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旅游总人次较上年减少9.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减少约1.55万亿元。疫情防控期间,原本打造的2020年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路线、青少年冬令营等体育旅游项目也都将处于停滞状态,体育旅游业损失较为严重。同时,与体育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产生连锁反应,体育旅游经济收入下滑势必会造成其他行业的运营困难,如制造业和销售行业。幸运的是,现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体育旅游业也正在逐渐复工,社会也逐渐恢复常态。
2 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体育赛事面临机遇
体育因疫情而暂时消失并不意味着体育文化和体育元素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除了经济复苏之外,在对抗全球疫情的关键时刻,体育可以鼓舞士气,缓解恐惧。在全球范围内,英超、西甲、意甲和德甲已经重新开放,而在中国,CBA联赛率先重新开放,中超联赛也将很快公布重新开放的细节。锦标赛的恢复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光明,让更多人从运动中获得快乐和信心。
体育产业的面貌已经改变,但体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却没有改变。体育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马拉松等体育赛事逐年增加,已成为中国所有主要城市的流行消遣方式。研究表明,在体育赛事期间,消费者对食品、娱乐、交通、住宿和旅游的需求较高,这有效地促进了一个城市的GDP。两者之间的反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因为城市需要体育来再生,而城市也需要参与到体育产业的振兴中。
2.2 健身休闲业面临机遇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体育明星搭上直播带货的快车,掀起了一波体育直播的热潮。以筋膜枪为代表的体育用品,成为消费者热捧的网红产品,让人们看到了体育+直播带货的潜力。钟南山院士的健身视频与谈话在网上广泛传播,向大家证明了体育健身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重要好处,极大启发了居民对于生命质量的追求以及对体育运动的思考与践行。居家健身、健身APP、健身直播课等云端健身的产品和模式在此期间得到了更好的打磨和广泛运用,催生了体育消费的新形态。
在许多地方,“夜经济”正在深化,导致体育消费出现“晚高峰”。浙江温州和山东潍坊已经开始实施政策,鼓励夜间体育活动和赛事。作为逐步恢复正常的一部分,许多地方出现了夜间体育市场和24小时健身房。疫情过后,民众的健身观念也将由被动转为主动,体育消费场景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体育设施将变得方便,体育环境将非常安全,体育消费产品的质量将得到无限提升,健身中心的服务将得到改善,民众的运动健身需求将更加强烈,体育消费水平也将提高,健身休闲、体育设施、体育旅游等行业也将迎来更多利好。
2.3 体育旅游业面临机遇
疫情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体育旅游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负面的、不利的,但是疫情促使体育产品的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整个旅游行业而言,已经有部分景区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譬如:辽宁省博物馆官网首页开设了数字博物馆,设置有玻璃展全景和拿破仑全景两个景厅,用户只需要利用手机进入该官网首页就能进行信息的移动共享;重庆目前正在召开有关推进5G数字文旅产业园建设的会议,强调通过数字旅游产品、智慧旅游为消费者带来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服务。
疫情之下,酒店、餐饮、健身休闲、旅游等传统产业的停摆,但同时使得远程教育、在线办公、云会议、在线娱乐、线上销售等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体育产业的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也为体育旅游业在今后如何推动互联网+体育旅游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思考和创新机会。可以预测,“互联网+”的这一类智慧体育旅游商业模式在该产业方面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和机遇,“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未来也会成为居民的消费主流。
3 后疫情时代发展對策
3.1 转变大众传统思想,加强全民健身意识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要求“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这就需要大众加强全民健身意识,壮大全民健身队伍,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其次,加快升级体育场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体育专业人才,通过专业人才的专业指导,保障大众健身安全。在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促进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
3.2 推动产业数字融合,加快转型融合发展
当下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技术也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举措。所以首先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服务”鼓励开发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服务,聚力打造数字化场景运营产品,推动数字化成为体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深挖大众体育消费潜力,引导体育消费理念,增强体育消费黏性。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手机APP等新兴媒介,与消费者进行实时在线互动交流,提升体育消费体验。
3.3 政府加强环境治理,提升服务管理质量
全面的治理体系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环境治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的共同参与,需要各方团结协作共同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应急安全管理治理体系。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应考虑其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及时增设安全和应急条款,使其在面对重大安全卫生事件时有法可依,发挥法律制度的导向作用,为企业正常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4 结语
疫情对于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乃至大众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负面的、不利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疫情之后我们理性冷静的思考下,疫情对于我们也可能是“催化剂”。通过这次疫情,大众从认知上重新对体育健康有了新的认识,经济的平稳回升,以及加速体育数字化的融合发展,这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如何利用好“催化剂”在后疫情时代快速发展,这需要国家扶持、社会保障下的通力合作,大众的积极应对,共同努力,才能在后疫情时代实现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