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写作的翅膀
2022-02-16邓宇华
邓宇华
2002年,单位安排年过半百的我负责文字工作。因为年轻时曾做过“作家梦”,当时我暗暗下定决心,要珍惜机会,与书结缘,争取重圆旧梦。
作家毕淑敏说:“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这句话对老年人同样适用。从那时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成了我读书的格言,“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成了我求知的秘诀,“读自己喜欢的书”成了我读书的准则。我读的书既有经典名著,也有当代报刊,各种精彩文摘亦在我读书之列。读书时,我喜欢安静,注重细嚼慢咽。由于年纪偏大,记忆力减退,我便经常把一些优美的句子、富有哲理的话,以及别开生面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抄写在笔记本上。心血来潮时,我还会针对一些好文章写点浅陋之见,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在我心中,书既是知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又是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地位高低,你亲近书,她就会拥抱你。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你想读书,她总是任劳任怨地陪伴在你的身边,不肯分離。与书交流,她滔滔不绝,永不疲倦;向书请教,她从不摆架子,诲人不倦;给书提问题,她解难释疑,常常使人茅塞顿开。饥饿时,她奉献出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寒冷时,她雪中送炭,给人关爱和温暖。虚心好学者,她厚爱一分,真诚相助。与书相伴,暗香自来。读书给我带来享受和快乐,离开了书的陪伴,我心里就感到空虚,写作也会显得捉襟见肘。
写作是艰辛的劳动,在力求创新、超越之余,困惑也会随之而来。彷徨时,我会想起著名作家王蒙的经历,他从195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写了60多年,即使在担任文化部部长期间,仍笔耕不辍。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一两件事,都能显现出过人的才智,都可能叩响天才的大门。”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我在晚年对写作产生了“非分之想”。近些年来,我不仅参加了县里志书、党史、革命老区发展史等的编撰工作,并频频有“豆腐块”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这是以前我做梦也不敢想的。遇到挫折时,我会想起作家梁衡的一句话:“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我感悟到,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读书为写作助力,写作是对读书的最好检验,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困惑时,作家徐贵祥告诉我们:“写作只有抓住心,才能抓住人。”这使我豁然开朗,获益匪浅。失意时,作家邹业本的一句话会在我耳边响起:“写作仅仅是一种表达,一种记录,一种交流,一种抒发的窗口,一种艰辛的抽象劳动,如此而已。”这句话使我懂得:善待写作,胸怀坦荡,淡泊名利,有感而发既是情之所至,也是日常习惯,何来自卑和自傲?
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点亮了心灯,也激发了我更大的写作热情。读书与写作的坚持,又使我思想得到升华,读书是写作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