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儿童文学资源,推进小学作文教学

2022-02-16李耀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儿童文学读写结合

李耀芬

【摘要】儿童文学以其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幽默童趣的文字强烈地吸引着小学生。然而,尽管学生的阅读量大增,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依然明显,不会写、不爱写是其普遍状况。究其本源,阅读未得到内化是重要的原因。以儿童文学资源为切入点,探索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作文;读写结合

郭沫若说:“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诚然,在小学生的视野中,儿童文学以其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幽默童趣的文字强烈地吸引着他们。随着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儿童文学资源推进阅读教学的研究及实践如雨后春笋,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均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写作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尽管学生的阅读量大增,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依然明显,不会写、不爱写是其普遍状况。究其本源,阅读未得到内化是其原因之一。基于此,笔者认为,巧妙地运用儿童文学资源,探索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有其必要性。

一、读写结合——“写作本位”的作文教学设计

经过调查了解,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及小学语文课堂大多以阅读教学为主,课程安排也多是教完本单元阅读课文后,完成一篇单元作文。但作文的主题及方法并未完全滲透到每一次的阅读教学中,甚至部分单元作文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并无多大关联,以至于学生在学完4篇阅读课文后,依然不知如何着手本单元的主题作文。

若巧用儿童文学资源,以“写作本位”来进行作文教学设计,由词到句,由段及篇,把作文的主题及方法一步一步渗透到每一次的阅读过程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则读与写均能得到更好的落实。

以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编写的《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学本为例,其中,有这样一篇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亲爱的动物朋友》

第一版块:细致观察

(1)阅读《蚕》、《猫》(片段)、《兔子》(片段)、《天鹅》(片段)。

(2)写作:模仿片段中所写的动物外形特点,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

(3)修改: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有关描写动物外形的地方划下来,对比以上几篇文章片段,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会把动物写得更具体、生动。

第二版块:情感渗透

(1)阅读《绿毛龟》《我喜欢小动物》,从动物们的动作、神情、声音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喜怒哀乐”。

(2)写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你笔下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注意描写动物的动作、神情、声音。

(3)修改:请同学在“互动作文”里提提意见,然后再修改,让我们能读出你的文字里有小动物的“喜怒哀乐”。

第三版块:写法指导

(1)阅读《迷人的树袋熊》。

(2)写作:以树袋熊的口吻,介绍1-4小节的内容;以参观者的口吻,介绍7-11小节的内容。

(3)阅读《松鼠》《麻雀》

(4)写作:以下三种写法任选其一(动物讲自己的故事;我讲动物的故事;我和动物的故事)

第四板块:单元写作

(1)阅读《狼王梦》《黑骏马》。

(2)写作:用你在本单元的收获完成一篇写动物的习作。

以上这份作文教学设计,巧妙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小说,且每一次的阅读都选取同类型、同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目标明确,读是为了写,写更促进读,读与写紧密结合。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则事半功倍。

此外,由词、句、片段到完整的篇章,由外形到动作、神情、声音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到情感的渗透和表达,由写法的指导到单元习作的出品,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亦符合写作的要求和标准。以儿童文学资源为依托,“读写结合”,“写作本位”的作文教学设计对于常规的小学作文教学而言,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二、以读促写——“读书笔记”的积累与内化

老子有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胸中有丘壑,写作才能文不加点,呼之欲出。通过儿童文学的大量阅读,读书笔记的日积月累,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当然,也有的教师会有疑问:“我们班学生摘抄了不少好词好句,为什么还是一提笔写作时就不知道写什么?”以下有几个建议:

1.分类积累

以我校为例,我们每周都安排了两节阅读指导课,每个学期会选择6-10本漂流书供全班学生共同阅读,还专门制作了课外阅读手册,对每一次的阅读进行积累、思考。当然,但若仅仅是杂乱无序的摘抄,学生的收获则仅限于阅读期间。一旦放下书本,积累的知识便容易抛之脑后。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积累。

从书名、作者到出版社,从词语、句段到读后感……分门别类,一一积累。词语、句段中又按照其内容具体分为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类。其中,写人方面再分为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类……

写人词语的积累,如,分类积词表:

此外,还可按照词句的感情色彩进行分类积累,如,在“说”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表示愉快心情的有:

表示严肃果断态度的有:

表示气愤、悲痛心情的有:

总之,在阅读摘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词到句段分类进行积累。长此以往,读书笔记上的素材越积越多,且分门别类,脑海里就有了序列、系统的记忆,在落笔写作时,则有据可依,有话可写,有材料可参考。

2.及时内化

学者潘新和经研究后表示,“阅读的内化,需要通过思考和表现,才能较为充分地实现。脱离说和写的阅读,尤其是没有落实到写上的阅读,再怎么认真仔细地读,其认知都只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他的研究告诉我们:及时地记载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把阅读的知识和情感及时内化是读书笔记的根本,也是写作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读书笔记上的素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呢?

比如,在全班共同的阅读活动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及小练笔进行表达。

语言方面,如:你最喜欢的一段话、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人物方面,如: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某某和某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内容方面,如: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某某为什么会这样做?

……

此外,也可以通过举办“好书分享会”、读书手抄报等活动来激励学生去整合自己脑海中碎片化的记忆。思维经由思考、讨论和表达会变得愈加清晰。在一次又一次的积累与内化式的表达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动笔并不难。并且,活跃的思维能促进学生乐于动笔,善于动笔。写作自然也不再是难事。

可见,所谓巧用儿童文学资源,即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真正让学生乐于表达,并善于表达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张效梅.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儿童文学读写结合
刊首语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