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成渝两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2022-02-16唐纪平

当代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成都市体育产业重庆市

唐纪平

双城经济圈战略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双城经济圈发展是我国在此趋势下提出的重要发展举措,在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中,成渝地区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年中央财经委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视。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纲要》,提出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1 成都市休闲体育发展概况

1.1 成都市政府对休闲体育产业的支持

2015年四川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体育产业日益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根据成都市体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迅猛,2019年成都市体育产业实现总产值732.6亿元,增加值为258.7亿元,增幅近20%,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2 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收入GDP占比

2019年成都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已将近30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已达到1.5%,从2010年的23.6亿元增长至258.7亿元,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3.51%,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也从 2010年的0.43%增长至2019年的1.52%。说明成都市的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虽然增加值和占比都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但成都市体育产业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等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1.3 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产业

成都市体育经费从2010年的1.0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4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3.4%。从近年来成都市对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来看,2019年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了212.55亿元,较2010年的54.19来说,2019年是2010年的3.9倍,增幅十分显著。

2 重庆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2.1 重庆市政府对休闲体育产业的支持

近年来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2019年重庆市体育产业实现总产值504.72亿元,增加值为213.55亿元,增幅为14.9%。重庆市体育局在《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达到 1000亿元,并在重庆市内形成一批体育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全市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2.2 重庆市休闲体育产业收入GDP占比

重庆市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34.6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13.55亿元,期间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从0.44%增加到0.9%,总体来说,重庆市体育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占GDP的比重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3 重庆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产业

2019年重庆市体育经费达到15.05亿元,较2010年增长将近10亿元。文体娱固定投资额由2010年的53.6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81.11亿元,2019年的投资额是2010年的5倍左右,雖然其间偶尔稍有回落,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重庆市越来越重视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未来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3 成渝两地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3.1 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中的从业人员大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虽然他们对体育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在产业经营管理方面没有系统的知识。而另一些则是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基础的投资商,他们虽然对市场运作和经济管理,服务营销有一定的把握,但他们缺乏对休闲体育产品及其市场规律、特点的认识。

3.2 重庆市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产业单位组织形式不规范,机构不健全,基本没有专业的经营人才培养单位,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缓慢,缺少专门的市场管理队伍和体育经营人才。

从外部环境看,社会办体育产业的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的人仅为674人,占全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7.2%,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消遣性和参与性体育业、体育培训及体育文化展览业、体育用品及纪念品销售业、体育彩票业和体育中介业中;大专学历的从业人员为1563人,占总人数的16.7%;高中及以下的从业人员7130人,占总人数的761%。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显然不利于体育产业特别是其中新兴行业进一步市场化。

4 成渝两地休闲体育产业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4.1 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本质上讲,休闲体育能带给人们身心健康的享受,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要求,因此,一定程度上休闲体育作对人们的生活的必需品,这就意味着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休闲消费群体,营造了良好的休闲营销环境,也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商机。成都市近五年来第三产业的总量在不断增长。因此,从产业角度看,休闲体育产业市场是非常庞大的,同时可以促进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休闲体育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关联性,通过《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可以看出,体育产业所涉及的范围广、覆盖面大,从而带动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广告传媒业、交通业、建筑业、体育用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2 重庆市休闲体育产业管理模式

重庆市体育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体育彩票业一枝独秀,传统的体育用品业、消遣性和参与性体育业、体育报刊和书籍出版、体育卡片经营业稳步发展,新兴的赛事经营业、体育冠名权业、体育培训及体育文化展览业等其他门类相继出现、相互补充的市场结构体系。体育赛事经营、体育冠名权等业态由于在我市举办的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重大国内国际赛事活动的缺乏,不仅发展相对滞后,而且还直接影响了体育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对市民体育消费的引导,2020年两项合计营业收入占有率仅为57.4%;而随着体育市场化运作而产生的新兴行业的体育广告业、体育保险业,发展更是处于空白阶段,2002年末两项产业营业收入均为零。

5 成渝两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5.1 成都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首先,企业应积极投入竖立成都品牌,成都休闲体育产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准确进行品牌定位、品牌赞助和品牌宣传,利用四川省“休闲之都”的文化效应,完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其次,充分利用大邑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结合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亮点,打造体育健身、旅游体验、时尚运动的生态休闲城。利用成都拥有平原、高山、河流聚集的特点,依托成都都市品牌大力开拓体育休闲市场,推动体育建设休闲产业立体开发和全面发展,立志打造成为吸引大众参与的基础平台。

最后,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上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休闲体育产业的专业性,以及其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休闲体育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改革的复杂性,休闲体育人才作为一种新兴人才,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并且需要不断的汲取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来不断完善和更新自身的发展体系,与此同时,市场存在多变性,课程的设置也需不断跟随市场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高校是培养休闲体育人才的重要通道,再者需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面培养。

5.2 重庆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首先,重庆市大众消费项目免征投资方面调节税,对体育场馆开办的向大众开放的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不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和房地产税,对非营利性公共场所免税,将体育娱乐项目和其他娱乐项目如歌舞、游艺等区别开来,适当减少营业税和所得税,使其有降低价格的空间,吸引更多群众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以促进全民健身,为实现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

其次,尽管目前重庆拥有大田湾体育中心、袁家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洋河体育中心等一些大型体育比赛场馆中心,但要想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大型赛事,仅靠这些场馆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拓展资金融资渠道,加快重庆市体育设施的建设。一是,重庆地方政府部门继续逐年增加对不能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二是,紧紧依托地方政府,通过股份制改造,合并重组,把许多小型体育企业组建成大型体育产業开发集团,增加向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三是,吸引体育风险投资资金,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可以是民间资本,也可以来源于国家设立的体育发展基金。四是,制定“谁投资、谁经营”的发展战略,加大吸纳社会民间资本的进入,使重庆市体育设施建设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再上新台阶,又能够为今后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重庆是拥有千万人口的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年销售额超亿元,并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璧山县是中国著名的“西部鞋都”并出口全世界。因此,借助这些地方区域优势,通过与国外大型体育用品公司合资,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廉价劳动剩余劳动力和朝天门这一西部重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体育服装、体育运动鞋、体育器械等体育用品制造业。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成渝两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比较研究”编号:XXTYCY2021D08。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猜你喜欢

成都市体育产业重庆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