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雕一刻 唤醒沉睡的木头

2022-02-16

科学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艺品木雕雕刻

手艺人将木头温和、纯朴的品质予以保留,为它们“加枝添叶”,因时因势创造出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艺术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木雕艺术也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表现内容而为多数人钟情。

追随于多样的木雕文化,寄情于别具一格的木雕技艺,区别于机器加工,手工匠心传承的木雕技艺是人类不可遗忘的记忆,也是中国人最不能丢的手艺。

木雕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很早就已经出现并不断发展进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显著的艺术特征。

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新乐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形似鹏鸟的木雕作品,经测定距今7 200年,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木雕作品,其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精致。1977年,在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的余姚市河姆渡镇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木雕鱼作品,经测定距今7 000年。

商代时期就已经开始设有“六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出土的漆器,有盘、盒等残器,其木胎上雕花的精美程度依稀可辨,有兽面、云雷、夔、蕉叶等多种花纹,与青铜器装饰一脉相承。而且,兽面眼部还有绿松石镶嵌,可谓开后世工艺之先河。

西周时期的漆木器大多都残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发掘出的木胎豆、觚、壶、盘、簋等,除有雕刻的纹饰外,还有蚌泡、蚌片镶嵌,可以看作是螺钿工艺初步成熟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盖豆,双耳与盖钮镂雕盘龙,极为繁复。又如江陵雨台山发现的鸭形豆,造型生动,蟠蛇纹卮,蛇身交叉环绕,工艺高超。从这些作品来看,战国时期是木雕工艺发展的一个繁荣阶段,各种技法已经基本完备,艺术成就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秦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木雕文物,主要有俑、动物及车船模型等立体雕刻和木椁板上的浮雕两类。东汉时期的木俑,主要发现于甘肃武威地区,题材多为舞乐侍仆及鞍马和家畜、家禽等动物造型,还有前伸独角的镇墓兽。

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从业人数逐渐增加,出现了一些技艺高超的木雕工匠,而且随着佛教的兴盛,木雕佛像大量出现。

唐代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的时候,木雕名家亦代不乏人,唐代雕刻名匠李秀为汴梁(今河南开封)大相国寺雕刻佛殿障日九间,被称为该寺十绝之一。

明中期以来,随着工艺美术的繁荣发展,木雕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明清木雕的雕刻技术达到了空前高度,不仅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术被灵活地结合使用,而且贴金、彩绘等装饰手段也获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从漆器工艺中引入的“百宝嵌”,将金银、宝石、螺钿、象牙、珊瑚、蜜蜡等材料雕成山水、人物、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木器之上,大到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至笔床、茶具、砚匣、书箱,精美富丽。到了清代,在乾隆时期的宫廷造作中达到巅峰。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国家内忧外患,木雕经历了一段没落的时光,但这种技艺并没有因此消失。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越来越重视并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2008年6月7日,这种被称为“民间艺术”的木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以传统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精湛雕琢工艺为核心的木雕,便逐渐成为收藏家的珍贵藏品之一。

木雕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树木,只要是木质比较坚硬,或者是色泽、纹理具有特点的,都具有雕刻价值。在众多的木材当中,有很多材质是比较稀少名贵的,像小叶紫檀生长极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而且其质地在各种硬木中最为坚实缜密,色泽多呈紫黑,纹理纤细变幻,有的黝黑如漆,沉静古穆,远好过其他木材。海南黄花梨、大红酸枝、金丝楠木等也都是从古至今人们追捧的木材。除此之外,像黄杨木、崖柏也都是比较不错的木材,用其雕刻的木雕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件好的木雕工艺品,不仅要材质好,其艺术价值也要体现,材质与艺术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合二为一,才能够让木雕工艺品拥有更高的价值。只有珍木良工、“材艺”双绝,才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好木雕。

人们对木雕文化的追随,也在于此,尤其是当下正值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木雕工艺品正好契合了人们的一种怀旧心理。木雕不同于石雕、青铜器、玉器等材质,木雕工艺品容易腐烂且被焚烧,加之“文革”时期“破四旧”,很多木雕工艺品被破坏了,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每一件留存下来的木雕工艺品背后,都承载了一段历史故事,都是匠人智慧的结晶。

随着科技的发展,木雕也出现了机器加工批量化生产。在人们越来越喜爱木雕的时候,一些优秀的木雕作品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人工雕刻费时费力,难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机械批量化生产是趋势,那是不是说,以后机械木雕能够代替纯手工雕刻呢?

其实不然,木雕是从古代就已经兴起的一种艺术,其艺术魅力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木雕工艺品,依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观,而且历久弥新,更加古色古香。木雕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都没有消失,即使在当下,其生产方式也不可能完全被机械化所取代。毕竟纯手工的木雕工艺品,凝结着木雕工艺师的智慧与技艺,其艺术价值是机械化生产所不能达到的。机器加工出的木雕作品,也许做工方面非常精美,但是收藏价值自然是比不上纯手工制作的。或者说,机器生产出来的木雕只能称作木雕产品,而不能称为木雕艺术品。

与此同时,木雕工艺品的制作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作为一门“减法艺术”,每一刀下去,都是无法再进行添加的。对此,每一件木雕工艺品都需要手艺人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后才能下刀。木雕艺术需要技法和思维的积累,只有在心里刻画好了模板,才能用刻刀呈现自己心中的世界。熟练的技艺是手艺人一点一滴累积的,手艺人也只有在沉下心思积累、创作之后,取得的成果才会超乎想象。很多题材好、工艺好的木雕作品,不仅具有保值性,其未来价值也相当可观,是可以当作“传世”之宝来收藏的,因此就有了“寄情于木雕,也是寄情于木雕的技艺,寄情于那代代传承的木雕文化精髓”的说法。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流派。经过600余年的发展传承,源自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人的郭氏木雕在第22代传人郭宗磊的手中发挥出了历久弥新的价值,也成为了郭宗磊最拿手的技艺。

一间小小的工作台,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一位痴迷木雕的匠人。郭宗磊用一刀一凿,刻画了我国木雕文化的深远悠长,让一块块木头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他除了受到祖辈木雕艺术的熏陶外,还广泛吸收外地老艺人的雕刻制作经验,不断创新发展自己的工艺水平,使自己的雕刻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处在领先水平。

郭宗磊介绍,郭氏木雕与其他地方的木雕相比,优势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雕刻技法丰富,具有全面性和多面性,雕刻技法的全面性体现为,手艺人在雕刻材质选择上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各种材质的不同特点巧妙构思,雕刻作品,使其呈现多样的图案及花纹;二是郭氏木雕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既有工艺类作品,又有艺术类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能够创新,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还能巧妙地融入现代生活,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和时代价值。

“一件木雕工艺品必须满足用料、题材、技艺等方面的考究,才能成为佳作。”郭宗磊介绍,“选好材料、找好题材后,得经过打坯、修光、磨光,有的还要经过上色、打蜡等复杂的雕刻工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匠人,要做就要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要想创作出木雕精品,就需要抛开杂念,静心沉淀,用心构思,倾注心血。”

就木雕在当下的发展而言,郭宗磊表示不论是郭氏木雕还是其他地方的木雕,传承发展实属不易,木雕文化被多数人钟情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与传承人的守护。对此,郭宗磊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喜爱木雕的同时,也愿意传承木雕的雕刻技艺,让后世的子子孙孙能够看到纯手工的木雕工艺品。他也希望,郭氏木雕技艺能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突显出匠心的可贵与坚持。

猜你喜欢

工艺品木雕雕刻
两块木头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木雕鱼
雕刻时光
如何描写工艺品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