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在“高、专、特、新”四字诀中布局新赛道孕育新力量
2022-02-16
2021年9月,四川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堅”行动。成都市经信系统工业招商队伍的工作随即变得异常忙碌,行程也变得异常紧张。
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他们要么在前往长三角地区路上,要么在珠三角地区的行程中,一个个目标锁定、一家家企业拜访、一个个项目落地……
在成都工业战线同志们的努力下,成都的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喜讯连连、捷报频传——
2021年11月29日,在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和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的见证下,协议总金额超千亿的22个高能级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成都。
2021年11月30日,21支招商队伍亮相成都锦江区招商大会战启动会现场,再造一个春熙路商圈、再建一个产业锦江目标,“两张蓝图”向全球释放“成都机会”。
2021年12月10日,在施小琳主持下,成都市召开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施小琳与王凤朝任领导小组组长。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进一步增强成都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这只是成都制造业“百日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
高专特新
“成都的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以全球视野,着力打造国际化产业链,主要任务是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成都市经信局分管工业招商工作的二级巡视员刘幼成表示。
成都,“百日攻坚”行动任务直指——以重点产业链为工作主线,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一批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成都,“百日攻坚”行动目标锚定——为成都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成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起强大的制造业产业支撑。
任务已明,目标已定。“成都制造业‘百日攻坚’行动可以用‘高、专、特、新’四个字概括!”一位专业招商人士发出这样的感慨。
高
招商队伍级别高
攻坚行动效率高
引进项目能级高
高,高在级别
2021年9月6日,全省召开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动员电视电视话会后,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亲自部署,市相关领导及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高级别”招商队伍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高,高在效率
签约130亿!两天后,2021年9月8日,喜讯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传来:法国埃顿工业发展集团西南总部及中欧创新产业园、成都东部新区光电显示科技港、三木智能硬件生产基地、智云股份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4个智能制造项目落户成都东部新区。
2021年9月10日,以成都为中心打造全球最大的“存储谷”正式启动,力争到2025年存储产业整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
在高级别招商队伍引领下,成都“百日攻坚”行动好戏连台。
总投资445亿元!2021年9月15日,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9个先进制造业宣布落户双流、金堂等地。
高,高在能级
总投资1009.5亿元!
2021年11月29日,成都“百日攻坚”行动奏响“最强音”——
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雷丁新能源汽车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等22个高能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宣布牵手成都。
22个项目,产业领域涵盖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2个、50-100亿元项目6个、30-50亿元项目11个。
除此之外,在2021年10月成都举办4次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3个。
在3个月里,成都全市密集拜访重点目标企业3884家(次),共计引入项目357个,招商引资3224.2亿元,其中百亿项目3个,30亿以上的项目33个,招优引专113个。重大项目开工53个,总计1313.15亿元。
专
招商队伍专业化
招商政策专业化
招商模式专业化
“我们的招商队伍一定要具有专业化水准,不仅要了解政策、更需要了解行业、企业、产业。”刘幼成表示,成都“百日攻坚”行动之所以成果丰硕,得益于“专”字上。
专,专在队伍
2021年11月18日,成都高新区在全球设立118个分会场举办招商引智大会,企业及企业高层、全球枢纽型组织、智库和科研院所、投资机构、行业专家成为专业化招商“生力军”。“产业合伙人”“投资朋友圈”,实现了招商引资“行政化思维”向“专业化思维”和“产业化思维”转变。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31日,成都锦江区启动招商大会战,将“业务伙伴”“服务对象”转变为“招商合伙人”,21支专业招商队伍集结亮相,在人工智能等细分行业领域开展专业化招商。
“这是成都将‘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的触角向‘高端’和‘专业’方向延伸的标志。”这种专业化的做法引来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经济参赞法宇连、德国德中文化教育经济促进会会长陈云斌纷纷点赞。
专,专在政策
“百日攻坚”行动启动后,成都根据自身情况,成立了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开启建圈强链行动。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刘幼成表示。
为此,成都将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套扶持政策”的要求,加快制定与产业链高度适配、专业管用的政策工具包,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优质服务看成都”口碑,更好引导市场预期。
将探索建立“候鸟型”人才、“云端”工程师引进、激励与服务机制,优化“揭榜挂帅”政策,形成“引进一名领军人物、落地一个重大项目、集聚一批优秀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態。
将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一条重点产业链、一个市(区)领导挂帅、一个市(区)协同工作专班,确保整链包干、一链到底。
此举,为成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等趋势研究,聚焦成渝极核功能和全省主干功能产业定位创造了先机。
专,专在模式
成都市经信局工业招商处处长张海表示,在此次“百日攻坚”行动中,成都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找准补链强链固链所必须的、关键的招商引资对象,以“链主企业+领军任人物+产业基金+中介机构”模式,引进落地一批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制造标志性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级产品级重大项目。
在全国率先建立“找一个人、说所有事、解各种难”的招商引资“专班专员”制度。
由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搭建了产业链招商专班,整合了市区两级和驻外招商力量,形成了每月一通报、一签约、一开工、一调度“四个一”的工作法。
此外,成都强化了专班招商、资本招商、市场招商、策划招商、资源招商、精准招商、统筹招商等七大主题,突出重点、形成合力、集中攻坚,让“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获得成果。
特
项目落地速度特别快
质量特别高
服务特别好
“百日攻坚”行动中,项目谈判到签约落户最短时间是多久?成都回答:一周!
