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联名消费兴起
2022-02-16
IP联名消费兴起
从文化景点到卡通形象,从体育运动到影视动漫,IP(知识产权)联名商品不断涌现。IP文创产品消费不再局限在纯粹功能性效用的满足,而是与文化相互融合,拓展了消费活动的整体体验。据《IP联名消费报告》显示,当前IP联名领域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规模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品类选择通过IP联名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尤其中国IP联名商品的占比呈逐年提升态势。年轻群体是IP联名商品消费的主力。统计显示,2021年,35岁及以下年轻群体购买了近七成的IP联名产品,其中26-35岁的消费者消费占比超过50%。35岁及以下消费群体的成长潜力同样强劲。近年来,其IP联名产品消费增速达到其他群体的1-2倍。IP消费中性别差异,女性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IP联名产品,男性消费者更偏爱体育和游戏类IP,而女性消费者对卡通形象更情有独钟。
区域创新创业“南热北冷”
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布《中国区域创新创业指数(1990-2021)》。根据报告,过去30年,中国区域创新从沿海地区逐渐辐射到所有省份,但呈现较为明显的“南热北冷”现象,且自2008年后南北区域创新指数差距持续拉大。
报告运用1990-2021年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库的全量企业信息,从新建企业数量、吸引外来投资、吸引风险投资、专利授权数量和商标注册数量5个维度,反映我国各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力与绩效。报告指出,北方创新指数明显低于南方。从2010年开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省份创新指数逐渐下降,而南方地区大多稳中有升。从省份排名来看,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几乎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创新指数总分值占全国比重明显上升,反映出中部崛起趋势逐步强化。
从2021年市级创新创业指数排名来看,深圳高居榜首,广州、杭州、成都表现亮眼,但北方则相对落后,只有青岛、济南和北京等3个城市位列前20名,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合肥、长沙位列前20名,表现出色。
虚拟数字人产业进入加速期
当前,数字主持人、数字员工、数字偶像、数字品牌代言人等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专家表示,目前数字人产业已经进入加速期,其应用和覆盖进入量级发展阶段。数字人是AR、动作捕捉、3D渲染、全息投影等新技术融合下的产物,能够创造出人们想象中的外观、形象、声音等。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表示,数字人以及数字员工未来在“智能化”的方向上,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5G加速应用、6G逐步到来,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和覆盖面将进入量级发展的阶段。
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表示,目前,数字人经历了以“纸片人”为代表的1.0阶段,以Vtuber主播为代表的2.0时代,而以具备模型高精、人工智能驅动特点的数字人3.0已经成为行业主流。“第三代数字人的建模和内容生产均有AI参与,这使得数字人的制作效率更高,也更智能,能面向更多应用场景。可面向全群体用户,可由视频、直播、chatbot等载体承载,更具备千人千面的互动能力。”
数字人3.0已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数字人领域至少发生19笔融资,2021年产业上下游纷纷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切入市场。
但与此同时,数字人规模化落地还面临着不少难点。包括数字人产业链各个节点相对割裂,不能高效协同,导致数字人在制作和调优上存在较高壁垒,目前行业中大多数公司只是数字人制作与运营全流程上的一环或其中几环;服务场景与演艺场景没有有效打通,演艺型数字人不具备客户所需的业务能力,而服务型数字人缺乏人设,难以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满足高机动性、高频需求的成本依旧很高。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每一次数字人发展本质上都是技术推动的,用户从平面的图文影音获取信息与交互,向实时3D交互反馈的需求转变,将成为数字人长期发展的根本动能,也将创造大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