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2-02-16廖慧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方法

廖慧梅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双减”政策下,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是小学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事宜。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知识,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若学生知识基础弱,则有可能会越来越厌学。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文主要探究农村小学如何创新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双减”政策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比较差,这是因为大部分农村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生没有充足的家庭教育,且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难以喜欢上数学学习。对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一、“双减”政策的概述

“双减”政策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此次意见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能够更好地回归校园。

二、农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

農村小学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让学校管理得到增强,让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让“普九”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促使我国义务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可以让我国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农村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是节约教学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因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往往比较弱,学生容易因知识水平跟不上而留级,这对义务教育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给我国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造成了阻碍。同时,成绩不理想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学校学习之后,会明显感觉到学习上的困难。当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挫折中时,就很容易产生辍学的想法,最终离开学校。这对初中教育质量以及“普九”的巩固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教育,可以让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的教育质量,初中、高中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质量。这容易导致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将来,农村应当重视小学数学教学。

三、农村小学进行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想要取得高效率的数学课堂,首先需要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大部分农村留守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没有正确的认知,学生不懂得运用良好的方法来学习数学。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运用低效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这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到集中,数学教师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比较好的学习情境,通过特殊的教学场景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进行《圆的周长》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先为学生展示呼啦圈、戒指等圆形物体,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如何测量与计算圆形物体的周长”这个问题的思考。教师借助实物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借助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较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在课堂中回答可以对圆形物品周长进行测量的方法,有些学生回答可以用皮尺进行测量,有些学生回答可以剪开物品后再拉直进行测量。当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后,数学教师需要及时地表扬和肯定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中获得成就感。然后,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一个比呼啦圈、戒指更大的圆形,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时,学生发现自己刚刚说的方法都不太适用这个大圆形。当学生自己想不到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再来向学生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主融入到课堂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得学生愿意探究新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创建高效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增强学生课堂合作交流

过去,农村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向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交流。有些农村学生因为基础比较薄弱,且学习能力比较差,当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到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时,学生就难以理解和吸收知识。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尽可能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互动来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且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累一些学习方法与经验,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圆柱以及圆锥的各个部分名称。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开始前进行圆柱物品的收集。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将收集到的圆柱物品都放到一处。然后,教师再要求每个小组在组内对圆柱物品进行观察,鼓励各个小组成员针对圆柱物品的特征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来总结讨论结果。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不仅对圆柱有了初步的认知,而且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3.点拨学生疑难点

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运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有些数学内容的难度系数较大,即使是合作交流,学生也难以解决问题。为此,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来针对性地给予点拨,使得学生转换思路。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算。教师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也没能想到运用割补法来计算。这对课堂学习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用剪刀剪切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猜测与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够剪切成什么图形。通过剪切的操作,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尝试当中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推算。这种方式不但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与总结数学规律的方法。

4.做好课堂反思小结

课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总结与思考数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反思当中梳理知识线索,有利于学生搭建数学知识架构。比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来画出思维导图,运用框架图的方式来逐个展示数学知识点;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共同特征及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总结,以此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此外,数学教学也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练习题,可使得学生能够在做练习题中巩固知识,并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四、结语

数学教学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让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可以运用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生课堂合作交流、点拨学生疑难点、做好课堂反思小结等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

参考文献:

[1]尹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104-105.

[2]张思敏.利用信息科技助手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53):11-12.

[3]李晋恭.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与发展”方法探讨[J].智力,2021(18):15-16.

[4]张国华.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135-136.

[5]郗润璞.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4):57-58.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教学方法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