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舞莺啼人忘归

2022-02-16刘继生

老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青山湖笔名编校

刘继生

《老友》创刊30年,我与之有20多年的“密接”,可谓交深谊厚。其间的柔情蜜意,非三言两语能详述。10年前,我移交手头工作,拿着水杯文具、冒着细雨走向公交站时,心里有一丝惆怅。是对《老友》的不舍或是祝愿,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我也说不清。此后不久,我以熟知的青山湖为背景填了一首《江南春·青山湖》。

波渺渺,

柳依依。

房楼鳞次远,

湖上燕双飞。

樟香樱靓春鹃秀,

蜂舞莺啼人忘归。

诗言志,词含情。借诗词托意,古人多有先例。我的东施效颦,是想借这首小令表达一点心意。所以,在《老友》创刊30周年之际,我不揣粗陋,重抄一遍,祈盼指导。

30年!若把《老友》比喻成一个人,经过这30年,她已是一名成熟的青年,现正向更有作为的壮年迈进。三十而立啊!若把《老友》比喻成一棵树,她已遒枝參天,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十年树木啊!如此说来,喻人,在她尚小时,给她喂饭添衣,我不曾缺席;喻树,在她幼小时,给她培土浇灌,我未遗余力。如今,看到她亭亭玉立,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她像青山湖的风景,美不胜收;她像湖边垂柳,飘逸可人;她像湖中活水,荡涤襟怀!当然,任何比喻都可能是蹩脚的,对《老友》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我的只是其中一种。

忆往昔,岁月悠悠。犹记1999年冬的一天,我原单位的领导打电话给我,让我到《老干部之友》(《老友》前身)协助工作。当时我没多想,不日便到编辑部接受了任务。次年元旦过后,我参与了百期庆贺活动,省委原书记白栋材的题词“百期作起点,更上一层楼”,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不管如何,我一个以文字为业的人有旧业可操,也颇感顺意。退休人员先后来了好几位。其中有大学教授,有省报高级编辑,有省文联专业作家,有省委机关局处级干部。这些老同志都是刚到花甲之年的人,在老干部局领导的带领下,与在职的年轻采编人员一起,不管年岁参差难齐,也不管职业经历各别,形成了一个有活力的集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辛苦并快乐着。为明确编校责任,编辑们都取了自己的笔名或者艺名。我的责编名是将我真实姓名的后两个字加以姓氏改造变成“纪生”。自此,凡经我编辑的栏目、单篇或专册,责编都是署此名。往后的活动中,许多朋友真以为我是姓“纪”,尊称我为“纪老”“纪编辑”。我便也顺水推舟,坦然应答。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有的朋友听说我不姓“纪”,还顿呈惊诧之色,我却乐然欣然,因为这是《老友》留给我的一个千金难买的纪念。不过有的笔名却更有文化含量,例如吴老的笔名“何之”就取自唐诗名句“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随着新老更替,后来相对固定了四位老同志,我便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局领导亲自带领下,编辑部的全体人员相处和谐,互相尊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在编前会上各抒己见,言无不尽;在稿件编校中一丝不苟,锱铢必较;在约组稿件时,各展身手,说动名人能者,使优质稿件如鲫而入。工间休息时,大家天南海北,侃侃而谈,其趣满满。午饭后,大家在青山湖边散步,观景论世,抒情畅怀,谈笑中解决编校中遇到的问题。紧张而快乐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10年间,我见证了《老干部之友》更名为《老友》,由小开本扩为大开本,栏目调整,内容增加,加装彩色插页,发行量逐年攀升,等等。

看今朝,风光旖旎。在上级主管单位和省委老干部局的坚强领导和杂志社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友》名闻遐迩,好评连连,荣誉接踵而至:《老友》杂志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1年连续五届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2002年、2012年、2017年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养生保健》栏目多次获评“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江西省期刊优秀栏目”……《老友》逐年发展,欣欣向荣。作为《老友》曾经的一分子,我深感荣幸。

如今,《老友》正面临一个新的节点。站在30年的新起点上展望未来,如何让“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唠叨几句。希望《老友》坚持正确方向,保持自身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服务老年群体,进一步展现“敬老园地、知识窗口、保健顾问、生活向导”的风采。30年的蓄势待发,定能摘取新的桂冠!

猜你喜欢

青山湖笔名编校
丁宇
笔名的故事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绿道规划设计的人文关怀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环湖绿道为例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美丽的青山湖
巴金笔名由来
编校手册
安妮宝贝宣布笔名改为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