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邛崃市,对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周即成功实现签约落户,创造了高校招引的“成都加速度”。
快,同样发生在新都区。
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时间由过去3年以上缩短为1年以内,仅238天就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和当年投产的目标,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成都速度”。
这也是成都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优化相关审批服务,实现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拿地即可开工”的真实写照。
特别快、特别好的背后,是成都招商引资“加”、“减”、“乘”法的具体体现。
——在驻点服务上做“加法”。把招商引资工作延伸到项目开工、建设、运营全过程,统筹调度全力确保项目建设。
——在并联并行上做“减法”。建立项目建设倒排工作和审批并联并行机制,在工期节点上下狠功夫,达到建设周期短、协作效率高的目的。
——在重点保障上做“乘法”。资金保障,重点协调金融机构定向服务,入场提供资金筹措、原材料采购、程序审批、交通组织、质检安检等服务,让企业“不跑腿、少跑腿”,大幅节省时间。
“我们把企业的目标作为工作目标,把企业的痛点作为工作重点,以长期持续有温度的服务感动投资商,不断增强吸引资本‘磁力’,坚定了企业在蓉发展的信心。”张海说。
新
招商模式有革新
服务平台有创新
招商目标有更新
新,模式有革新
一边是重大产业化项目扶持诉求高,一边是财政压力大成为一些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
如何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拉动金融市场“大船”,推动重大产业签约落地、做大做强?
“百日攻坚”行动中,成都双流区给出答案:由财政直补向“投补结合、以投为主”转变,以区属国有公司为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力量,穿透引入高能级项目和产业链优质资源,推动实现“风险共担、以投促招”。
据成都市双流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双流区筹备建立了规模不低于45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采取“母基金+子基金”方式,重点投向航空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助力了瓴盛科技、云天励飞、天数智芯、西安博瑞等高能级项目落户双流,协议总投资149.8亿元。而双流区参与投资的科微、芯源股份等5家企业已在科创板上市。
新,新在服务平台创新
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和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核心+基地+网络”协同创新体系,对高品质科创空间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同时,构建“科创空间+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创新服务平台+科创基金”的创新服务平台,集聚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资源聚焦企业“初创一成长一成熟”企业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服务需求。
新,新在新的目标!
未来,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经清晰:
成都将以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为抓手,集众智汇众力,充分整合多方力量资源,科学谋划、动态更新产业图谱,清晰呈现产业发展前沿趋势、链主企业战略布局、技术路线选择、国际国内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分布、本地平台资源优势以及用地资源能耗现状等。加快培育引进能级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影响力大的项目,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形成良好发展生态。
将以链主及龙头企业为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聚焦增强“带动力”,加强链主企业专项培育,围绕链主企业实际需求加强专项服务,推动企业深耕本地、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用好工业无人机、网络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优势赛道,聚焦生物疫苗、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赛道和绿色氢能、脑科学等“新赛道”,开展重点项目靶向引育,加快推动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发展,着力在“新赛道”打造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